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11] 泰3月解散國會預計5月7日舉辦大選、政變逾兩週年歐盟對緬實施第六輪制裁、看準離岸風電前景歐風機商擬於越設廠

[東南亞週報211] 泰3月解散國會預計5月7日舉辦大選、政變逾兩週年歐盟對緬實施第六輪制裁、看準離岸風電前景歐風機商擬於越設廠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11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2月18日至2月24日期間,有關泰國、緬甸、越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11|Feb. 18-24,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目前支持度最高的貝東丹。(貝東丹臉書

泰國|泰3月解散國會 全國大選預計5月7日舉行

泰國總理帕拉育於2月21日宣布將在下個月解散國會,而全國大選則極有可能在5月7日舉行。他亦指出,選舉委員會最晚會在2月底確認選舉相關時程,因此在3月份解散國會對於參選人應可提供充足時間準備競選。

事實上,泰國選舉氛圍已十分活躍,競選活動已在各地開跑。對於目前已執政長達9年的軍方或保皇派而言,本次大選有可能改變泰國政局現狀。民調顯示為泰黨(Pheu Thai Party)的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目前的支持率領先泰國現任總理帕拉育。貝東丹是欽那瓦家族成員,其父親塔克辛(Thaksin)及姑姑盈拉(Yingluck)曾擔任泰國總理,而他所代表的政黨自2001年來,在各選舉中皆為最多選票的政黨。

根據泰國政府,其大選的選舉時程預計為5月初舉行投票,而選舉結果應於7月初公布。屆時,新任國會將於7月底以前選出新總理,並在8月初公布內閣成員。帕拉育領導下的政府將在此期間擔任過渡期政府。

即將來臨的大選將會是帕拉育政治生涯的重要時刻。他在過去9年擔任泰國的領袖,其中5年是以軍政獨裁的模式。事實上,他自己從未參選,上一屆(2019年)全國大選後,享有軍隊支持的人民力量黨(PPRP)推舉他擔任總理,因為他獲得上議院軍隊任命議員的支持。


歐盟對緬甸施加新制裁。(Photo by Guillaume Périgois on Unsplash

緬甸|政變逾兩週年 歐盟對緬甸實施第六輪制裁

由於緬甸在政變兩週年後,國內暴力持續升級,侵犯人權及威脅和平、安全及穩定等情事仍不斷發生,歐盟2月2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該組織將對緬甸9人及7實體實施制裁,此為歐盟在緬政變後的第六輪制裁。制裁對象包括緬甸能源部長、具影響力的商人、高階軍官和仰光的官員,名單上的實體則是包括國防部的部門和其管轄的一家國有企業,以及為軍隊提供燃料、武器和資金的私營企業。

該新聞稿並未列出制裁名單,不過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歐盟的制裁對象包括緬甸能源部長繆敏烏(Myo Myint Oo)、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貌貌埃(Maung Maung Aye)、海軍司令莫昂(Moe Aung),以及向軍方提供武器的3家公司負責人。

歐盟目前總共制裁93名個人和18個實體,他們面臨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禁止進入或過境歐盟領土,所有歐盟公民和實體也不得向這些人及實體提供資金。

其他歐盟限制措施也將繼續生效,包括武器和裝備禁運、限制出口可能被用於內部鎮壓的通訊監控設備、禁止出口軍隊和邊防警察使用的雙用途商品(dual-use goods),以及禁止與緬軍展開軍事培訓和合作。除了這些制裁,歐盟還扣留了直接提供給政府的財政援助,並凍結所有可能被視為是使軍政府合法化的歐盟援助。


離岸風力發電。(Barrow Offshore wind turbines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越南|看準離岸風電前景 歐風機商擬於越南設廠

根據路透社報導,看準越南離岸風電市場潛力與前景,某歐洲製造商擬於越南投資設立風機廠,並點名應是丹麥風機製造商Vestas。

根據三名不具名來源指出,丹麥風機製造商Vestas擬於越南投資設廠,搶佔離岸風電市場,目前規劃將廠址設於鄰近港口區域,並與在地官員進行接洽。目前Vestas拒絕對報導做出回應。報導也指出,有鑑於越南在離岸風電推動政策上尚未明朗,投資人也在等待官方進一步宣布相關規則。

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越南沿海具開發離岸風場的潛力,可開發的裝置容量上看475GW。若政府積極推動,至2030年可望有10GW的裝置量;若能持續穩健發展,在亞太地區可望成為繼中國與日本後的第三大離岸風電市場。目前越南政府也正制定第八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ower Development Plan, PDP8),最新一版草案提出2030年離岸風電裝置目標為7GW;目前已有許多國際開發商進駐越南,並進行開發及設廠規劃。

在亞太地區,Vestas目前已在中國天津設有葉片、發電機、控制系統與機艙廠。Vestas也在台灣台中租用廠房,進行產線設備安裝,預計2023年在台開始進行機艙組裝。另外Vestas也與天力簽署供應合約,生產其9.5MW風機所需葉片。

