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00] 菲擬設主權基金引各界反彈、翁山蘇姬讚揚緬青年爭取捍衛民主、特斯拉泰國開賣面臨激烈競爭

[東南亞週報200] 菲擬設主權基金引各界反彈、翁山蘇姬讚揚緬青年爭取捍衛民主、特斯拉泰國開賣面臨激烈競爭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00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12月3日至12月9日期間,有關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00|Dec. 3-9,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小馬可仕就職,身後為長子桑德羅.馬可仕。(Philippine News Agency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菲擬設主權基金 引各界反彈

菲律賓眾議員近期提出法案,欲建立菲律賓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名為馬哈利卡財富基金(Maharlika Wealth Fund, MWF),引發政界反對派、學界、金融界等各方反彈

馬哈利卡基金總金額約2,750億披索(約新台幣1,500億元),根據草案內容,其中1,250億披索來自政府服務保險系統(GSIS),社會安全保險系統(SSS)、菲律賓土地銀行各提供500億披索,菲律賓開發銀行(DBP)和國家預算各提供250億披索,其他預算來自中央銀行股息、娛樂博彩收益等來源。董事會由15名成員組成,並由總統小馬可仕擔任主席。

草案一出即引發正反兩派熱議。贊成方擬師法新加坡、香港建立主權基金,投入長期建設,優化投資組合與配置,並指出已提出許多保障措施,確保基金不致濫用。反對派認為提出法案的眾議院議長羅慕德斯(Martin Romualdez)是總統親戚、眾議員桑德羅.馬可仕(Sandro Marcos)則是總統長子,基金恐成為馬可仕家族的工具。

不只反對派政黨反彈,金融界與學界也提出質疑。過去菲律賓已有多起基金弊案,擔憂類似馬來西亞的一馬弊案(1MDB)將再次上演。再者,對於基金使用的風險監管透明度、以及對經濟市場的干預也有所疑慮;此外,目前草案所舉用途其實不需另外設立主權基金也有其他途徑可達成。


緬甸前領袖翁山蘇姬2018年出席活動致詞。(翁山蘇姬臉書

緬甸|翁山蘇姬讚揚緬青年為捍衛和爭取民主而奮鬥

遭緬甸軍政府當局釋放的澳洲籍經濟學家杜內爾(Sean Turnell)12月6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旗下的News10媒體訪問時表示,翁山蘇姬告訴他,她對緬甸年輕人以及所有為捍衛和爭取民主而奮鬥的人感到驕傲。

根據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報導,杜內爾大約在8週前被判刑時見過翁山蘇姬,她請杜內爾把緬甸的真相告訴大家。據杜內爾轉述,翁山蘇姬指出,外界看得出他們一直被(軍政府)噤聲。杜內爾還表示,翁山蘇姬相當自豪,「尤其是對緬甸年輕人。她真的為人們準備捍衛和爭取民主而感到驕傲,即使他們接觸民主的時間相當短暫。」

自緬軍奪權後,該國人民舉行了和平的反政變抗議活動,年輕的「Z世代」示威者走上街頭。和平抗議遭到暴力鎮壓後,許多年輕人紛紛加入全國性的抵抗運動,欲阻止該政權對國家的控制。

美國同樣也以行動表示對軍政府政權的不支持。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美國將降低與緬甸的外交關係層級,在現任美國大使瓦伊達(Thomas Vajda)於本月底任期結束後,華府決定不再派繼任者。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透過電郵表示:「美國駐緬使團副團長林恩(Deborah Lynn)將在瓦伊達大使離任後,擔任美國駐仰光大使館的臨時代辦。」在軍政府於2023年舉行大選前,拜登政府此舉也明確表示美國不承認緬甸軍政府政權。


特斯拉(Thomas Hawk on Flickr CC BY ND 2.0)

泰國|特斯拉首次進軍泰國市場 面臨激烈競爭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12月7日宣布在泰國開賣Model 3和Model Y兩款電動車,為該公司首次進軍泰國市場,挑戰日系車廠的長期制霸地位。泰國特斯拉7日在曼谷盛大舉辦發表會,即日起開放車主在官網訂車,將有Model 3、Model Y兩款車型可以選擇,售價介於170萬泰銖至250萬泰銖(約新台幣150萬元至220萬元),由特斯拉上海廠生產,預計2023年初開始交車。

特斯拉計畫透過網路線上管道,在東南亞第2大經濟體開始銷售其電動車,但該公司面臨來自比亞迪(BYD)和長城汽車(GreatWall Motor)等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這些品牌近年來設立展示中心並結交經銷合作夥伴,以接觸客戶並提供起價80萬泰銖(約合新台幣69.9萬元)的電動車。

