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73] 特斯拉首登東南亞決定立足泰國、菲批准SpaceX旗下星鏈網路服務、星政府耗資5千萬新幣設立新數位中心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73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5月28日至6月3日期間,有關泰國、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緬甸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73|May 28-June 3,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泰國|特斯拉首登東南亞 決定立足泰國
特斯拉已向泰國政府提交銷售電動車產品的申請,以300萬泰銖(約新台幣256萬元)初始註冊資本進軍泰國市場。泰國有望成為第一個正式設廠銷售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東南亞國家,應可視為泰國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泰國的傳統汽車產業原本就在東南亞國家之中享有領導地位,為眾多知名汽車品牌的生產據點,至今仍是東南亞汽車市場的重要樞紐。2021年,泰國市場售出超過75萬輛汽車,預計今年將成長到80至90萬輛。儘管這些汽車價位大多低於特斯拉汽車,該知名電動車品牌在泰國市場的潛力不容小覷。
除了電動車以外,特斯拉亦將在泰國銷售電池和太陽能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產品過去僅限於美國市場。不過,特斯拉仍未公布其在泰國建設服務中心或充電樁的計畫,而此類計畫通常是特斯拉在進入市場前就會公布的消息。
事實上,特斯拉原本是打算進軍印度市場,但在5月初時擱置,因此將目光轉向泰國市場。除了泰國之外,特斯拉也對印尼深感興趣。印尼投資部長Bahlil Lahadalia透露,其政府準備和特斯拉簽署協議,建設超級工廠,最快可能在今年動工。特斯拉可能在具有豐富鎳礦的爪哇省興建生產電池和電動汽車的工廠。

菲律賓|菲批准SpaceX旗下星鏈網路服務 最快第四季設立
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NTC)近期宣布,已批准菲律賓星鏈網路服務公司(Starlink Internet Services Philippines, Inc.)註冊成為加值服務系統供應商,預計將在幾個月內可於菲國推出網路服務。
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3月底宣布,Elon Musk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在菲律賓市場提供星鏈(Starlink)的網路服務,為SpaceX在東南亞首個服務據點。星鏈計畫是以衛星寬頻互聯網系統為主要服務項目,目前擁有超過2,000顆衛星,對全球30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網路服務。根據日經報導,星鏈公司預計第四季完成設立並開始營運,星鏈公司並預計與菲國當地電信營運商Transpacific Broadband Group International合作,號稱將提供提供高速、低延遲的網路服務,下載網速在100Mbps到200Mbps之間,但目前尚未透露服務收費範圍。
菲律賓3月中下旬通過的「公共服務法」修正案,開放外資可100%持有電信、鐵路及航空業等的股權,是SpaceX進軍菲國市場的關鍵。菲律賓政府也期待,星鏈公司可以替國內帶來更好、更具成本競爭力的網路服務,尤其是鄉村、離島等偏遠地區,或是天災發生的時候。根據2021年數據,菲律賓網路滲透率約68%,國內目前有7,600萬上網人口。

新加坡|星政府耗資5千萬新幣設立新數位中心 推進科技領域發展
為推進新加坡科技領域的發展,並提升消費者對數位科技的信任,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和國立研究基金會耗資5000萬新幣(約新台幣10.7億元)資助成立新「數位信心中心」(Digital Trust Centre),該中心除了集中研究可信數據的共享與計算,也會培訓人才及推動公共及私人領域的國際合作。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6月1日出席亞洲科技會展人工智慧會議(ATxAI)表示,科技演變的同時也會不斷出現新風險,除了建立可靠的基礎設施,新加坡也需要投資可提升信任的科技。她以人工智慧(AI)為例,指出AI系統需要依賴數據才能運行,但用戶會想知道系統是如何收集、管理和使用個人數據,「要提升用戶對AI的信任,除了加強管理,也需要確保數據系統備受信賴」。
此外,楊莉明也於同天宣布啟動「新加坡貿易數據共享平台」(Singapore Trade Data Exchange, SGTraDex)。該平台旨在提供一個通用的線上貿易數據平台,支持在當地和全球供應鏈生態系統內進行的數位共享,以解決供應鏈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已有逾70家企業加入SGTraDex數位基礎設施,楊莉明表示,到2026年,這些業者將能在三項初始項目中獲得約1億新幣(約新台幣21.3億元)的價值。
新加坡政府早前也宣布推出兩項計畫加強在量子計算科技上的發展。其中,新設的全國量子計算中心會負責培養人才和量子科技,全國量子無廠代工(National Quantum Fabless Foundry)則會負責研發量子電腦和設備所需的組件和材料。

