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九世70年:泰王蒲美蓬辭世與泰王國後續發展

拉瑪九世70年:泰王蒲美蓬辭世與泰王國後續發展

作者:Tidus Lin


曾到過泰國旅遊的讀者,肯定對泰國街頭隨處可見的國王與王室肖像印象深刻。這並非法律明文規定的,而是泰國國民出自對王室(特別是對國王)的崇敬主動懸掛的。對多數泰國人民而言,在位長達70年的泰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他們最熟悉與崇敬的國王。是一名勤政愛民、有如父親的君主。

而這個時代於2016年10月13日劃下句點。

皇宮在泰國時間10月13日晚上近7點發佈了泰王駕崩的消息,享壽88歲。內容並未言明國王的死因,只提到國王「安詳離世」。總理帕若育(Prayuth Chan-ocha)在之後的記者會上,宣佈泰國將進入為期一年的國殤期,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各級公務人員必須著黑服辦公、各級單位降半旗、所有娛樂活動與慶典則必須延期或取消(禁娛令)。他同時也宣佈將會遵照憲法,由蒲美蓬長子王儲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接任王位,成為卻克里王朝(Chakri Dynasty)的第十任國王(拉瑪十世,Rama X)。

thai-king
泰國政府網站首頁改為黑白,對泰王辭世表示哀悼敬意。(Source: Royal Thai Government)

君主立憲制度下的泰王蒲美蓬

泰王蒲美蓬1946年由於兄長阿南塔‧瑪希敦(Anantha Mahidon)離奇被槍殺,接下王位,當時泰王蒲美蓬僅18歲。後來他選擇在瑞士完成學業,1950年進行加冕儀式,1952年正式返回泰國接掌王位。蒲美蓬在位期間泰國歷經了多次軍事政變與修憲,而泰王作為國家團結的象徵,以及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介入仲裁的角色極為關鍵。

Bhumbol_and_Sirikit.jpg
泰王蒲美蓬與王后詩麗吉。(Photo Credit: Wikipedia Commons)

蒲美蓬在任初期,在當時總理鑾披汶·頌堪(Plaek Pibulsonggram)的獨裁統治下,蒲美蓬沒有任何政治空間,僅作為一名宗教性與象徵性的君王。1957年,頌堪被沙立(Sarit Dhanarajata)元帥指控犯了忤君罪,前者尋求泰王蒲美蓬的支持不成,反倒被泰王卻勸其下野。頌堪拒絕了泰王的建議,不過旋即被沙立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泰王也發表敕令聲明支持沙立政府。

如此的發展建立起「王室─軍方─政府」間的特殊關係。在沙立政府時代,沙立恢復了包括對國王行匍匐禮等諸多的王室規定與禮儀,同時利用教育和媒體,開始大力提升泰王與王室在民間的地位與威望,藉此來維持泰王對自己的支持。同時,王室成員也開始不定期地進行下鄉巡視,對於貧困和偏遠地區進行教育、濟貧、基礎建設、手工藝推廣、農業等「王室計劃」,使得王室取得廣大非城市居民的支持。以泰王蒲美蓬為名義所推行的發展計畫,高達4300多件。

Eisenhower_Bhumibol.jpg
1960年泰王蒲美蓬與詩麗吉王后訪美,在白宮與艾森豪總統夫婦會面。(Photo Credit: Wikipedia)

1973年泰國發生民主派的示威遊行,時任總理的他儂(Thanom Kittikachorn)元帥大力鎮壓示威民眾。蒲美蓬因此宣佈開放皇宮允許示威群眾入內避難,而他儂元帥後來也被親王室勢力所推翻。在炳‧廷素拉暖(Prem Tinsulanond)擔任總理的時代,泰國也曾於1981年和1985發生過軍事政變,但最終都因為沒有獲得蒲美蓬的首肯而失敗。

蒲美蓬的聲望在1992年處理「黑色五月事件」達到了頂點。1991年的軍事政變使得泰國又進入軍事獨裁,隔年的國會大選中,多數黨邀請政變領袖蘇欽達(Suchinda Kraprayoon)將軍擔任總理,因此引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軍方統治。雖然蘇欽達命令軍方鎮壓,但反而導致示威遊行規模擴大。眼看對立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泰王蒲美蓬介入斡旋,召見蘇欽達和請願學生領袖入宮,在電視面前警告雙方保持克制。後來蘇欽達宣佈辭職,國會重新改選組成民選政府,而泰王則因其以中立立場處理政治危機的角色,獲得國民更高的崇敬與尊重。

2006年之後的幾次軍事政變中,雖然蒲美蓬都並未出面表達立場,但是一般認為包括推翻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在內的軍事政變或多或少都有得到蒲美蓬的默許。近年來泰王飽受疾病所苦,鮮少出席公開場合,大部份的公務都交由王儲哇集拉隆功與二公主詩琳通(Sirindhorn)代理。

