越南的「金權」教育體系

[政經商情] 越南的「金權」教育體系

作者:曾偉林


459073088_97b342a754_o

越南學生 (Photo Credit: Thai Hoa TRAN@Flickr CC BY 2.0)

今年7月份越南的「高中畢業與大學入學統一考試」(相當於中國大陸的高考)出現嚴重的弊案,在北越的河江省(Tỉnh Hà Giang)、山羅省(Tỉnh Sơn La)、和平省(Tỉnh Hòa Bình)都有學生考卷被修改的現象。到目前為止,教育部和相關部門對河江省進行調查,發現有114位考生的330份考卷被修改過,分數都被調高。在山羅省的調查,發現有42份語文考卷、102份數學考卷、85份物理考卷等的成績被調高,而在和平省則有 27 位考生的數學分數被調高。涉嫌人員都是這三個地區教育部門的中高階主管,其中包括「河江省教育廳考試與品質管理處」處長與副處長、「山羅省教育廳」副主任、「山羅省教育廳考試與品質管理處」副處長與專委、「和平省教育廳考試與品質管理處」專委等。

買賣分數已經是常態

其實越南教育系統一直都存在為人詬病的問題,各大考試買賣分數、賄賂校長進入名校等黑箱作業的行為,其實存在已久。大多數越南人都習以為常,甚至參與其中。在2012年的高中畢業考試,北江省(Tỉnh Bắc Giang)的一所考場就出現監考人員把解答題傳給考生,涉案人員多達 42人。在 2014 年,歸仁大學(Đại học Quy Nhơn)就爆出買賣分數醜聞,當時有不少學生為了讓自己的大學成績單分數好看一點,只要付200萬越南盾(約2,500新台幣)就可以成功調整成績,如果是要讓成績從不及格變成及格,大概付300萬越南盾(約3,000新台幣)就能順利過關。

很多大學夜間部的情況更為嚴重,學生請「代工」來上課、考試已經不算稀奇的事情,甚至在考試之前,各班的班代會替授課老師收取所謂的「培訓費」,授課老師會按照這筆培訓費的多寡來打分,或者有些在職專班一開始入學的時候就要繳交各種款項,校方是不承認這些款項的存在,或只是說這都是學員們自願捐助用來款待授課老師的「班級基金」。

用錢買錄取資格

「黎貴惇高中」(THPT Lê Quý Đôn)是胡志明市的一所明星高中,每年的錄取率不高。早在 2006年的時候,媒體就曾報導該校的教職員和校長有受賄行為,達不到錄取分數的學生只要付 1,000至2,000美元不等,就能成功入學。此行為其實已經存在很多年,這次被揭發的原因是因為賄賂學校的家長在跟校方討價還價不成而公開錄音檔。

在今年5月份也有媒體指出,目前越南的小學、中學的入學機會難求,因此不但是名校,只要地理位置較好的學校都非常搶手。一位住在河內黃梅區(Hoàng Mai)的家長表示,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能就讀距離家裡比較近的小學,就給了某校校長 400萬越南盾(約5,000新台幣)的「感謝費」。另外,有一位家長居住在河內青春區(Thanh Xuân),想讓自己小孩能進比較好的小學,但因為沒有人脈所以要找人代辦,結果要付高達1,000美元。針對此現象,一位中學名校的老師表示,每年很多名校都會留10%的錄取名額來供應給有錢或有權的家長,很多時候校方會受到上級的指導要把學位留給特定人士。

每次教育部換部長時,或每年的高考前夕,都會有響亮的口號出現,教育部也進行多次的改革、堅決杜絕貪腐。但事實上是越南的教育體系仍存在嚴重的弊端,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有秩序的分數、錄取資格、學位等交易市場。就像這次的統一考試弊案,都有專門人員負責與賣家聯絡、報價與答案修改的完整程序。當各學校把錄取名額賣出去或有錢、有權的人可以買分數來達到錄取資格時,無疑是搶奪了其他人的機會,尤其是那群努力唸書但家庭環境不好的學生們。這樣的現象,加深了社會的不公,讓社會資源永遠總是留在本來家境條件較好的人手裡,而且更嚴重的,是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教育與誠信。


參考資料

  • Hành trình gian lận thi cử ở Hà Giang và Sơn La. Vietnamnet
  • Phụ huynh sẵn sàng chi trăm triệu đồng ‘chạy’ trường cho con. Zing VN
  • Mua bán điểm: Vài triệu là xong! Báo Người Lao Động
  • Một giáo viên nhận 2.000 USD ‘chạy’ trường. Vnexpress
  • Toàn cảnh vụ gian lận điểm thi ở Hòa Bình. 24h

1 comment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