越南|越Vingroup與英特爾擴大電動車合作
越南Vingroup集團本週宣布與英特爾(Intel)簽署合作備忘錄,擬就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汽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用資訊娛樂等領域進行合作,擴大雙方電動車市場未來布局。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5月底訪問越南,27日總理范明政接見基辛格,范明政期待英特爾能在越南成立研發中心;基辛格則回應,英特爾已深耕越南15年,承諾擬持續擴大在越南的投資。目前英特爾最大封裝基地位在越南,英特爾於去年1月宣布再加碼投資晶片封測廠達4.75億美元。
30日英特爾宣布與Vingroup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領域廣泛。Vingroup副總裁Le Thi Thu Thuy對此指出,期待透過與英特爾的合作,持續以智能產品和服務,改善消費者的生活。兩家企業都著眼於電動車的未來發展可能性,並擬在此領域合作。Vingroup集團在2017年創立旗下汽車製造商VinFast,並投入電動車製造。英特爾則在今年2月宣布成立車用晶片事業,與美國福特汽車、中國蔚來汽車和吉利汽車等車廠進行合作。VinFast除了越南本土外,亦積極進軍歐美市場,除了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興建電動汽車廠外,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或2023年於美國公開上市。

緬甸|聯合國最新報告:緬甸逾一百萬人流離失所
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5月31日發布的緬甸人權報告指出,該國軍事政變後的暴力行為,首度將緬甸境內流離失所的人數推升到超過100萬人。UNOCHA警告,隨著雨季逼近和戰鬥肆虐,情況急迫。
UNOCHA表示,自從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民選政府於去年2月遭到推翻後,已有將近7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早在政變之前,緬甸境內估計已有34.6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包括在緬甸與泰國和中國邊境地帶,因政府與少數民族反叛團體長期衝突而飽受影響的人民,以及在2017年暴力鎮壓期間,被迫逃離家園的洛興雅穆斯林。現在,政變後的暴力持續推高這項數字。
UNOCHA指出,自從政變以來,估計有超過12萬名平民的產業受到摧毀,而不斷逼近的雨季,正對居住在流離失所營區的民眾構成更嚴重的威脅。此外,政變之後的流離失所者當中,有超過30萬人來自西北部的實皆省(Sagaing),當地民兵和執政當局部隊經常爆發衝突。
然而,終結危機的外交努力停滯不前。東協去年就緬甸議題達成五點共識,希望促成軍政府與反對陣營對話,以及運送人道援助物資,然而,這項努力在很大程度上遭到軍政府忽視,因此,實際成效有限。

馬來西亞|馬哈迪稱IPEF為政治框架 不應排除中國加入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於5月27日受邀參加日經主辦的第27屆「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並發表演講。除了就俄烏衝突引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發表意見之外,他指出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實質為「政治性架構」,而非「經濟性架構」,因為該架構排擠中國。
IPEF初始合作夥伴有13國,其中包括大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IPEF背後隱藏的陰謀,即迫使印太地區國家選邊站。馬哈迪指出,但凡任何貿易聯盟排除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違背加強印太地區多邊貿易合作的目的。馬哈迪也表示他清楚,IPEF主旨在於對中國施加壓力,但建議美國若有誠意促進印太地區的經濟繁榮,則應邀請中國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大馬現任首相依斯邁也在日經國際交流會中發表演說,針對IPEF表示有信心將加強印太及東協區域的經濟合作,其看法與馬哈迪截然相反。事實上,美國早在2021年年底便與大馬政府針對IPEF展開討論,就供應鏈、數位經濟和能源產業等領域發展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多次聲明希望兩國能於IPEF中就前述領域加深合作關係。
IPEF合作夥伴國的GDP合計占全世界大約40%,而13夥伴國中,除了美國和印度之外,其他國家也是RCEP成員。該架構涵蓋貿易、供應鏈、能源、數位等領域的合作,與傳統自由貿易協定本質上較為不同,缺乏降低關稅、市場准入等合作機制。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