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33] 印尼巴布亞再爆衝突、菲小兒麻痺2人確診、臉書於星國加強廣告規範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33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9月21日至9月27日期間,有關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寮國、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33| Sep 21– Sep 27, 2019
編譯:柯昀伶、黎柏君、荊柏鈞

巴布亞民眾於臉上繪製象徵獨立旗幟(Roel Wijnants@flickrs, CC BY-NC 2.0)
印尼|巴布亞暴力衝突再起 33人喪生
巴布亞地區9月23日再次傳出民眾上街抗議,並引發暴力行動。巴布亞省的瓦梅納市(Wamena)當日有數百人上街示威,憤怒的民眾縱火焚燒政府辦公室、商店、住宅等建物,造成許多人喪生火場。抗議起因是巴布亞地區傳出有教師汙辱原住民學生,但警方隨即表示這是騙局一場,是當地學校之間發生學生鬥毆事件,才引發衝突升溫。佐科威總統亦呼籲當地人民冷靜,不要被假新聞煽動影響。
在此次暴力示威中,造成33人死亡,72人受傷。巴布亞警方發言人表示,隨著搜救行動持續進行,死亡人數恐怕還會上升。衝突起後軍警隨即投入人力,情況在24日已獲得掌控,官方也緊急安置5000名房屋被燒毀的民眾。 印尼警察總長提托(Tito Karnavian)表示,瓦梅納市暴力衝突的受害者多數非當地原住民,而是從其他省分的移居者。路透社指出許多移民主要來自爪哇島,在巴布亞地區享有較高經濟地位,並對原住民常有歧視行為。
另外在巴布亞省首府查亞普拉(Jayapura)亦有抗議示威,群眾以刀具和投石與軍警發生衝突,造成1名士兵和3名群眾死亡,5名警員尚未脫離生命危險。警方針對衝突事件持續調查中,已將5名學生列為汙辱官員嫌疑犯,若定罪恐面臨5年6個月的刑期,另收押2名涉嫌策劃暴力抗議的嫌犯。華盛頓郵報報導,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發言人Sebby Sambom表示,解放軍並未主導此次衝突,這完全是由社會自主發起的行動。
巴布亞地區在8月19日即因不滿泗水警察對巴布亞學生的歧視言論,引發上千人上街抗議,並造成議會遭縱火、監獄遭破壞等混亂場面,抗議行動一路持續數週,造成至少10人死亡的悲劇。

菲律賓|時隔19年再現小兒麻痺病例
菲律賓衛生部9月19日證實南拉瑙省(Lanao del Sur)一名3歲女童確認感染小兒麻痺,20日公布第二名確診者為距離南拉瑙省770公里遠的內湖省(Laguna province)5歲男童。 除了確診病例,衛生部門在馬尼拉的污水和納卯市(Davao)南部下水道採取的樣本亦檢測出小兒麻痺病毒。衛生部旋即下令10月起高風險地區5歲以下孩童需全面接種小兒麻痺疫苗,明年全國接種人數須超過500萬。
世界衛生組織自1998年推動全面消滅小兒麻痺計畫,時至今日小兒麻痺病例已減少99%,從過去的35萬例至2018年統計為33例,目前疫情主要發生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菲律賓最近一次發生小兒麻痺疫情是在1993年,世衛組織於2000年宣布將菲律賓從疫區除名。 時隔19年菲律賓再次爆發病例,世衛組織於本周表示,若國內未繼續出現新病例,並不會將菲國列為疫區。近年已從疫區除名又出現病例的亞洲國家有:中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尼與緬甸。
菲律賓衛生部表示,近期國內小兒麻痺疫情再次出現,可能與2017年登革熱疫苗事件有關。當年菲國逾百名兒童因接種登革熱疫苗Dengvaxia致死,引發社會恐慌,使家長拒絕讓小孩注射各式疫苗。世衛代表Rabindra Abeyasinghe表示,目前菲律賓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接種率僅66%,目標應達到95%。菲國疫苗基金會執行長布拉沃博士(Lulu Bravo)亦指出,若疫苗接種率低於80%,小兒麻痺傳染風險便相當高,衛生部應盡控管職責。
衛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Duque III)表示,政府已準備11億披索(約新台幣6億元)用以購買疫苗。防疫局官員在本週國會公聽會上則指出,地方層級人力嚴重缺乏,不只控管疫苗施打,包含對民眾的宣傳以及物流配送都會是目前防疫主要挑戰。
除了小兒麻痺,菲國今年亦傳出許多流行病情。統計至今年7月,麻疹病例近四萬,已有533人死亡。至到八月有27萬人感染登革熱,目前死亡病例達1107人,較2018年增加113%,疫情更是自2012年最嚴重的一年。過去數個月內菲國數個區域亦出現白喉病例,使公衛專家疾呼政府關注與加強防疫。