除了Vestas之外,德國風機製造商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目前也在中國上海也設有葉片廠,並在天津生產機艙供應到其他海外市場。西門子歌美颯也於台中港設立機艙組裝廠,葉片廠則正在興建中,預計2025年可以開始投產,供應其14MW風機使用。


印尼燃煤電廠。(Herman Darnel Ibrahi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印尼|印燃煤電廠碳交易機制正式上線

為達2030年減碳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印尼政府在本週宣布燃煤電廠碳交易機制正式上線,第一期碳交易範圍涵蓋國內99間燃煤電廠。

印尼在2月22日開始啟動燃煤電廠的碳交易機制,首波參與者為國內99間裝置容量在100MW以上、併網至國家電力公司(PLN)電網的燃煤電廠,這些電廠的總裝置容量達33.6GW。其中有55間為國營,44家是獨立電廠。根據目前的交易機制,若燃煤電廠排碳量超出配額,可向其他燃煤電廠或再生能源電廠購買排碳額度。

根據能源部的研究,市場價格每公噸應落在2至18美元(約新台幣60至550元)。能源部官員指出,目前已有將近5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量體可被交易。官員也表示,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將更小裝置規模的燃煤電廠、其他火力發電廠,或是未併網到國家電力公司電網的電廠納入交易規範。而藉由碳交易機制的推動,可望使電力部門至2030年減少3,600萬噸的碳排。

印尼減碳目標設定在2030年將排放總量減少31.89%到43.2%,並設定於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財政部在2021年上半年提出稅改草案、10月由國會通過,其中包含將在國內開徵碳稅。2022年7月,財政部開始課徵碳稅,首波課徵對象為燃煤發電廠相關機構,每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課徵30印尼盾(約新台幣0.061元),後續將分階段依序擴大課徵碳稅的主體。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2月21日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維文臉書

新加坡|星外長維文訪中: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2月19日至21日應中國外長秦剛之邀訪問中國,期間他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外長秦剛、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及國台辦主任宋濤等人會面,雙方重申在各層面增加兩國人民互動的重要性,並將加倍努力全面恢復兩國的航空連結。

與尹力的會面中,雙方重申了新加坡與中國的長期關係,強調兩國關係在疫情期間依舊強勁。雙方也就經濟、研究與創新、城市規畫以及人文交流等兩國都有興趣深化合作的領域進行討論。在兩國外長的會晤中,秦剛向星方表示,中國支持東南亞國協在該地區的領導作用,更表示中方有意推動與東南亞的合作。

此外,根據新加坡外交部新聞稿指出,維文在21日與宋濤會晤時,重申新加坡支持「一中」政策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立場。他在臉書表示,新加坡「作為海峽兩岸長期友好的朋友,持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針對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國上空被擊落一事,維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事件是美中互動的「挫折」,但慶幸的是,雙方領導人進行了面對面看似公開、坦誠和坦率的討論,「我希望這將恢復美中之間非常必要的接觸和合作」。

維文也表示:「這也許是兩個超級大國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而言,我們希望美中能建立一個權宜的共存模式(modus vivendi),這將帶來一定程度的穩定和平靜,這對當前世界來說是必要的。」


尚未舉行州選的6州之行政首長。(檳州首長曹觀友臉書

馬來西亞|6州達共識 預計6月下旬解散州議會

馬來西亞於2022年11月19日舉行第15屆全國大選,當時僅有3州同步舉行選舉,分別為彭亨(Pahang)、霹靂(Perak)及玻璃市(Perlis)。大馬有6州的州議會任期即將結束,因此其州務大臣及首席部長於2023年2月22日舉行會議,並達成共識在6月下旬解散州議會,為州選舉鋪路

事實上,在第15屆全國大選之前,沙巴、砂拉越、馬六甲及柔佛等4州已分別舉行州選舉,因此無需再辦選舉。霹靂州在去年舉行選舉,目前由希盟(Pakatan Harapan)及國陣(Barisan Nasional)聯手執政,而此組合亦計畫在彭亨州聯合成立州政府,但目前仍未順利組閣。玻璃市州則在去年選舉後由國盟(Perikatan Nasional)執政,州議會15席次中,國盟取得14席,玻璃市州自大馬獨立以來首次由國陣以外的政黨聯盟執政。

其餘仍未舉行的州屬為雪蘭莪、森美蘭、吉打、登嘉樓、吉蘭丹以及檳州等6州,去年因未能商討解散州議會一事,並無隨同彭亨、霹靂及玻璃市一起解散議會以舉辦州選。如今6州領袖已達成共識,但具體州選日期將由選舉委員會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首相安華於2月24日提出的財政預算案,將會對即將在6月以後舉行州選的6州造成一定的影響。專家指出,此預算案必須展現出希盟及國陣兩者重視的理念,而非僅有希盟的政策方向,以免在野陣營利用此預算案批評國陣在團結政府中並無地位。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