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44] 薩拉退出市長選舉有望轉戰菲總統大選、美制裁柬兩官員加大打擊貪腐力道、緬軍集結欽邦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停止暴力

[東南亞週報144] 薩拉退出市長選舉有望轉戰菲總統大選、美制裁柬兩官員加大打擊貪腐力道、緬軍集結欽邦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停止暴力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44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期間,有關菲律賓、柬埔寨、緬甸、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44|Nov. 6-12, 2021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鄭熹


薩拉的下一步備受關注。(Nation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薩拉退出市長選舉 有望轉戰總統大選

杜特蒂長女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先前於9月表態將參選尋求連任達沃市長,在本週傳出擬不參選市長選舉退出隸屬的HNP黨(Hugpong ng Pagbabago),外界盛傳此舉是替明年參選總統釋出訊號。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於2022年5月登場,候選人已於10月8日登記參選意願,但至11月15日前仍可替換名單。今年43歲的薩拉在總統候選人民調中位居第一,呼聲極高。然薩拉先前多次表態並不會在2022年參選總統,並於9月登記達沃市長連任選舉,不過在本週選情出現改變。薩拉在11月9日宣布將不投入達沃市長連任選舉,後續將由其胞弟、現任達沃副市長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Duterte)參選。雖然她並未透露退出選戰原因,不過外界猜測這是為了投入總統選舉做準備。

先前已接受黨提名準備參選副總統的杜特蒂拋出震撼彈,不僅不參選,更宣布將退出政壇,並由其盟友、現任參議員德拉羅薩(Ronald “Bato” dela Rosa)和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Go,外號Bong Go)搭檔登記參選。隨著越加接近11月15日期限,薩拉的一舉一動更受矚目。薩拉近來與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獨子、前參議員小馬可仕(Ferdinand “Bongbong” Marcos Jr.)互動頻繁,菲國政治分析家塔亞奧(Edmund Tayao)指出,薩拉可能與小馬可仕結盟搭配參選。薩拉盟友、眾議員薩爾斯達(Joey Salceda)在媒體採訪時表示,薩拉自5月便想參選2022年大選,而副總統一職不是她的選項。小馬可仕陣營對此則回應,呼籲大眾靜待薩拉宣布下一步決定,在此之前不宜評論。


美國官員2015年應邀參訪雲壤海軍基地。(U.S. Indo-Pacific Command Flickr CC BY-NC-ND 2.0)

柬埔寨|加大打擊貪腐力道 美國制裁柬埔寨兩官員

美國11月10日進一步加大反貪腐制裁力道,以試圖透過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不法牟利為由,將兩名柬埔寨國防部官員列入黑名單,凍結兩人在美資產,並禁止國人與他們有資金往來,且不得入境美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釋出的新聞稿,其轄下的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根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對柬埔寨國防部軍事技術裝備總局局長邵彼倫(Chau Phirun)與皇家海軍司令翁桑坎(Tea Vinh)祭出制裁,指稱兩人在2020及2021年與其他官員合謀拉抬雲壤海軍基地建設項目的成本,並計畫挪用計畫資金,企圖中飽私囊。該辦公室主任賈奇(Andrea Gacki)表示,「美國不會坐視貪官汙吏犧牲柬國人民的福祉,謀取個人利益。」

此外,美國國務院、財政部、商務部亦在同天聯合發布一份商業警示,警告正在柬埔寨經商或有意赴柬設點的美國企業,應慎防與涉及貪腐商業行為、犯罪活動、侵犯人權的單位或個人接觸。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議廳。(C. K. Hartman Flickr CC BY 2.0)

緬甸|緬軍集結欽邦 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停止暴力

緬甸國內局勢持續惡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1月10日罕見地發布一份經15個理事國一致同意的聲明,對緬甸各地日趨升級的暴力衝突深表關切,呼籲立即停止暴力,並敦促軍方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

根據媒體報導,緬甸軍隊已開始在西北部的欽邦(Chin)集結重型武器與軍隊,顯示軍方有意殲滅反軍事執政的民兵組織,雙方交戰恐迫在眉睫。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聲明稱,對緬甸各地日趨升級的暴力衝突深表關切,呼籲立即停止暴力,確保人民的安全。安理會也強調,緬甸當局必須採取行動改善公共衛生及人道主義情況,包括確保物資輸送的管道暢通無阻、醫療人員的人身安全無虞。

