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21] 菲總統小馬可仕訪美強化雙邊聯盟、亞洲國際海事防務星登場、東南亞運動會在柬開幕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21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4月29日至5月5日期間,有關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印尼、緬甸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21|Apr. 29-May 5,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菲律賓|菲小馬可仕訪美 強化雙邊關係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於本週至美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會晤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賀錦麗,國會議員以及商界代表,為其就任後二度出訪美國。
小馬可仕在5月1日與拜登會面,根據會後的聯合聲明,菲美重申安全同盟關係。區域議題上,雙邊致力於維護國際法、堅定承諾南海航行自由,以及重申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兩國也會強化聯盟及擴大區域合作,期待建立菲日美、菲澳美的三邊合作模式。而在雙邊合作上,美國會加強投資菲律賓,加速其能源轉型,以及菲美會共同舉辦2024年的印太商業論壇(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 )。
美國也將提供3架C-130運輸機以及數艘海巡艦給菲律賓,協助菲國軍事現代化。拜登也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派遣貿易與投資代表(presidential trade and investment mission)至菲律賓,估計於公、私部門投入30億美金,致力於重點基礎建設。
在吸引投資方面,小馬可仕也有所斬獲。美國健保公司Optum預計在菲國投資1,400萬美金於商業流程委外(BPO),預期可創造1,500個就業機會。郵輪公司Carnival集團也計畫在未來四年內招募7萬多名菲國員工。製藥公司莫德納則規劃在菲國設立疫苗生產廠。

新加坡|亞洲國際海事防務登場 星防長:避免亞洲爆發衝突是下10年首要任務
睽違4年回歸的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覽及會議(IMDEX Asia)5月3日至5日於新加坡登場。星國防部長黃永宏於開幕致詞時表示,IMDEX是加強區域穩定及安全的重要平台,並呼籲各國政府領導人下個10年的首要任務是避免亞洲爆發實體衝突。
根據星國防部新聞稿指出,本開幕式聚集了來自38國、22名海軍將領、海巡及海上執法單位高層等47個代表團出席。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今年共有逾250家廠商參展,另有來自13國、22艘軍艦參與軍艦展示,其中包括中國解放軍的玉林艦和赤壁艦,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多功能護衛艦「熊野號」(JS Kumano)和美國海軍濱海戰鬥艦「莫爾比號」(USS Mobile)。
黃永宏表示,若歐洲及亞洲同時發生戰爭將對所有人造成嚴重影響,若亞洲爆發衝突,尤其是占全球貿易量25%以上的美中發生衝突,恐將帶來比烏俄戰爭更嚴重的後果。另外,他也指出,全球每年有30%的海上貿易途經南海,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貿易和三分之一的集裝箱貿易,都需經過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因此,在國防安全領域必須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來防止或減緩亞洲發生衝突。
他還強調需要維持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呼籲中國和東南亞國協加快締結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基礎的實質性《南海行為準則》。

柬埔寨|東南亞運動會正式開始
柬埔寨於5月5日晚上,在金邊的摩羅多克泰科國家體育場(Morodok Techo National Stadium)舉行第32屆東南亞運動會和第12屆東協殘奧會的開幕式,結束柬國長達64年的等待。此慶典活動由柬國總理洪森主持,來賓包括寮國國家主席宋倫西索李斯(Thongloun Sisoulith)、柬國高層官員、國內外貴賓等等。
本屆東南亞運動會以「運動:活在和平中」(Sports: Live in Peace)為主題,其中第32屆運動會由5月5日至17日舉行,殘奧會則於6月3日至9日舉行。此運動盛事的所有賽事為免費入場,柬國也為運動代表提供免費住宿和餐飲,以及為媒體合作夥伴提供免費的廣播權。
這一項東協活動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第一屆東南亞半島運動會,為東協區域最早的合作領域之一。然而此運動會做為該區域最重要的體育賽事,多年來一直受到各種批評和爭議,尤其經常被認為主辦國較易奪下金牌。此運動會在某些規則和慣例方面,與其他重大體育賽事很不同,特別是在有利於主辦國的事情上。儘管聯合國章程規定每屆運動會應至少包括22項運動,但沒有限制項目數,因此主辦國原則上可以放棄其選擇的運動項目,即使該項目廣受歡迎,或是引入新的項目,無論該項目有多麼在地化。
事實上,在本屆運動會以前,泰國已準備杯葛其中一個項目,因為柬國將自由搏擊(或稱踢拳道,kickboxing)命名為「Kun Khmer」(柬國版踢拳道),而非泰國的「泰拳」(Muay Thai)。儘管泰拳更廣為人知,但柬國認為該體育源自於其文化,並表示這是柬國作為本屆運動會主辦國的權力。

