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促進「國家和解」:泰軍政府發表「和解社會契約」
外電整理:黃嬿庭
泰國國家新聞局(National News Bureau Of Thailand,NNT)於本週一(9月4日)發布一張海報,解釋「和解社會契約」的十點內容。泰國當局表示該契約的訂定是為「促進國家和諧」,於今年7月24日,在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與主要以軍方相關人士組成的改革委員會同意下批准。不過,該契約遭到許多政治人物及社會運動人士的批評。

根據國家新聞局發布的海報,這份社會契約中的十點如下:
- 集體意識:在法律規範下享受自由、創造和諧,並了解民主和議會制;
- 皇家教條:採取自給自足的經濟哲學,充實自我;
- 消除貪腐:做個有道德、誠實的人,參與打擊各種舞弊;
- 愛護環境:自然資源的公平分配及平衡、永續的發展;
- 生活品質:注重公共衛生及受教權;
- 守法精神:尊重並遵守法律,維護司法體系的公正;
- 提高警覺:多方收集訊息,不要相信被扭曲的事實;
- 國際規範: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遵守國際規範;
- 參與改革:了解並思考國家改革計畫,共同促進發展;
- 國家戰略:支持並加入推動國家戰略計畫的過程。
紅衫軍(反獨裁民主聯盟,UDD)領袖之一的溫.多吉拉甘(Weng Tojirakarn)表示,由於他們已經是軍政府打壓的目標,且這份社會契約的內容仍不明確,因此目前不會採取行動。「我們不知道這份契約會產生甚麼影響,」溫說,「它其實是很表面的東西,只是在給國家和平暨秩序發展委員會臉上貼金,就像撲粉讓自己好看一點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สัญญาประชาคม)一詞在這裡的作用,選擇使用源於瑞士裔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著《民約論》的詞彙,是否代表軍政府在暗示自己的執政是基於公眾意志,宣示自己的統治正當性呢?
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刊載的一篇評論便寫道:「如果帕拉育真的讀過盧梭的《民約論》,他就會知道這和自己在2014年蔑視人民的意願而發動政變的行為完全矛盾。」作者表示,「為了所謂和諧,軍政府正在扭曲民主的根基。」
該篇評論以「人們被迫簽下這份社會契約」為題,然而軍政府方面表示,並不強迫各界政治人物簽署這份社會契約的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而更詳細的內容則會在今年稍晚公布。
新聞來源
- Thailand approves ‘reconciliation social contract’, but some skeptical(Reuters)
- READ THE JUNTA’S 10-POINT SOCIAL CONTRACT(Khaosod)
- A ‘social contract’ we’re forced to sign(The Nation)
- No-one obliged to sign ‘social contract’ MoU: defence spokesman(The Nation)
- National News Bureau of Thailand(NTT)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