為化解緬甸危機,安理會敦促緬甸軍方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並重申全力支持東協與緬甸事務特使在推進和平進程所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安理會理事國鼓勵各方依循緬甸民眾的意願,在顧及人民福祉的前提下,尋求對話與和解。」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11月8日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開幕儀式致詞。(王瑞杰臉書

新加坡|星增撥新幣1.8億於AI研究 啟動金融及政府AI計畫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11月8日出席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簡稱:SFF)開幕儀式時表示,政府在現有「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畫」(RIE2025)承諾投入新幣5億元(約新台幣102.5億元)之外,將增撥新幣1.8億元(約新台幣37億元)投入人工智慧(AI)研究。同時,新加坡也將啟動金融及政府兩項國家AI計畫,以擴大社會與經濟效益。

在國家金融AI計畫下,星國政府推出AI平台「NovA!」,該平台將幫助金融機構抓緊商機,並協助評估企業的環境影響和識別新出現的環境風險。根據估計,要實現《巴黎協定》所指定的系列目標,全球接下來30年須投入100億美元來抑制氣候變化,「NovA!」則是能幫助金融機構更佳地評估這些投資及相關風險,同時防止企業「漂綠行為」(greenwashing)。

國家政府AI計畫則是利用AI科技來改善政府部門的服務。例如,使用AI的文本分析,讓政府部門可從前線政府機構每年收到的大量反饋意見中找到市民關注的議題,從而進行回應;還有像是利用AI來改善就業網站「MyCareersFuture」的工作配對服務等。

王瑞杰也宣布,新加坡啟動「e-GIRO」計畫,讓參與銀行和記帳機構(billing organisation)共同將自動轉帳服務數位化,向市民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服務。

此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1月11日在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導人會議上,也呼籲APEC成員國深化在數位領域的經濟整合。他表示,這將幫助企業更輕鬆地跨境聯繫並進入數位經濟新市場。


雅加達天際線。(The Diary of a Hotel Addict flickr CC BY 2.0)

印尼&馬來西亞|印馬建旅遊通道 預計2022年實施

繼縮短入境峇里島隔離期間後,印尼與馬來西亞11月10日宣布達成協議,將建立雙邊旅遊通道,預計2022年初實施;此外,印尼也與澳洲提議進行旅遊通道的洽談。

印尼衛生部本週指出,預計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至年底將超過5成,而目前的覆蓋率數據約為29%。隨著疫情趨緩,政府也開始規劃疫後經濟活動與復甦政策。印尼總統佐科威和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利本週宣布,將共同建立旅遊通道,允許完整接種疫苗者入境免隔離。規劃分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優先開放吉隆坡往返雅加達及峇里島,預計2022年初正式實施,希望促進雙邊觀光與經濟往來。

除此之外,印尼也在近期與澳洲展開建立旅遊通道的協商。佐科威在10月底在G20峰會期間,向澳洲總理莫里森提案,但目前尚未公布進一步政策規畫。印尼在10月中宣布開放來自19個低風險國家旅客,入境觀光勝地峇里島的隔離期從原先規劃的8天縮短為5天,11月初宣布隔離期再縮短為3天,希望進一步吸引更多遊客,不過澳洲並未在開放名單之列。根據2019年數據,造訪峇里島的外國遊客中,澳洲約占20%。


泰國民主紀念碑。(Photo by note thanun on Unsplash

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訴求王室改革主張違憲

根據路透社11月10日報導,泰國憲法法院裁定三名訴求王室改革學運領袖的主張違反憲法,並指稱他們的訴求是一種顛覆泰國憲政體制的嘗試。

一名憲法法院的法官指出,三位異議人士的行動含有顛覆憲政根基的意圖,並非單純的改革。不過,該法官亦表示,憲法法院僅對異議人士的主張是否合憲作出裁決,並未對此施加任何處罰,但法院要求異議人士和相關團體須停止進一步在王室改革議題上行動。

人權觀察組織的資深研究員Sunai Phasuk表示,這次憲法法院的裁定本質上就是一種「司法政變」,未來將會對異議人士製造阻礙,因爲他們可能都將被冠上「叛國」的罪名。三位學運領袖的辯護律師奎沙登(Krisadang Nutcharut)則表示,若給予這些年輕人時間和機會去闡述他們的論點,會發現他們對君主制改革的訴求,事實上會讓君主制在泰國現有的民主制度下更加安全和有保障。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