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2018軟實力報告 東協前景看好
外電編譯:Yun-Ling Ko

2018年軟實力調查報告「軟實力30強」日前公布,東南亞地區以新加坡為首,企業指標上更連續第三年奪冠;此次報告更特別針對印太地區做出分析,東協組織軟實力前景看好。此外,該報告選出地區軟實力十強,新加坡之外,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紛紛上榜。
軟實力調查報告為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中心(Center on Public and Diplomacy)、顧問公司Portland以及Facebook共同主持。報告綜合了客觀資料(70%)以及25個國家共11,000份樣本的民調(30%)來做出評比,客觀資料包含六項指標:政府在保障政治價值(如自由、人權、民主、平等)的作為、數位環境、高等教育環境、企業(投資環境、競爭力、創新力等)、文化影響力與國際參與(對外交事務的參與,是否投入解決國際問題),從60個國家中選出軟實力30強。
2018年的報告中,英國名列第一,東亞以日本排名世界第五為最高;雖然在客觀資料上,美國取得文化、教育與數位三項指標冠軍,但「美國優先」的對外政策,似乎不受國際社會的歡迎,綜合排名下滑為第四名。
東南亞則以新加坡為首,世界排名21,其中在企業指標上連續第三年為全球之首。新加坡擁有高技術人才與低貪污率和良好的法治,成為許多企業設立總部的首選,在企業指標上拔得頭籌實至名歸,也成為新加坡軟實力的最大優勢。而今年川普、金正恩會晤的新加坡高峰會,更突顯新加坡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新加坡軟實力評比
2018年綜合排名 | 21 |
企業 | 1 |
數位 | 7 |
教育 | 23 |
政府 | 23 |
文化 | 28 |
國際參與 | 30 |
民調 | 22 |
另外,此次評比特別針對印太地區作出詳細報告,並選出印太地區軟實力十強。
針對東協,報告中分析東協組織軟實力首要在於東協能夠將國際政治要角帶上台桌,來共商東南亞議題,如東亞高峰會(EAS)涵蓋了東亞地區18個國家,東協區域論壇(ARF)邀集了東協10國和其他17個國家,以及東協對話夥伴(Dialogue Partner),更涉及聯合國、歐盟等組織。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東協位居印太之中,在區域情勢發展可望扮演一定角色;而東協各國多為新興經濟體,也有助於提升東協的影響力。
亞洲軟實力十強依序為日本、南韓、新加坡、中國大陸、台灣、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印尼、菲律賓。
參考資料
- 2018 The Soft Power 30 Report, The Soft Power 30
- Singapore slips a notch to 21st in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Channel News Asia
- 東協發展簡介,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