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泰國:洪水與防洪

[政經商情] 雨季泰國:洪水與防洪

外電整理:黃嬿庭


每年的六到十月是中南半島國家的雨季,根據泰國氣象局的預測,10月12到14日間在北部、中部及東北部又將降下大雨,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已指示各政府單位,嚴防昭披耶河流域可能發生的洪水。

泰國的兩大河流系統為昭披耶河(Chao Phraya River)及湄公河(Mekong River),前者的流域都在泰國境內,自北部流經中部地區進入泰國灣,而後者為亞洲最大的跨國水系,自中國一路流經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從越南入海,其支流所形成的流域,灌溉了泰國廣大的東北地區。

泰國農業部部長察差(Chatchai Sarikalya)表示,泰國國內主要水壩的水位目前約為滿水位的百分之79,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大雨,皇家灌溉局已開始進行下游地區主要水壩的洩洪,暴漲的河水將被導向曼谷與阿瑜陀耶防洪牆之外的地區,下游低窪地區的水災也將因此加劇,當地官員已按照指示準備防洪工具,以提供對居民的隨時協助。灌溉局主任宋奇雅(Somkiat Prajamwong)表示,目前洪水的情況得以控制,不會發生像2011年一樣嚴重的災情。

6306491150_59eea677e1_b
2011年的泰國水災。(Photo Credit: dany13@ Flickr CC BY 2.0)

泰國在2011年發生近十年最嚴重的水患,曼谷地區在防洪政策下得以倖免,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教授提帝南(Thitinan Pongsudhirak)當時就在《衛報》(The Guardian)發表評論指出,這樣為保首都不受水患的侵擾而讓洪水繞道、進而淹沒更多曼谷周邊地區的政策,反映出泰國重首都輕鄉鎮的偏好,加劇了泰國的城鄉發展差距。

昭披耶河在泰北的上游支流難河(Nan River)日前已經嚴重暴漲,淹沒了河岸的社區,這次的昭披耶河洩洪影響的範圍涵蓋其流域的八個府,截至10日為止,中北部的阿瑜陀耶、彭世洛、南邦等省分也都傳出水災災情。而在湄公河流域,將開啟月河(Mun River)上的所有水門,戚河(Chi River)沿岸也發布了洪水警戒。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ESCAP)近日釋出的報告警告,人口密集的亞太地區,人均受天然災害影響的程度是其他區域的五倍,為全球災害脆弱性最高的區域,隨著氣候的極端化,發生在亞太地區的天災將會更具破壞性。

根據2017年亞太災害報告,2016年在亞太地區有4,987人死於洪水、暴雨及極端氣溫的人數,受災人數則達到3,450萬人。而ESCAP的報告更進一步指出,儘管中國、日本等區域經濟大國是在天災中經濟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但在災害應變力及復原力的不足下,貧窮國家及中低收入國在災害中的死傷人數是富國的15倍。而鄉村地區的農民在面對天災時尤其脆弱,這些災害會將他們更進一步推向貧窮。ESCAP呼籲各國,除了鄉村地區的減貧政策之外,更應投入災害復原能力的訓練計畫。

泰國自進入今年的雨季以來,北部及東北部水災頻傳,光是在七月到八月間就有超過30人喪生,數十萬戶家庭的生計受到影響,但由目前掌握的資訊看來,泰國中央政府仍選擇優先解決中部地區的水患問題,泰國內閣已於9月原則性批准了對阿瑜陀耶防洪運河及水壩的建設計畫,由皇家灌溉局經評估後動工,預計於2019年完成。


新聞來源

  • Floods likely in provinces but not Bangkok(Bangkok Post
  • Dam gates open in urgent effort to control flooding(The Nation
  • Prayut warns of flood risk in Central Plains(Bangkok Post
  • The politics behind Thailand’s floods(The Guardian
  • River residents warned of impending flooding(The Nation
  • Thailand: Flood misery persists in 9 provinces, mostly in Isan(Relief Web
  • B17.6bn flood control plan moves forward(Bangkok Post
  • Asia-Pacific faces more natural disasters, UN warns(Bangkok Post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