印尼|印第一季GDP年增5.03% 超出機構預期
印尼統計局(BPS)在本周宣布今年第一季的經濟表現,在1到3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5.03%,優於2022年第四季表現。
印尼統計局在5月5日公布第一季GDP成長5.03%,優於路透社預估的4.95%,以及去年第四季的5.01%。官員指出,經濟成長主要是來自家庭支出、因烏俄戰爭帶動的金屬和礦產出口價格飆升,還有新冠肺炎疫情後觀光回流,特別是運輸、倉儲及飯店業的成長速度最快。相對於第一季的表現,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資深亞洲經濟學家李澤(Gareth Leather)認為,有鑑於疲軟的出口,以及印尼央行的緊縮,經濟在未來幾季將陷入困境。
去年印尼經濟成長率達到5.31%,不僅回到疫情前的水準,也是自2013年以來最高的經濟成長率,更是佐科威總統上任以來經濟表現最佳的一年。印尼政府則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率落在4.7%至5.3%之間,然國際金融機構的評估報告則不如政府破5%的目標樂觀,多落於4.7%至4.9%之間。世界銀行在4月出版的報告認為印尼在2023年成長將放緩至4.9%。亞洲開發銀行4月展望報告中則認為會趨緩到4.8%。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評估則更為保守,認為印尼在今年的經濟表現將是4.7%。

緬甸|中外長秦剛訪緬 籲國際社會尊重緬主權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5月2日在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此為緬2021年政變以來,級別最高的中國官員到訪。根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指出,敏昂萊於會面中讚賞中方在涉緬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歡迎中方發揮更大作用,並表示願同中方合作維護兩國邊境地區安寧。
敏昂萊表示,緬中建交70多年來,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他表示,緬方願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友好合作,「積極構建緬中命運共同體」。秦剛也表示,中國高度重視中緬睦鄰友好關係,準備推進習近平在2020年國是訪問期間承諾的全面戰略合作。
秦剛表示,中方真心希望緬甸局勢穩定、國家發展,支持緬甸探索符合國情、具有緬甸特色的發展道路,支持緬方繼續推進政治轉型進程,以及緬各方在憲法及法律框架下妥處分歧、實現和解。他也指出,中方主張國際社會尊重緬主權,為緬實現和平、和解發揮建設性作用。他同時呼籲緬甸與孟加拉國改善關係,並要求緬方嚴厲打擊網路犯罪。
秦剛此行也會見了緬甸前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並同緬甸外長單穗舉行會談。部分媒體報導,秦此行顯示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站在緬甸的一方。

馬來西亞|團結政府倒台傳言頻頻出現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坦承,他了解到目前有企圖推翻團結政府的陰謀存在,但團結政府並不擔心此事,將專注於履行其服務人民的職責。他接著表示,儘管此陰謀確實存在,但該群體並無能力達成目的。
社區傳播局(J-KOM)總監莫哈末阿古斯則指出,反對黨若要推翻團結政府並非不可能的事,然而達成此事實際上非常困難。安華指出,目前團結政府的表現優異,而且各成員皆致力於維持此政府的穩定性。事實上在不久以前,國陣(Barisan Nasional,團結政府其一成員)中部分國會議員正在被國盟(Perikatan Nasional)說服跳槽至他們的陣營,不過國陣在此消息被透露以後,便發出聲明指國陣致力於支持安華所領導的團結政府,並持續推動與執行該政府所推出的政策。
大馬駐美國大使納茲里(Nazri Aziz)就此議題表示,反對黨若持續策畫推翻安華所領導的團結政府,將會造成大馬大使們吸引海外投資的困難。他指出,大使有義務提升外國投資者對投資大馬的信心,而美國投資者更是特別關注大馬的穩定性。
2020年,大馬曾因「喜來登政變」而陷入長達兩年的政治不穩定,隨著以安華為首相的團結政府組成後,政治動盪的局勢也告一段落。如今再次浮現推翻政府的傳言,連柔佛蘇丹也出面警告有意破壞政治穩定的人,應以大馬民生和前景為重,而非個人的政治利益。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