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45] 薩拉參選副總統菲2022選戰名單拍板、越南將迎首批疫苗護照遊客開通首條越美直航、大馬與美將簽半導體合作協議

[東南亞週報145] 薩拉參選副總統菲2022選戰名單拍板、越南將迎首批疫苗護照遊客開通首條越美直航、大馬與美將簽半導體合作協議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45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期間,有關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45|Nov. 13-19, 2021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鄭熹


杜特蒂與薩拉將在2022年分別投入參議員、副總統選舉。(RICHARD MADELO/PRESIDENTIAL PHOTO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薩拉參選副總統 菲2022選戰名單拍板

菲律賓2022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名單終於塵埃落定,現任總統杜特蒂將參選參議員,其長女薩拉則將擔任小馬可仕(Ferdinand “Bongbong” Marcos Jr.)的副手,登記參選副總統。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於明年5月登場,總統與副總統分開選舉,候選人於10月8日前登記參選意願,但至11月15日前仍可替換名單。民調呼聲相當高的杜特蒂長女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在上週宣布退出達沃市長連任選舉,並在本週宣布與前總統馬可仕獨子、小馬可仕搭檔,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副總統參選人身分加入選戰。

杜特蒂在卸任後的下一步也備受關注。先前他曾接受提名參選副總統,而後退選更宣布要退出政壇。在薩拉宣布參選後,曾有傳聞杜特蒂擬將披袍參選副總統迎戰薩拉。而後杜特蒂盟友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Go,外號Bong Go)在11月15日向媒體透露,杜特蒂將加入明年參議員選舉。克里斯多夫也因薩拉參選而卸下民主菲人-國民力量黨(PDP-Laban)副總統候選人身分,改登記為PDDS政黨總統候選人。杜特蒂隨後公開表態,總統候選人他支持克里斯多夫,副總統一職則為薩拉背書。

根據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Social Weather Station)調查,目前總統候選人中以小馬可仕以47%的支持率領先,現任副總統羅貝多以18%位居第二,馬尼拉市長莫仁諾13%,拳王帕奎奧及參議員德拉羅薩則以9%、5%的支持度位居其後。


越南航空將開通首條直達美國航線。(Aeroprints.com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越南|越將迎首批疫苗護照遊客 開通首條越美直航

隨著越南第四波疫情趨緩,越南宣布將逐漸恢復國內航班數量、開放持疫苗護照外國旅客入境富國島、峴港等城市,越南航空也將自月底開始營運首條越南直飛美國的航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業大受打擊,然在越南第四波疫情趨緩之後,越南宣布11月中下旬開放持疫苗護照旅客專機前往觀光。越南航空(Vietnam Airlines)在17日啟動試營計畫,迎接從韓國首爾起飛的班機至峴港(Da Nang)觀光,而富國島(Phu Quoc)也將在11月20日迎接首批外國觀光遊客。 除此之外,航空局也因應疫情趨緩而提議,在11月增加國內航班,並於12月起允許各家航空業者正常營運。

越南航空在本週更宣布已獲得直飛美國的航線許可,為越南首家推出越美固定航班的航空公司。預計從11月28日開始營運從胡志明市至舊金山的航線,此航線飛行時間預計13小時50分鐘,每週將有2個航班,待疫情獲得控制後將增加至每週7班。越航表示,後續也將研議是否營運其他直飛航線的可能性,像是河內或胡志明市到洛杉磯、休士頓等城市。

今年6月時越南投資計畫部指出,越南航空正瀕臨破產邊緣,先後透過出售飛機及額外上市度過難關。據統計越南航空業,整體航空業在2020年營收下滑61%,受4月第四波疫情爆發影響,2021年虧損恐更加嚴重,預計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大馬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阿茲敏阿里。(阿茲敏阿里臉書

馬來西亞|大馬與美國攜手 將簽半導體合作協議

馬來西亞與美國11月18日宣布,兩國將攜手因應長期面臨的半導體供應鏈問題,計劃在2022年初簽署合作協議,以提高半導體及製造業供應鏈的透明度、韌性和安全性。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馬來西亞政府祭出防疫限制措施遏止疫情擴散,卻也不可避免地衝擊供應鏈。特別是馬國晶片封裝業占全球貿易額逾十分之一,當局正設法解決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儘管有望在年底獲得緩解,業者警告短缺情況恐將持續至少兩年。

