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5] 東協外長會議一讀南海行為準則、印尼拍板遷都加里曼丹、新加坡前進黨成立李顯揚臉書相挺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5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7月27日至8月2日期間,有關整體東協與泰國、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5 | July 27 – August 2, 2019
編譯:柯昀伶、荊柏鈞、黎柏君

東協&泰國|東協外長會議登場 東協與中國《南海行為準則》取得新進展
泰國為本年度東南亞國家協會的輪值主席國,東南亞國協外交部長會議(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於7月31日在泰國首都曼谷登場。除了東協10國的外交部長到場之外,美國國務卿、中國、日本、韓國、及俄國外交部長皆出席本次東協外長會議。
新加坡早報報導指出,東協-中國外長會議在7月31日召開,《南海行為準則》(South China Sea code of conduct,簡稱COC)的單一協商文本草案(Single Draft Negotiating Text)於會中完成一讀。《南海行為準則》在一讀後變得更加精簡,框架和內容也更加清晰,二讀則將在今年10月於越南召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11月曾在新加坡峰會時表示,希望在三年內完成COC的協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會中指出,「比預期中更早完成一讀是值得珍惜的成果……也顯示區域國家共同制定區域規則、維護南中國海和平與穩定的決心。」
曼谷郵報報導指出,目前汶萊、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及越南都牽涉到南海中不同海域及水道的海洋權利和主權聲索議題。東協各國皆在會中表達對於南海議題的關切,範圍包括軍事活動、非法及未規範的漁業活動、及海洋資源匱乏等。
東協外長會議目前也已發布聯合聲明,長達23頁和78項,議題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東協經濟共同體2025藍圖、恐怖主義、非傳統威脅、和平與國家安全、海事合作、人權、區域經濟、氣候變遷及環境和生態多樣化、南海議題、和朝鮮去核化議題等等。

印尼|新首都拍板加里曼丹地區
佐科威總統於今年4月的內閣會議中,決定將首都遷離雅加達的政策,印尼政府於本周宣布新首都將設於加里曼丹地區,該地區共有東、西、南、北、中加里曼丹省,稍後將於今年底公告新首都確切省份。
全印尼有57%人口居住於爪哇島,印尼當局希望透過遷都來解決地區發展不均,以及雅加達人口稠密、交通阻塞,和日益嚴重的下沉問題。遷都計畫預計將政府機關、外交使館、軍警組織遷到新首都,而中央銀行等金融機構則會留在雅加達,形成如美國首都在華盛頓特區,而經貿中心在紐約的城市分工。
佐科威曾於5月到訪東加里曼丹的武吉蘇哈托(Bukit Soeharto),以及中加里曼丹的帕朗卡拉亞(Palangkaraya),並曾表示加里曼丹地區較不易受地震、火山影響,是理想的選址。提到兩個地區的優點,佐科威指出武吉蘇哈托位於沙馬林達(Samarinda)、巴厘巴板(Balikpapan)兩大城市的公路中間點,又鄰近機場,有足夠的基礎建設作為新首都;而首任總統蘇加諾曾建議將首都遷移到帕朗卡拉亞,相信也是經過嚴謹評估的理想地點。
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長班邦(Bambang Brodjonegoro)表示,遷都工程絕不會破壞加里曼丹區的森林,更會加強新首都周圍的復林作業,來建造一個綠色首都。如果進程順利,預計2020年提出總體規劃與設計,2021年開始興建工程,2024年起陸續進行遷都工作。新首都預計需容納150萬人居民,遷都工程預計將花費330億美元(約1兆新台幣)。

新加坡|陳清木組新加坡前進黨 李顯揚臉書表態支持
曾參與總統大選的陳清木(Tan Cheng Bock)於7月26日舉行「新加坡前進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創黨記者會,宣布將積極投入下屆大選,短期目標在與其他在野黨合作,阻擋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跨過三分之二修憲門檻;長期則希望有朝一日獲得執政權。現任總理李顯龍胞弟李顯揚(Lee Hsien Yang)28日在臉書上貼文,公開對於前進黨的原則與價值表示支持。
陳清木在記者會上批判執政黨的良好治理基礎正逐漸消失,他認為當前政府的透明度、獨立性與問責制度皆已被削弱,而這三項正是人民與政府間信任的基礎。陳清木希望透過新政黨的成立,能夠改變新加坡長期以來一黨獨大的政治局勢,加強權力制衡機制。
將可能接班李顯龍成為下屆總理的現任副總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則於28日反駁陳清木,他說人民行動黨非常重視良好治理,而且致力於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
同樣於記者會後兩天,李顯揚在臉書上簡短表示:「我全心全意支持新加坡前進黨的原則和價值,今天的人民行動黨已不再是我父親的人民行動黨,它已經失去了方向」。星媒報導陳清木與李顯揚經常會面,如今李顯揚公開力挺,結盟態勢似乎已如外界所預期,不過李顯揚尚未透露本人是否會加入新加坡前進黨。
陳清木過去以人民行動黨黨員的身份,擔任國會議員26年。2011年參與總統大選,以些微票數輸給陳慶炎。陳清木於今年1月向社團註冊局成立新加坡前進黨,4月獲准正式註冊。新加坡預計於2021年4月前舉行國會大選,屆時將可觀察前進黨是否能在李顯揚的加持下,獲得顯著席次。

