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22] 東協峰會印尼登場聚焦緬甸議題、泰大選周日舉行年輕選民訴求成焦點、中外長訪緬見軍政府領袖引緬反中抗議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22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5月6日至5月12日期間,有關印尼、泰國、緬甸、菲律賓、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22|May 6-12,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印尼|東協峰會印尼登場 聚焦緬甸議題
印尼在5月9日至11日於佛羅雷斯島(Flores)拉布安(Labuan Bajo)主辦第42屆東協高峰會(ASEAN Summit),除了緬甸以及正在大選的泰國領導人缺席外,其他8國領袖皆參與此次峰會,並聚焦緬甸議題。
時值東協主席國的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任何侵害人權的行為都不能被容忍,承認5點共識(Five-Point Consensus)未如期執行,但東協不會放棄促成緬甸的和平,東協成員必須團結一致共商下一步。東協曾於2021年召開特別峰會,包括緬甸軍方在內,各成員國領袖代表達成5點共識,但緬甸軍方並未執行。
上個月緬甸軍政府空襲位於北部的反政府軍村莊,造成170人死亡。本月稍早,兩名執行人道行動的外交人員車隊也遭到攻擊,所幸並無傷亡,目前尚未確認事件的主導者。東協成員也在會後發表聯合譴責聲明。
除此之外,東協峰會也討論了南海行為準則,重申國際法以及國家自我約束的重要性,以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值得一提的是,東帝汶也參與本屆東協會議。東協在2022年11月給予東帝汶觀察員國地位,本次峰會也將制定東帝汶成為第11個正式成員的路線圖。

泰國|泰全國選舉將近 年輕選民訴求成焦點
隨著泰國即將在5月14日舉行全國選舉,一群因渴望改變而振奮的年輕選民,帶出了先前禁忌的議題,包括軍方對權力的掌控,甚至有針對皇室改革的討論出現。此次選舉是自2020年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以來,泰國首次舉行的選舉,亦為自2014年軍事政變推翻當選政府以來的第二次選舉。今年選舉的核心是年輕一代的戰鬥,他們希望實現他們所認為更好的泰國。
根據民調,「為泰黨」(Pheu Thai)和「前進黨」(Move Forward)目前支持率領先其他政黨,並且都在競選中宣傳要將軍事從政治中清除。為泰黨的目標是取得壓倒性勝利,其總理候選人之一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為泰國知名政治世家的最新面孔,為勞工群體高度支持的陣營。
然而分析指出,前進黨是此次選舉關鍵政黨,其提出的政策中,包括一個較為激進的國家改革計畫,對泰國保守勢力的根基將會帶來巨大的衝擊與威脅。其提出的改革甚至包括過去禁忌的議題,即泰國皇室。
政治評論員Ken Mathis Lohatepanont指出,公民批評君主制的權利已成為新的政治分歧,此次選舉更是領袖首次公開辯論「侮辱國家元首罪」存在的必要性。他認為此議題的出現是學生抗議的結果,但這是否會帶來真正的改變,那還取決於下一個聯合政府的組成。

緬甸|中外長訪緬見軍政府領袖 引發國內反中抗議
在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上周於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後,引發新一波國內反中示威行動。由緬甸各地民運人士及學生聯盟等組織發起的線上活動,以緬甸文、英文和中文向中國喊話:「致中國政府,立馬停止和緬甸軍方合作,屠殺緬甸人民。」此外,焚燒中國國旗的情事也在多地上演。
自2021年2月緬甸政變後,每日都有許多抗議者在緬甸中國大使館前表達訴求,要求中國停止支持軍政府。儘管國際社會紛紛譴責軍政府的鎮壓行動,但中國當局聲稱政變是緬甸的內部事務,並未譴責該政權。仰光的抗議者表示,若中國繼續與軍政府合作,將會引發更多公憤。
不過秦剛該行其中一個議題,是要求緬方嚴厲打擊網路犯罪。據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5月8日報導,自週六起,若無事先取得官員批准,外國人將禁止搭乘連接緬甸仰光、奈比多、密支那(Myitkyina)等機場至撣邦(Shan State)臘戌(Lashio)和大其力(Tachilek)的國內航班。據報導,這些限制措施是緬甸、泰國和中國聯合打擊外國人非法入境經營網路詐騙和賭博行為的一部分。