適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出訪馬來西亞,除會見首相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 Yaakob),更與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阿茲敏阿里(Azmin Ali)共同主持半導體產業圓桌會議。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將攜手因應長期面臨的半導體供應鏈問題,並就合作協議展開談判,計劃在2022年初完成簽署,以提高半導體及製造業供應鏈的透明度、韌性和安全性。


美籍記者芬斯特在前美國外交官李察遜斡旋下獲釋。(李察遜中心臉書

緬甸|遭緬甸關押近半年 美籍記者芬斯特獲釋返國

遭緬甸軍方關押數月的美國籍記者芬斯特(Danny Fenster),11月12日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經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李察遜(Bill Richardson)從中斡旋,緬甸軍方15日以人道理由赦免並釋放該記者。

芬斯特是緬甸英文媒體《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的總編輯,5月試圖離開當地時被捕,遭控「煽動異議份子對抗軍方」、「非法結社」、「違反移民法」等罪名,法院判處其11年有期徒刑,是緬甸近年首位遭判刑的西方記者。芬斯特原先預定要再出庭接受其他重罪的審判,但緬甸軍方15日突然以「人道理由」予以赦免並釋放,結束他長達近半年的牢獄生活,16日已順利返抵紐約

根據李察遜中心(Richardson Center)釋出的聲明,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人質談判代表李察遜以「私人性質的人道任務」為名義訪問緬甸,與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面對面談判」後,芬斯特得以獲釋。另一方面,緬甸軍方則稱笹川陽平(Yohei Sasakawa)及渡邊秀央(Hideo Watanabe)等兩位日本特使參與釋放芬斯特的談判,但未多加說明細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李顯龍臉書影片截圖)

新加坡|李顯龍:台海緊張恐引發美中誤判

隨著美中近期頻頻加強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1月17日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接受彭博新聞社總編輯米思偉(John Micklethwait)專訪時表示,台海緊張局勢可能導致美中之間的誤判,呼籲各方稍作冷靜。

他表示,儘管戰爭不會一夕暴發,但形勢也並非靜止不變。美國大幅增加與台灣的外交乃至軍事接觸的能見度、級別和強度,中國也一直考驗台灣的空防能力,幾乎每日都有飛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他也認為蔡政府否定「九二共識」,以及在護照印上「Taiwan」等做法都會引起懷疑、緊張與焦慮,更有可能產生誤判。

李顯龍針對美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發表合作對抗氣候變遷聯合聲明,緊接著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近日視訊對話等事表示,這是必要的開始。但他強調,兩國的分歧既多且深,並不局限於個別課題,這些問題不會透過一場會議或一份協議化解,然而他相信,兩國能在氣候峰會上達成共識是件好事。

至於中國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事,李顯龍表示,這須獲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而成員國除了考量經濟議題,還會納入政治、戰略和安全因素,以及任何雙邊課題和顧慮。另外,李顯龍也指出,美國雖暫時不會加入協定,但可從數位、綠能、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入手,實質參與本區域事務。


在泰國搭乘雙條車自工地下班的工人。(Thibaud Saintin@Flickr CC BY-NC-ND 2.0)

泰國|解決勞工荒 泰國12月擬對外籍移工重啟國門

根據彭博社11月18日報導,泰國預計於12月對外籍移工重新開放國門,以解決在新冠肺炎後經濟復甦下製造業勞工荒的問題。

泰國勞動部部長蘇查特(Suchart Chomklin)表示,政府目前允許在泰國國內的非法外籍移工登記取得工作許可,預計在11月底截止。統計完畢後,泰國政府將藉此評估開放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等鄰國移工入境泰國的名額。蘇查特預估,將會有10萬民非法移工進行登記,而整體的移工短缺將會落在30萬名左右。泰國工業總會(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的數據則指出,製造業者估計至少有30萬至50萬名外籍移工的需求,移工較為緊缺的業別主要是營建業和食品業。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泰國有約250萬名外籍移工,但在疫情爆發後,約有50萬名外籍移工返回母國。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