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01] 歐盟與東協聯合高峰會登場、亞銀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越南為東南亞最高、1MDB弊案關鍵人物劉特佐疑在台灣設公司

[東南亞週報201] 歐盟與東協聯合高峰會登場、亞銀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越南為東南亞最高、1MDB弊案關鍵人物劉特佐疑在台灣設公司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01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12月10日至12月16日期間,有關柬埔寨、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01|Dec. 10-16,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和柬埔寨總理洪森(右)。(洪森臉書

柬埔寨|洪森赴歐參加歐盟東協高峰會 強調多項合作面向

歐盟與東協在12月14日起召開夥伴關係45周年聯合高峰會,共計31國領袖參與。這場由歐盟與東協兩個區域組織會員國領袖出席的高峰會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由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今年輪值東協主席國的柬埔寨總理洪森共同主持,東協10國中有8國出席,緬甸因軍政府爭議未受邀,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則因剛就任,忙於國內事務而派外交部長代表。

這場峰會是疫情爆發以來,雙方領袖首度以實體會議的方式就多項議題進行討論。疫情爆發後,國際局勢亦出現劇烈變化,強權之間在不同區域中極力擴展其影響力。洪森表示,歐盟與東協的夥伴關係更提升,因為世界正面對地緣政治對立撼動國際秩序的情況。

事實上,歐盟與東協在2020年正式升級成為「戰略夥伴」,雙方在多項議題中將加強合作關係。洪森指出,東協與歐盟將優先在運輸、人員流動、高品質基礎建設的發展、投資、貿易、中小企業之強化、能源轉型、數位經濟與科技等等面向。歐盟宣布將投資東協100億歐元,並分別與泰國、馬來西亞簽署合作協定。歐盟亦在此次峰會之前,曾呼籲東協對俄烏戰爭能採取更為強硬的聯合表態,但在此次峰會最後的共同聲明中,雖提到雙方重申尊重所有國家主權和政治獨立、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但也坦言「對情勢的評估及制裁有不同意見」。

洪森在峰會結束後,到法國正式訪問,期間除了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之外,亦與法國柬埔寨商會會面。


歐盟東協峰會12月14日於布魯塞爾登場。(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推特

緬甸|人權觀察家:歐盟和東協應共同應對緬甸危機

在歐盟與東協聯合高峰會上,雙方除期盼在全球緊張局勢中建立貿易關係外,會後聯合聲明更提及希望共同推動南海和平、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以及緬甸和平進程等目標。

在緬甸議題上,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事務主任席夫頓(John Sifton)於高峰會前發表專文表示,歐盟和東協應共同應對緬甸危機,「歐盟和東協均無法單獨應對緬甸危機,但它們可以共同發揮作用」。他建議,歐盟應敦促東協成員國合作,在東協管轄範圍內對緬甸實施制裁。他也認為,歐盟應敦促東協考慮暫停緬甸的成員國資格。

歐盟與東協在領導人聯合聲明中則是表示,雙方對緬甸危機局面仍深感憂慮。歐盟將繼續支持東協為促進緬甸和平解決方案所做的努力,包括東協輪值主席國緬甸問題特使在緬甸的工作,並樂見東協主席國緬甸問題特使和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之間的密切協調。

然而,柬埔寨總理洪森則認為緬甸問題很難快速得到解決。他在12月12日高峰會前,於布魯塞爾會見2,000多名散居歐洲的柬埔寨僑民時,表示已排除東協特使暨柬埔寨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巴速坤(Prak Sokhonn)三訪緬甸的可能性。他說:「我預測緬甸至少需要再5年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如果有人認為他們有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他們應該去試試。我快要完成任期了,所以東協特使不會再回到緬甸。」


越南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東南亞地區最高(ILO Asia-Pacific flickr CC BY-NC-ND 2.0)

越南|亞銀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 越南為東南亞最高

亞洲開發銀行(ADB)本週更新「亞洲開發展望」報告, 將2022年東南亞地區經濟成長率從先前的5.1%調高到5.5%,針對2023年則下修為4.7%,其中越南明年的經濟成長率6.3%,為地區最高。

越南投資計畫部評估,經濟自年初成正面復甦,在前九個月經濟成長8.83%,2022年經濟成長率應可達8%,超越國會所訂的6%至6.5%目標。亞洲開發銀行也將越南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原先的6.5%提高到7.5%,匯豐銀行則預估7.6%,世界銀行為7.2%。

但亞銀指出,明年亞洲開發中國家經濟復甦受中國因新冠疫情實施的封鎖措施、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全球成長放緩三項因素影響,多數國家經濟表現在2023年會比今年更差。預測在2023年,因需求減少,影響越南出口貿易放緩,尤其是電子產品與紡織品、鞋品,導致越南經濟成長率降為6.3%,但仍是東南亞地區經濟體中成長率最高者;其次為菲律賓6%、印尼4.8%、馬來西亞4.3%、泰國4%,僅有泰國的成長率較2022年來的高。標準普爾經濟學家Vince Conti指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態勢下,越南經濟快速成長、進步的基礎建設,以及相對便宜的勞動力,仍是外資相當看好的標的。


