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LAND]中國承諾金援 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領導人會議落幕
作者:黃嬿庭
為期兩天的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領導人會議於本周三(23日)落幕,包括中國、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及緬甸等湄公河流域六國領導人在中國海南省三亞會面。瀾滄江是中國境內對湄公河上游的稱呼,此次會議著重於大湄公河地區的永續發展,中國也在會中承諾將提供金援。
各國代表包括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越南外交部長范平明(Pham Binh Minh)、寮國總理通辛(Thongsing Thammavong)、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以及緬甸副總統賽茂康(Sai Mauk Kham)。

「對沿河的六國而言,瀾滄江-湄公河區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李克強在會中表示,此次會議將將使大湄公河流域各國間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比鄰而居多年,我們早已是一家人」。
2014年李克強在赴緬甸參加東亞高峰會時,曾提出中國大陸願意貸款200億美元協助東南亞地區進行道路、港口鐵路等基礎建設,以因應未來發展。這次他更進一步承諾中國大陸方面將提供其他五國共100億人民幣的優惠貸款,以及100億美元信貸額度,用以協助大湄公河流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專案。
在這樣的場合,類似的財政援助承諾是常有的事,對於這些資金的散布,李克強也沒有提出時程。但他補充道,中國大陸未來將會在大湄公河地區積極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絲路基金」等平台,為該區域的資金計劃籌資,並確保與其他五國之間的人民幣交易能夠更加普遍。
而泰國總理帕拉育也提出各國應在水資源的運用上進行建設性的合作,並達成該流域水資源管理的資訊共享。
儘管中國大陸方面如此友好大方地提供金錢援助,仍不可忽略其和這些國家之間存在的矛盾關係,如越南和中國大陸在南海主權問題的爭端越演越烈;而北京雖然過去和緬甸軍政府一向關係緊密,然中方對於2011年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宣布停建中國出資36億美元的密松水電站(Myitsone dam)興建計畫一直感到不滿。分析師指出,即便緬甸日後將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執政,這樣的緊張關係仍會持續。
除此之外,中國大陸自從在瀾滄江興建水壩後便與該流域各國之間爭端不斷,北京方面不斷主張由於瀾滄江-湄公河是流入他國而不是作為國界,根據國際法並非國際水道,中國擁有水資源的自由使用權,然而其他五國都主張湄公河屬於國際水道。
而針對近來湄公河下游國家,包括越南等國面臨嚴重乾旱的問題,中國承諾將會自瀾滄江的「景洪大壩」洩洪,直到下月10日,以緩解下游國的缺水危機。
新聞來源:
- China offers $11.5 billions in loans, credit to Southeast Asia(Reuters)
- China has enough tools to ensure stable economy: Premier(Reuters)
- 李克強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社)
- Prayut stresses fair use of water in Mekong summit(Bangkok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