菲律賓|中國軍艦通行、大量船隻集結 菲國提出外交抗議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艾斯畢倫(Hermogenes Esperon)表示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軍艦4次通過菲國南端西布土海峽(Sibutu Strait),但事先未向馬尼拉當局提出外交申請,上周更發現有113艘中國船隻集結中業島(Thitu Island)海域。對此,菲國外交部已向北京當局提出外交抗議。
艾斯畢倫更補充,關於中國軍艦通過一事,雖然中方主張無害通過權,但依據菲國慣習以及與他國的協議,需向當局提出外交申請,「就像進門前要先敲門一樣」。而菲國自2月偵測到61艘中國船隻在中業島集結,至7月24日數量已增加到113艘。針對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外長陸辛(Teodoro Locsin Jr.)已於7月31日向北京提出外交抗議。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29日發言表示,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出於防禦原則,若有爭端發生,會遵循國際條約以和平方式解決。對此發言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則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發言與現實行為不符。4月時菲國也曾針對中國漁船在黃岩島大量捕撈巨蚌、侵犯專屬經濟區一事表達抗議。回顧自2012年兩國在黃岩島的衝突,他更直言簡直是霸凌行為,中國的言行不一,只會讓菲國對中國不信任感持續升高。6月發生的中國船隻疑似撞沉菲律賓漁船事件,菲國一樣也提出過嚴正抗議,國防部表示目前菲方已完成調查,但尚未與中方一同檢視各自的調查結果。

柬埔寨|洪森:已大量採購中國武器
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7月29日表示,柬埔寨已向中國購買價值4,000萬美元的大量武器,以推展軍隊現代化進程。 此外,在此之前中國已給予柬埔寨價值2.9億美元的武器。洪森說,他已購買了數以千計的武器項目,來達到加強軍隊的目的,這些武器正在運輸途中。
洪森發布這項消息的場合,選在柬埔寨首都金邊一座由中國資金挹注所興建的體育場,他稱該座體育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送給柬埔寨的禮物。
中國提供給柬埔寨的軟貸款、基礎建設、以及各項投資總額已合計有數十億美金之多。近年來,柬埔寨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也已越來越傾向中國。上週華爾街日報便曾報導柬埔寨和中國簽訂密約,欲准許中國使用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附近的雲朗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不過,洪森於7月29日發表軍購消息時,再次抨擊簽訂密約的新聞是無稽之談。

馬來西亞|彭亨州蘇丹阿都拉登基 為大馬第16任國家元首
馬來西亞7月30日舉行新任國家元首登基大典,彭亨州蘇丹阿都拉(Sultan Abdullah Ri’ayatuddin)在傳統儀式下正式登基,為馬來西亞第16任國家元首。阿都拉除在大典上呼籲國民團結外,也呼籲大馬各方不要以宗教區分人民,「不要把宗教政治化」。
阿都拉強調國家元首(或稱最高元首)體制不僅是團結的象徵,也是凝聚屬於不同族群與宗教的國民,包括東馬沙巴與砂拉越向心力之主要媒介。此外,雖然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行政權屬於首相,但阿都拉預計每週三與首相馬哈迪見面交換意見。他強調是為了盡所能幫忙國家發展,而非干預行政。
阿都拉的前任為蘇丹穆罕默德五世,他在今年1月6日傳出與俄羅斯前選美皇后結婚後,宣布辭去國家元首一職,任期只做兩年,為大馬史上第一位提前退位的國家元首。阿都拉在1月24日的統治者特別會議上當選為國家元首,並在1月31日宣誓就職。阿都拉具有英國教育背景,曾在桑德赫斯特軍事學院(Sandhurst Military Academy)與牛津大學就讀。他是個足球愛好者,曾任職於國際足球總會(FIFA)。
大馬國家元首的任期為5年,不得連任。國家元首由馬來統治者理事會在統治者會議上,從9個馬來州屬的傳統世襲統治者中,選出一位資歷最高者為國家元首。這9州具候選人資格者分別為森美蘭州最高統治者、雪蘭莪州蘇丹、玻璃市州拉惹、登嘉樓州蘇丹、吉打州蘇丹、吉蘭丹州蘇丹、彭亨州蘇丹、柔佛州蘇丹及霹靂州蘇丹。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