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10] 大馬援助土敘安華親訪震災區、小馬可仕與澤倫斯基首次通話、星支持東帝汶加入東協相關工作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10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2月11日至2月17日期間,有關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緬甸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10|Feb. 11-17,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馬來西亞|大馬援助土耳其及敘利亞 安華親訪災區
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的區域,於當地時間2月6日凌晨4時左右發生7.8級的地震,兩國累計死亡人數截至2月16日已高達4.1萬人。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於2月15日抵達土耳其,與艾爾段(Recept Tayyip Erdogan)總統會晤。
安華代表大馬全國人民向土耳其致以深切的哀悼,並指出大馬作為土耳其的夥伴國,將向深受災害衝擊的土耳其提供援助。安華指出「大馬堅定地承諾,將給予土耳其必要的援助」。安華亦到災區關切搜救行動,並表示希望土耳其能安然且快速地渡過這場災害。
事實上,土耳其總統是安華正式就任首相時,最早致電祝賀的國家領袖之一。當時安華正準備在其就任後的首個記者會發言,正好接到艾爾段的來電,安華便直接在記者會上將手機開擴音,公開兩國領袖間的對話。
安華在造訪土耳其前,在國會中說明大馬將向土耳其及敘利亞提供馬幣2,000萬令吉(約新台幣1.37億元)的援助金。大馬政府及柔佛蘇丹各捐助100萬美金,而剩餘援助金則來自民眾及企業。大馬亦派出兩支搜救隊前往土耳其協助救災行動,並另外派出一支由大馬武裝部隊組成的團隊前往協助。

菲律賓|菲小馬可仕與烏克蘭澤倫斯基首次通話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月14日在其推特上發文,他於13日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Zelenskyy)首次進行通話,並表示菲律賓將支持烏克蘭,與其一起尋求和平之道。
小馬可仕與澤倫斯基在本週進行首次通話,稍後菲國外交部發布聲明指出,菲律賓重申對聯合國決議的支持,並對澤倫斯基確保在烏的菲律賓國人安全一事表達感謝。澤倫斯基也於其推特上發文指出,感謝菲律賓對於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支持,雙邊並討論在各種國際論壇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可能;澤倫斯基也提出請菲律賓持續在聯合國或其他國際場合支持烏克蘭的請求。
據媒體報導,烏克蘭早於去年6月便已透過馬來西亞使館,希望與菲律賓領導人進行對話,但菲國府方並未回應。小馬可仕則反駁道,菲國政府確實有回應此要求,只是未能安排適當的時間。
東協國家中,印尼總統佐科威曾於去年7月出訪烏克蘭與俄羅斯,分別會晤兩國元首,並邀請兩國出席在峇厘島舉辦的G20峰會。此外,柬埔寨總理洪森也曾於11月和澤倫斯基通電,而後烏克蘭與東協簽署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協議。

新加坡|星國支持東帝汶加入東協的準備工作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月15日與東帝汶總理盧亞克(Taur Matan Ruak)於星國總統府會晤。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將全力支持東帝汶加入東南亞國協的準備工作,雙方也再次肯定兩國的友好關係。
東帝汶於2011年正式申請加入東協。去(2022)年11月,東協領導人原則上同意東帝汶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該國也獲得參與該組織所有會議的觀察員身份。但在東帝汶全面加入東協前仍有許多程序要走,啟動工作將交由本年輪值主席國印尼執行。
李顯龍於臉書表示,東帝汶總統霍塔(José Ramos-Horta)於去年12月訪星,盧亞克接著前來,也重申了兩國的良好關係。近期東帝汶也積極參與東南亞區域的各項活動,如月初,東帝汶首次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東協外長會議,此為歷史性的里程碑。
李顯龍承諾,新加坡將致力支持東帝汶成為東協成員國的相關準備工作,並期待東帝汶官員參與「新加坡—東帝汶東協就緒支援」(Singapore – Timor-Leste ASEAN Readiness Support,STARS)配套下的培訓課程,「我相信能在未來進一步加深兩國的雙邊關係」。