事實上,泰國是亞洲第四大汽車產地,號稱「亞洲底特律」,並且為豐田、本田等知名汽車品牌重要生產據點,每年產量在150萬至200萬台之間,而大約一半產量用於出口至其他市場

目前燃油汽車仍主導市場,電動車則逐漸獲得動力。根據泰國汽車協會(ThailandAutomotive Institute)數據,2022年前10個月新登記的電池式電動車約7,000輛,高於去年的2,000輛。泰國政府希望到2030年,該國生產的汽車至少30%是電動車。為此泰國提供減稅和補貼,來推動電動車的採用和生產。


三星電子是越南最大單一外國投資。(DennisM2 Flickr Public Domain)

越南|越國家主席訪韓 雙邊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12月4至6日出訪韓國,會晤韓國總統尹錫悦,除了慶祝兩國建交30週年,越韓也宣布兩國關係已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是韓國總統尹錫悅5月上台後首位來訪的外國政要。尹錫悅指出,越南是韓國的印太戰略、韓國-東協倡議中的重要夥伴。兩國將強化戰略、安全、產業與供應鏈的合作。雙邊在稀土資源與技術轉移的合作上簽署MOU,也期許雙邊貿易額在2023年可突破1兆美元、2030年達到1.5兆美元。

阮春福也分別和樂金(LG)執行長權峰奭(Kwon Bong-seok)、三星電子(Samsung)執行長韓宗熙(Han Jong-hee)會面,兩家公司都表示會增加對越南投資。目前三星電子有一半的智慧型手機在越南製造,三星電子表示將對越南加碼投資20億美元。三星電子是越南最大單一外國投資者,總投資額來到200億美元。樂金則將增加投資40億美元,用於打造智慧手機鏡頭重鎮,對越南總投資額也有53億美元。

韓國是對越南最大投資國,超越日本、新加坡與台灣。目前為止,越南也僅和中國、俄羅斯以及印度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韓國將會是第四國。


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外觀。(美商務部臉書

新加坡|4家總部位在新加坡的貿易公司被美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根據路透社報導,拜登總統政府12月7日將24家在軍事上支持俄羅斯軍事或國防工業基地、巴基斯坦核活動,以及向伊朗電子公司提供產品的公司和其他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其中包括4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貿易和供應公司,這些公司被指為受美國在2018年制裁的伊朗企業Pardazan System Namad Arman(PASNA)供貨或企圖供貨。

美國商務部表示,他們是基於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因素,決定將這些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一旦被列入該清單,美國貨品供應商必須向美國官方申請特別許可證,才能將貨品運送至這些公司。

除了4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公司外,另有20家總部設在拉脫維亞、巴基斯坦、俄羅斯和瑞士的企業或其他實體,則是被指為俄羅斯的軍事或國防工業基地或巴基斯坦的核活動提供支持,因而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這些公司包括拉脫維亞的Fiber Optic Solutions,該公司生產光纖陀螺儀和其他設備,以及俄羅斯的AO Kraftway Corporation PSC,該企業自稱是俄羅斯最大IT公司之一。名單上還有10家在巴基斯坦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司,拜登政府稱這些公司涉及巴基斯坦的核活動和導彈擴散相關活動,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大馬新內閣成員合照。(安華臉書

馬來西亞|內閣部長名單出爐 部分人選引爭議

隨著巴東色海的選舉在12月7日順利舉行,馬來西亞222名國會議員已改選完畢。在此之前,首相安華在12月2日下午公布了新內閣部長的完整名單,總人數28人,國陣主席扎希(Ahmad Zahid)及砂盟黨督法迪拉出任副首相。

分析認為,安華內閣整體素質比預期好。儘管爭議人物扎希入閣,但他和巫統都沒有主管經濟部門。扎希目前面對47項貪腐指控,仍須出庭自辯。儘管如此,安華為鞏固聯合政府的穩定性,決定任扎希為其副首相。

不過,統籌財經政策方向的部分並未交由國陣議員,而是歸希盟,特別是人民公正黨。由希盟統籌財經政策方向,企業與市場應該會歡迎,然安華身兼財政部長一事引起爭議,因為在首相納吉執政時期,納吉同時兼任財政部長並涉及貪汙事件,遭希盟猛烈抨擊,並呼籲政府不應讓首相兼任財政部長。

新任經濟部長兼公正黨副主席表示,財政部長人選安排非常棘手,因為各政黨都相互爭奪該職位。他稱此安排僅為暫時方案,因為此為特殊情況,並且希望如此安排不會成為慣例。除此之外,希盟亦稱新任首相兼任財政部長的安排,亦是為了鞏固本地商家和投資者的信心。

在28人內閣成員中,希盟議員占最高比例,共15名部長來自此聯盟。其次則為國陣議員,共6名部長,再者是砂盟5名部長。另有1名部長來自沙盟,以及1名部長為無黨籍議員。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