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緬甸計劃於馬圭省建設第一座現代煉油廠
外電編譯:楊政鵬(Chen-Peng Yang)

緬甸國有石油公司Myanma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MPE)副主任Daw Yin Yin Aung近日告訴緬甸時報,該公司計劃在馬圭(Magwe)地區現有的國營設施附近新建一座煉油廠。政府打算根據緬甸的經濟政策,與私部門合作實施該項目。
新煉油廠的產能預計將達到每年200萬噸,並使用東南亞原油管道的原油原料,該原油管道從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沿岸碼頭穿越緬甸至中國雲南省。該管道於2015年開始運作,最初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CNPC,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於2008年建設開發。中方擁有控股權,而緬政府持有剩餘股份。原油將透過造價25億美元的管道輸送到中國。緬甸電力和能源部(MOEE, Ministry of Electricity and Energy)已批准新煉油廠的申請,允許其從控制管道的東南亞原油管道公司(SEAOP, South East Asia Crude Oil Pipeline Company)購買200萬噸石油。
儘管緬甸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但該國缺乏資金和技術將原料轉化為可用於國內消費的能源。因此,該國向泰國和中國出口大部分天然氣。根據緬甸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的數據,2017/18年間,緬甸的天然氣出口總額達31億美元,佔該國出口收入的一半。該國在同一時期還進口了超過30億美元的石油。據緬甸石油貿易協會(Myanmar Petroleum Trade Association)指出,緬甸每月從新加坡進口60萬噸石油。
目前緬甸僅有兩座年代久遠的國有煉油廠 ,位於仰光省的Thanlyin和馬圭省的Chauk,分別建於1950年代和1960年代。然而,Thanlyin煉油廠當下處於擱置狀態,Chauk煉油廠的問題則是不穩定的生產質量。此外,當地居民無法負擔國內自行生產的燃料。
緬甸國有石油公司指出, 為提高需求與降低進口,一座能夠生產高質量石油的新綜合煉油廠,以及一項促進使用當地生產燃料的新能源戰略是不可或缺的。
事實上,緬甸電力與能源部已經在為煉油廠的建設實施必要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在評估審查通過後,該部門將對國際企業進行招標程序。新煉油廠的建設預計需要3到5年。
新聞來源:
- Government reveals plans to build first modern oil refinery in Myanmar (The Myanmar Times)
- Launch imminent for crude oil pipeline (The Myanmar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