新加坡|臉書公佈較嚴格廣告規定 防止假新聞與外國勢力干預星國選舉
為了對抗假新聞與防止外國勢力干擾選舉,臉書(Facebook)9月26日宣布即日起在新加坡實施較嚴格的廣告刊登規則。從今以後,想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下廣告的個人或組織,只要議題涉及政治、選舉、以及社會面向如移民與公眾權利等,都必須要提供在新加坡的身分證件,並證明自己或所屬組織在獅城境內。
新規定出爐後,代表不論個人或組織,只要鎖定的群體是在新加坡的用戶,這兩大社群媒體平台將禁止從新加坡境外購買刊登涉及上述議題的廣告。此措施或將能減少境外勢力在星國散布不實消息或干預選舉的可能。
此外,下廣告者也必須揭露廣告負責人,並提供名字、組織、Facebook專頁以及相關聯繫方式,讓使用者知道廣告由誰贊助刊出。使用者也能在Facebook設立的「廣告庫」(Ad Library)搜索有哪些政治人物與政黨購買廣告,該資料庫將存有七年內的廣告。
Facebook全球選舉公共政策主管哈巴斯(Katie Harbath)提到,這些規定將提高下廣告者的咎責度。事實上,Facebook在宣布新措施的7個月前,已在新加坡設立選舉廉正中心。Facebook一連串在新加坡的廣告制度改革,主要在提前因應2021年即將舉行的大選,避免假新聞干預選舉過程。

寮國| 寮通知湄委會計畫建造湄公河第五座新水壩 學者憂影響生態
根據半島電視台9月24日報導,寮國政府正式告知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 MRC)將在龍坡邦省(Luang Prabang)建造其境內的第五座新水壩。
湄委會是由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四國所組成的國際組織,用以協調湄公河區域的發展和資源管理。上述水壩建造消息是於7月31日送達湄委會,而湄委會亦將計畫內容告知柬埔寨、泰國以及越南,爾後該計畫將經歷為期6個月的協商期。在協商期中,各國將可以相互討論計畫、評估引發跨境議題的可能性並提出修改建議。不過,由於湄委會沒有治權,因此最終水壩建造計畫仍將由寮國自身掌控。湄委會四成員國預計在今年10月8日舉行會議,屆時將向大眾公布更多水壩建造的資訊。
國際河流組織(International Rivers)東南亞組執行長Maureen Harris指出,這項計畫將可能破壞當地漁場及改變河流的流向,進而影響食物安全和河岸居民的生計。不過,一名不具名的龍坡邦省官員則向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表示,根據計畫,龍坡邦水壩將不會對湄公河沿岸帶來任何問題,因為寮國將在該水壩建造極為現代化的水門。

馬來西亞|馬哈迪在美表示還有三年將大馬帶回正軌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9月26日於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演講時承諾,會在下屆大選前卸下首相一職,交棒給繼任者。由於下屆(第15屆)大選必須於2023年前舉行,馬哈迪說他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來完成幾項任務。
馬哈迪說他領導的希望聯盟政府從國陣政府手中接下爛攤子,因此花費許多時間精力來整頓大馬體制,每天幾乎有18小時處理各項國家事務。他指出目前大馬的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他希望在卸任前把國家的經濟與行政機制帶回正軌,以讓馬來西亞能在2030年時實現達到先進國家的目標。
不過針對交棒一事始終爭議不斷。根據希望聯盟成員黨之一的人民公正黨,他們與馬哈迪在2018年5月大選期間就已達成協議,在選後如執政將於兩年後由公正黨主席安華接任首相。安華在9月18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時也提到,他預期將在明年中繼任首相一職,雖然依照他與馬哈迪的共識,應該是在5月,但他說不會太在意確切月份。
馬哈迪多次表示自己為過渡期首相,並一定會交棒給安華。不過至今他仍迴避訂出確切日期。安華說馬哈迪一會說兩年、一會說三年交接,「但這就是馬哈迪,你不能改變94歲的他」。

泰國|亞行下修經濟成長率之際 泰央行維持政策利率1.5%
根據The Thaiger新聞9月26日報導,亞洲開發銀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發布最新預測,將原先預期的今年泰國經濟成長率由3.9%下修至3%,不過其對泰國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則抱持樂觀態度。
亞行資深經濟學家黃添喜(Thiam Hee Ng)表示,亞行預期泰國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會是較今年稍高的3.2%,大部分是由於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基礎建設效果,但亞行也一併意識到投資延遲所可能帶來的風險。至於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的原因則在於全球經濟發展放緩、中美貿易紛爭、以及泰銖走強所致,不過整體而言亞洲都籠罩在全球經濟放緩的陰霾中。
與此同時,泰國中央銀行於9月25日公布其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不記名投票結果,決議將泰國政策利率維持在1.5%。據彭博社在泰央行決議之前所做的結果調查顯示,在29名受訪的經濟學家之中,有21名經濟學家預測泰央行將維持相同的政策利率水準,與後續公布結果一致。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