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或不禁?越南摩托車政策辯論與衝擊

禁或不禁?越南摩托車政策辯論與衝擊

作者:曾偉林


19615545792_5c8851fb84_k.jpg
摩托車是越南人通勤的主要工具。(Photo Credit: Sam Sherratt @Flickr CC BY 2.0)

摩托車是越南人民的最主要交通工具,許多遊客來到越南的第一印象,就是馬路上大量穿梭的摩托車潮,還有過馬路的「險象環生」,不少遊客會在越南體驗坐摩托車活動,甚至親自騎行上路。根據2016年的統計,越南有超過4,500萬輛摩托車,這個數字到2020年可能達到6,000萬台。

越南2016年的總人口為9,300萬,平均每兩人就有一台摩托車。交通擁擠的情況近年來成為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越南的兩大城市:河內和胡志明市。

越南的都市規劃發展不均勻也是造成兩大城市的交通負荷量過重的原因之一,根據2014年的統計資料,河內有超過800萬人,有登記戶口的長期居留人口為730萬人,其餘是外來人口,平均每年外來人口增長8萬人,本地人口出生12萬人。河內人口每年不斷攀升,在大眾交通工具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私人交通工具出現了有增無減的情況,造成河內的交通非常擁擠,給環境帶來的負荷也越來越高。

越南環境與公共發展院院長 Bùi Thị An 教授曾表示,機車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她表示在2017年為止,河內市內的600萬輛機車裡有250萬輛是已經過了使用期限,加上目前越南的汽油質量還有待改善,因此機車的排放氣嚴重危害到河內的環境。

大眾運輸系統是否趕上禁摩時程?

這兩年,對於禁止摩托車的議題討論度越來越高,政府也希望能盡快落實。河內城市委員會於7月4日正式通過了「交通工具管理和減少環境污染辦法」,預計在2030年會在河內市內全面禁止摩托車,並預計規劃BRT (Bus Rapid Transit)和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來取代摩托車。

延伸閱讀:越南河內2030禁行機車?政府和人民不同調

河內的第一條BRT專線於2016年12月31日正式運行,總共有24輛巴士,單趟票價為7000元越南盾(折算9塊新台幣),但目前對交通減壓的成效還沒達到理想的標準,仍有待改善。河內的第一條2A捷運,總長度達13公里,從河內市中心吉靈坊(Cát Linh)到市外的河東郡(Hà Đông),預計在2018年會正式運行。此項目在2011年啟動,原本預計在2015年12月完工,但目前項目被延遲到2018年;原本預算是5億5200萬美元,然而截至目前已經增加到8億6800萬美元,其中6億6900萬是向中國大陸貸款。政府在今年5月驗收時,發現此2A線的軌道和零配件已開始生鏽,也引起民眾對此捷運的質量有所質疑。

目前雖然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但不少專家和民眾還是質疑禁摩的可行性。交通大學的Bùi Xuân Cậy教授指出,「如台灣、泰國等比越南發展的國家,政府仍然允許民眾使用摩托車,因此不能完全禁止民眾使用摩托車,而應該做的是減量。」原河內規劃建築署署長Ngô Anh Tuấn則認為,「河內政府在2030年進行禁摩政策是比較激進,禁止摩托車不應該以某特定年限為標準,而應該依據基礎建設的進程而定。」越南的大眾交通系統才剛起步,是否能如期在2030年完成大部分的基礎建設,仍是一個問號。

為什麼是禁摩而不是汽車?

河內政府通過的禁摩政策有提到對汽車的限制,但不像摩托車是完全禁止。市政府的政策試點會對汽車進行時間段管制,且對汽車路邊停車進行單雙日分流限制。因為河內市區的道路比較狹小,因此不少民眾認為其實汽車才是造成交通擁堵的源頭。The Diplomat對越南禁摩的報導中表示:「在很多尖峰時間段,汽車把路堵死,逼迫摩托車要走上人行道」,造成很混亂的交通景象。該報導也指出,摩托車代表着一個城市或國家的落後和貧窮,而汽車就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這是否是政府考慮禁摩的原因?

目前越南的中高收入的家庭不斷增加,對於汽車的需求也有增無減,相對於摩托車市場,在這十多年的高需求下,目前市場已經進入飽和狀態,每年摩托車的生產量有減無增。根據調查,2012年的全國摩托車銷售量為311萬輛,比2011年減少6%,2013年的銷售量為279萬輛,比2012年的銷售量縮減10%,相對而言,2014年的汽車銷售總量為15萬7000輛,比2013年增長了43%,2015年的銷售為24萬5000輛,比2014年增長了55%。因此河內市政府只針對摩托車擬設禁止規定,而不對汽車實行更強烈的管制,在某方面被認為是不公的政策。

延伸閱讀:河內公共交通之路:城市發展與庶民生活的兩難

禁摩的配套措施?

目前河內市的外來人口中,低收入戶占多數,不少人都是以摩托車為主要賺錢工具。越南人長期習慣以摩托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因此產生了「摩的」摩托車叫車服務(motorcycle taxi) 的行業,摩的工作者在禁摩政策下首當其衝。此外,快遞員和送貨員也是因禁摩政策而受到傷害的行業,從業人員主要是低學歷或中年人,政府是否提出相關就業輔導以照顧勞工權益?如何協助因政策而受損害的民眾?都是政府政策疾呼禁摩之時,應該考量的議題。

除了以上的弱勢群體可能受到損害,如果要禁摩,政府有責任制定回收政策。目前河內政府只是給出了一個禁摩時間表,但並未對因禁摩政策而受影響的民眾,提出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但Bùi Thị An 教授認為交通如能得到減壓,減少通勤的時間,政府加強大眾運輸的建設和對大眾運輸的補助,會讓所有民眾能享受到公共交通的便利,這些利益比金錢上的補償會更有價值。此外,由於目前政府的公共交通項目是由私人企業承包,Bùi Thị An也表示可以考慮政府與相關企業一同承擔配套措施的成本。對於政府接下來的工作會如何進行?政策的實行是否能顧及到弱勢群體?大眾運輸的建設如何?政策是否公平和有效率?這些都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參考文獻:

1.Hà Nội cấm xe máy tại các quận từ năm 2030(Vnexpress)
2.Chuyên gia phản biện đề án cấm xe máy của Hà Nội(Vnexpress)
3.Xe máy tại Việt Nam: Những con số “giật mình” (Vietnamnet)
4.Chủ tịch Hà Nội: Thủ đô chịu áp lực di dân quá lớn(Vnexpress)
5.Mỗi năm dân số Hà Nội tăng gấp 100 lần “mật độ chuẩn” (Bao Doi song phap luat)
6.Ý kiến trái chiều về xe buýt nhanh Hà Nội(Vnexpress)
7. Thị trường xe máy đã bão hòa? (Bao Nguoi lao dong)
8. Năm 2015, lượng ô tô tiêu thụ tăng kỷ lục (Kinh te Sai Gon Online)
9. Những lần tăng vốn, lùi tiến độ của đường sắt Cát Linh – Hà Đông (Vnexpress)
10. Why Vietnam’s Motorbike Ban Makes No Sense(The Diplomat)
11. Hà Nội: Xe máy cũ và tình trạng ô nhiễm (BBC Vietnam)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