台北夜景。(Steffen Flor on Flickr CC BY ND 2.0)

馬來西亞|1MDB弊案關鍵人物劉特佐 疑在台灣設公司

《鯨吞億萬》(Billion Dollar Whale)的作者湯姆萊特(Tom Wright)與布拉霍普(Bradley Hope)12月15日於Youtube發布影片,稱一馬公司(1MDB)貪汙弊案的關鍵人物劉特佐(Jho Low)目前身處台灣,更設立了一家投資公司。

萊特及霍普在10月已指出,劉特佐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新公司。如今他們聲稱已掌握可靠及有利證據,指劉特佐目前可能是台灣投資公司MingShi Investment的主席。劉特佐的妻子莊狄英曾在此公司創立時出任董事,但卻在2019年5月被解除董事職位。

根據萊特及霍普,劉特佐仍以其真實姓名在全球各地經商,但他在台灣設立的公司其實是在2017年11月成立。媒體報導指出,該公司地址為台北市信義區,認繳資本為700萬,但並未有資料顯示該資本額具體貨幣單位。

事實上,涉嫌在1MDB案中洗錢的劉特佐,已不是首次被懷疑藏匿在台灣了。自從1MDB洗錢案曝光後,其中舞弊嫌疑最大的關鍵人物劉特佐動向成謎。但大馬媒體在2018年就指出,劉特佐可能藏匿在台灣。

萊特和霍普在另一支影片中指出,自從首相納吉下台後,劉特佐主要待在中國,而其家人則在香港。萊特表示,希望新上任的首相安華,更積極要求中國當局安排劉特佐回國。然若劉特佐身處在台灣,鑒於台馬之間並非邦交關係,因此要引渡劉特佐回馬接受審訊將會很困難。


聯合國總部(United Nations Photo flickr CC BY-NC-ND 2.0)

印尼|刑法修正案遭批評 印尼召見聯合國駐印代表

印尼國會近期通過具爭議的「刑法修正案」(KUHP),以取代殖民時期刑法,並於法律中彰顯印尼價值。此舉導致聯合國發表聲明表示擔憂,印尼外交部隨後也召見聯合國代表進行溝通。

刑法修正案中規範,不僅婚外性行為違法,未婚者進行性行為或同居,若被起訴可被定罪,最高可分別處以6個月徒刑。不僅本國人,刑法修正案也適用於入境印尼的外國人。除此之外,新法也禁止侮辱總統、國旗、國家體制,禁止散布與國家意識形態不同觀點,並更嚴格限制示威遊行活動。反對者表示,新法恐有侵害人權之虞,以及不利吸引外國投資和觀光。聯合國也在8日發表聲明表示擔憂,指出新法恐違反印尼在人權方面的國際法律義務,侵害新聞自由、隱私及人權等。

印尼外交部於12月12日召見聯合國駐印協調員,希望駐印代表應先與政府進行溝通,透過外交途徑表達意見,也期許代表持開放態度,在獲得充分資訊前不匆促下結論。聯合國駐印協調員Valerie Julliand事後則未進一步公開說明。印尼司法部也指出,草案雖已經國會三讀,在總統批准後有3年的過渡期,最快2025年底才會生效。關於婚前同居的罪刑,也只有直系血親與配偶可檢舉成案。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2月13日在德國基爾(Kiel)主持精銳號(Impeccable)和卓越號(Illustrious)下水儀式。(新加坡海軍臉書

新加坡|星兩艘「長勝級」潛艇下水 李顯龍: 為海軍增添現代能力

人在德國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2月13日在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海洋系統公司(Thyssenkrupp Marine Systems,TKMS)位於北部城市基爾(Kiel)的船廠,主持兩艘新潛艇精銳號(Impeccable)和卓越號(Illustrious)的下水儀式。他於致詞時表示,新加坡是海事國家,該國的繁榮與存亡都高度依賴物資在海上自由流通。這些潛艇為海軍增添能力,達成保護海上交通線開放的重要使命。

精銳號和卓越號是新加坡向TKMS訂購的4艘Type 218SG「長勝級」(Invincible-class)潛艇中,第二和第三艘下水的潛艇,首艘潛艇長勝號(RSS Invincible)已於2019年2月下水。李顯龍表示:「4艘長勝級潛艇是新加坡海軍首批新造的潛艇,它們將為海軍增添現代和先進的能力。」

他也提到,星德兩國防務關係友好且日益發展,兩國海軍的接觸穩健增加,近年還共同設立潛艇聯繫計畫(Submarine Affiliation Programme),「今天下水的潛艇是我們密切且富有成效合作的具體成果」。

到場觀禮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於致詞時表示,柏林高度重視發展與東南亞夥伴的關係,李顯龍此行體現雙方深化合作的政治意願。他也指出,星德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相同,雙方亦有密集的軍備合作,「新加坡是德國的重要戰略夥伴」。

李顯龍於臉書表示,很高興在基爾與蕭茲再次見面。兩國領導人肯定星德長久和友好的雙邊關係,尤其是在防務和經濟合作領域。兩人也表達在創新、氣候變遷、再生能源,以及綠色經濟等共同關注領域取得進展的共同願望。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