印尼|印中拍板 雅萬高鐵超支12億美金
印尼政府本週向國會報告,已與中國達成協議,雅萬高鐵工程超支金額為12億美金(約新台幣360億元),並正和中方協議貸款條款。
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相關工程,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領軍,中國中車旗下四方股份公司設計製造,採用中國技術、標準與設備。工程自2016年開始施工,原訂2021年完工但遇新冠疫情等因素而延宕。
印尼政府近期與中方達成協議,確認超支金額為12億美金,國營企業部次長Kartika Wirjoatmodjo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就貸款條款進行協商,預計在未來一個月內達成協議。」他也提到,雅萬高鐵可以如期於今年6月至7月可正式投入營運。此外,印尼政府也擬透過向參與合資的國營企業注資,包含印尼鐵路公司PT KAI、威查雅卡爾雅公司(Wijaya Karya),以期順利完成高鐵。
雅萬高鐵萬隆段在2022年11月舉行G20峰會時曾試營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於G20峰會期間與佐科威一同透過線上視訊方式觀摩高鐵試運。雅萬高鐵連結雅加達與萬隆,全長142.3公里,時速最高可達350公里,完工後雅萬兩地車程將從3小時縮短為40分鐘。通車後每班次可載601名乘客,列車包含一節頭等車廂、一節用餐車廂以及6節普通車廂。全路線將有4個車站,包含雅加達的哈利姆站(Halim)、卡拉旺站(Karawang)、帕達拉朗(Padalarang),以及萬隆的德卡魯爾站(Tegalluar)。

緬甸|外洩文件:軍政府擬允許「忠於國家」市民申請持槍執照
根據路透社2月12日報導,一份未經證實的政府外洩文件透露,緬甸軍政府正計劃允許「忠於國家」的市民申請持槍執照。
這份長達15頁、疑似緬內政部洩漏的文件,為申請持槍者制定了標準。文件的規定條件包括申請者須滿18歲,且有明顯出於安全目的而擁有槍枝的需要,同時需要忠於國家。
另外,文件也規定,對抗叛亂組織的成員、正式組建的民兵和退役軍人,只要持有這類許可證,就可持手槍、步槍和衝鋒槍。文件還補充,軍政府有權進口和銷售國防部許可的槍支和彈藥。
該文件並未說明法律何時生效,不過專家們擔心,允許平民持槍將助長親軍政府勢力,使軍方與武裝反抗力量的衝突升級。

泰國|泰國首個「文化地圖」正式上線
泰國首個線上「文化地圖」(Cultural Map)已正式啟用,該地圖包括泰國境內超過2,000個文化遺址,而製作團隊也準備將其更新到「元宇宙」(metaverse)。該地圖建立於國家高等教育科技研發及創新政策委員會辦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olicy Council)的區域性發展計畫管理單位(Programme Management Unit for Area-based Development, PMU-A)所發展的數據資料庫,該資料庫是由PMU-A與泰國41間大學聯手合作推動其發展。
泰國區域發展基金管理及基金管理單位(Dasta)的主任Kitti Sajjawattana表示,「泰國文化地圖」亦將被發展成「泰國文化地圖集」(Cultural Atlas of Thailand)以及「泰國文化元宇宙」(Cultural Metaverse Thailand)。任教於Kanchanaburi Rajabhat University的Sutat Gammanee教授指出,此地圖為泰國首個虛擬地圖,由眾多文化領域相關專家及研究員貢獻而成,並整合泰國當地社區的文化資源,為日後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料庫。
該地圖分為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料,並可細分為11種類型:手工品、建築物、歷史遺址、文化空間、語言、傳說文學、宇宙學或自然相關的知識與習俗、表演藝術、傳統體育及武術、社會習俗/儀式/節慶,以及傳統工藝品。此地圖也包括GPS定位功能,並將會被發展成元宇宙以吸引更多年輕人使用。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