Kent Clark.jpg
著軍服的泰王蒲美蓬。(Photo Credit: Kent Clark @flickr CC BY 2.0)

王位繼承的疑慮

相對於蒲美蓬地位之崇高,王儲哇集拉隆功的形象則備受泰國國民的質疑。除了其私生活揮霍且放蕩不羈外,在能力上也被許多人認為不具有繼承大位的資格。這種質疑不僅在民間存在,也在親王室的人員中流傳,特別是他與前總理塔克辛有相當密切私交和金錢往來。塔克辛也為了討好這名未來的「拉瑪十世」,極盡所能地向王儲靠攏。雖然在2006年塔克辛被罷黜以後兩人沒有公開的往來,但是由於兩人都長期旅居歐洲,因此不排除仍有密切的私下交流。

近年來王儲也曾發生過包括衣著暴露,2014年第三任太子妃西拉米(Srirasmi)家族被控涉貪非法走私而被廢妃,以及去年三名與王儲親密的人士由於惹怒王儲而離奇死亡的事件。

原本向來支持王儲的詩麗吉(Sirikit)王后自2006年的政治動亂以來,深信塔克辛的措施不利於王室的存續,故站在反塔克辛的立場,自然影響到她與王儲間的關係。例如艾比希(Abhisit Veijajiva)政府於2009年欲提名Prateep Tunprasert為警察總長,可是哇集拉隆功王儲聯合政府的其他政黨,支持親塔克辛的Jumpol Manmai,聞悉此事的王后則開始為Prateep Tunprasert背書,引發母子間的政治角力。更有傳言指出相關王室人員希望跳過哇集拉隆功,直接由王儲的么子提幫功(Dipangkorn Rasmijoti)王子繼位,並由詩麗吉王后擔任攝政。不過由於詩麗吉王后近年來健康狀態欠佳,因此越位繼承的可能性大為降低。

在王室成員中,二公主詩琳通是僅次於泰王蒲美蓬最受到人民愛戴的王室成員,不少泰國人民甚至期待她成為第一位泰國女王。事實上在蒲美蓬的要求下,泰國憲法在1974年修憲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同時詩琳通公主也於1977年取得「女王儲」的頭銜。加上詩琳通公主至今仍未嫁娶,仍舊保有完整的王室頭銜,因此繼承順位僅次於王儲哇集拉隆功。

1024px-princess_soamsavali_princess_chulabhorn_princess_sirindhorn_princess_ubolratana_2010-12-7
王室公主,由左至右:Princess Soamsavali, Princess Chulabhorn, Princess Sirindhorn, Princess Ubolratana。(Photo Credit: Wikipedia Commons)

拉瑪十世的繼位與泰王國的政經發展

哇集拉隆功近年來除了透過整肅皇家財產局(Crown Property Bureau),取得高達500億美元王室財產的掌控權之外,也與2014年政變上台的帕拉育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帕拉育為了協助哇集拉隆功王儲鞏固地位,在最近的軍事職位調動上將向來反對哇集拉隆功繼位的樞密院院長炳‧廷素拉暖親信Chalermchai Sittisart升階,被視為是攏絡炳‧廷素拉暖與軍方勢力的象徵,藉此減緩在王儲繼位時可能發生的爭議。從今年初開始,泰國各地除了泰王或全體王室成員的肖像外,更增加了不少泰王與王儲一起的肖像,顯示其公關行動已經開始進入民間。

13日晚上帕若育宣佈將依照憲法程序,由國會議長邀請王儲哇集拉隆功繼位,這初步顯示哇集拉隆功在鞏固其繼承權上有些成效,接下來就是必須證明自己能夠獲得民心與否的問題。

1024px-Defense.gov_News_Photo_030612-D-2987S-002.jpg
泰王儲哇集拉隆功(左)2013年6月12日訪問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由時任附國防部長Paul Wolfowitz(右)接待歡迎。(Photo Credit: 美國國防部)

泰王駕崩雖然在短時間內可能會造成泰國股匯市的劇烈下跌與不穩,但是基本的生產貿易等經濟活動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產業方面會受到較大衝擊的非觀光業莫屬,除了有明確長達一個月的「禁娛令」之外,接下來一年的國殤期間勢必仍會有些許的限制(如服裝方面的限制),可能會使部份外籍觀光客卻步。

在政治方面,倘若哇集拉隆功的繼位過程順利的話,在新王與總理帕若育關係密切的情況下,應該除了部份限制政黨活動之外,與現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若繼位過程不順利,可能會出現示威遊行甚或軍事衝突,不過筆者認為後者的可能性不高。但是無論如何,預定明年舉行的國會大選勢必將會延期,賦予軍政府更長的統治期限。

1024px-Bhumibol_Adulyadej_2010-9-29.jpg
泰王蒲美蓬2010年9月29日,出席一場在詩麗叻醫院的音樂會。(Photo Credit: Wikipedia Commons)

筆者謹以此文對泰國王室與人民表達哀悼之意。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