菲律賓|菲美新增防禦條約準則 恢復南海聯合巡邏
上週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出訪美國,兩國促成在防禦條約中新增針對南海的準則。菲律賓駐美國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本週表示,菲美擬於今年第三季恢復在南海的聯合海上巡邏。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J. Austin II)稍早在2月出訪菲律賓,與菲國防長加維斯(Carlito Galvez)同意恢復自2016年開始中斷的在南海聯合巡邏。菲駐美大使羅慕德斯指出,菲律賓與美國擬在南海進行聯合巡邏,預計在今年第三季開始。除了菲美之外,澳洲也可能加入聯合巡邏。
小馬可仕此次出訪美國時,菲美雙邊宣布在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中新增準則,並於5月3日在華盛頓進行簽署。六頁的防禦準則說明,若菲律賓公共船隻、飛機或武裝部隊在南海遭受攻擊,將啟動防禦條約承諾。此外,兩國也會持續強化菲律賓的國防現代化,包含軍武採購,以及擴大對非防禦能力建設的投資。雖然準則隻字未提中國,但顯為是回應中國在南海地區日益頻繁的主權聲索行為。
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任何國家在南海有傷害中國領土主權與海上利益的行為。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南海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不應當成為域外勢力的狩獵場。」

新加坡|重申俄入侵烏克蘭違反國際法 維文:不讓悲劇在東南亞重演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5月8日在國會答復工人黨(Workers’ Party)議員林瑞蓮(Sylvia Lim)提問時強調,新加坡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的立場不變,政府的目標是不讓在歐洲發生的悲劇,在東南亞重演。
維文重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舉嚴重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是錯誤的一方。他指出,新加坡之所以採取如此明確的立場,是由於新加坡身為一個小國具脆弱性,而小國永遠都是受害的一方,烏克蘭比俄羅斯小,但比新加坡大,對新加坡而言,這是攸關生死存亡的問題。
維文也表示,政府目標是不要讓歐洲的悲劇在東南亞重演,「請記住,小國總是脆弱的,永遠不要成為任何強國的附庸、成為他國的掩護或被利用,要明白,當我們在這種事上糾纏不清時,最終的輸家終究是較小的國家」。

馬來西亞|馬新積極重啟隆新高鐵案 柔新捷運預計2026年底完工
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兩國於5月11日的雙邊會議中,雙方交通部長針對「隆新高鐵」工程案的重啟進行討論。大馬交通部部長陸兆福表示,「大馬政府已經明確表示,我們渴望重啟HSR項目,但必須基於私人資金方案」。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S. Iswaran)則表示,新加坡已經準備好研究大馬政府關於恢復該高鐵工程案的任何提案。
事實上,陸兆福曾於3月28日表示,大馬政府已經收到了多家私營企業對於融資興建高速鐵路的意向,但當時仍處在起步階段,政府尚缺具體計劃。大馬財政部下設的MyHSR Corporation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處理相關程序,該公司也是財政部為此工程案特別設立的特殊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
此工程案最初的提議中,馬新將實現從吉隆坡到新加坡的裕廊東的直達旅行,最多不超過90分鐘。兩國曾在2016年12月同意啟動此項目,預計於2026年完工,然而該項目於2018年9月被擱置,雙方同意擱置造價1,100億令吉的雙邊項目,直到2020年12月31日。
此次馬新兩國交通部部長是在參觀「柔佛-新加坡捷運系統」(RTS)項目時,就隆新高鐵工程案上取得進一步共識。兩位部長是首次聯合實地考察RTS項目,陸兆福更在考察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儘管RTS項目面臨許多挑戰,他相信在兩國密切合作下,該項目可以在2026年底以前全面完工。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