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LAND]歷史性一刻:翁山蘇姬時代來臨 全民盟正式掌控緬甸國會多數
作者:鄭之翔
二月的第一天,臺灣的立法院正式開議,國會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成為國會多數,受到媒體矚目;同樣的,在亞洲的另一端,緬甸國會也在今天開始新的會期,由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所帶領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首次成為國會多數,入主緬甸國會。
去年11月緬甸大選結果出爐,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獲得多數席次。軍方扶植的執政黨聯邦鞏固發展黨(鞏發黨,USDP)也承認敗選。這次的選舉受到國際矚目,選後的結果被國際社會肯定是一次公平、民主的選舉。
新科國會議員的首要工作將是選出新的總統。根據緬甸憲法,國會得推選總統,並組成內閣。沒有意外的話,在國會獲得多數的全民盟可以成功推選下一任總統。然而根據憲法,由於翁山蘇姬之子是英國籍,讓她不符總統的資格,加上憲法也保留國會四分之一的席次給軍方,高門檻的修憲短期而言並不可能。
目前未來總統人選目前尚不明朗,據傳有可能是翁山蘇姬的親信,擔任翁山蘇姬創辦的慈善機構「金姬基金會」的執行長Htin Kyaw。不過,翁山蘇姬也曾在選後暗示,她將「凌駕總統之上」(above the president),不過具體而言,翁山蘇姬將以何種形式掌權,待後續觀察。

上週五(29日),現任總統登盛(Thein Sein)發表聲明,表示舊的政府成員將會「和下一屆政府合作,共創緬甸和平與發展」。一名前緬甸軍方將領也在國會的送別會當中強調,過去五年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恢復和平與安定」。事實上,翁山蘇姬在選後便積極與軍方高層舉行數次會談,雙方也都各自組成「政權移轉委員會」,確保政權的和平移轉。
未來全民盟執政之後,由於軍方仍保留相當的勢力,控制幾個重要的內閣部會及國會的相當席次,使得全民盟施政可能「綁手綁腳」,雙方未來在權力的分配上如何協調與運作,更是一大考驗。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立佛(Lex Rieffel)認為,國際社會及緬甸人民對於全民盟的期許是「不切實際的高」。然而外界預期,全民盟執政後,緬甸長期為人詬病的人權問題以及言論自由,將大幅改善。
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在少數族裔的議題上,尤其是羅興亞難民,從翁山蘇姬在過去他們曖昧立場來看,對於羅興亞難民的狀況是否能有所改善,持保留的態度。對此,全民盟強調,未來施政將以「國家和平及團結」為施政首要目標,並且保留重要黨職由少數族裔參與,「顯示全民盟努力促進各族群間的合作與理解」。
事實上,在26年前,同樣由翁山蘇姬帶領的全民盟也曾贏得1990年的國會大選,但當時的選舉結果被軍政府宣布無效,翁山蘇姬更被斷斷續續軟禁長達15年,期間由於他對緬甸民主的貢獻,被國際社會譽為「緬甸民主之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 Moon)更將她譽為當代全球民主的象徵。緬甸陷入長達近20年的民主黑暗期,直到2010年登盛上台,釋放翁山蘇姬,力行改革開放,雖然仍有部份為人詬病之處,但大致而言確實帶領緬甸走出過去的專制黑暗期,各國也紛紛解除對緬甸的貿易制裁措施。
由於登盛政府目前屬於看守期,法案通過需要總統簽署,外界認為在新總統就職前,國會應不會通過重大法案。目前國會議長已經確認,下議院由全民盟執行委員會成員溫敏(Win Myint)擔任,而上議院則是由全民盟黨員,克倫族(Karen people)的溫凱丹(Win Khaing Than)接任。而翁山蘇姬也為了實現競選期間「大和解」的諾言,副議長則分別由黨外人士擔任,下議院副議長迪昆蔑(Ti Khun Myat)是鞏發黨的成員,令人矚目。緬甸總統選舉預計將於2月底或3月初舉行,並在4月正式就職。
封面照片:Surian Soosay @ Flickr BY CC2.0
新聞來源:
- Historic day in Myanmar as Aung San Suu Kyi’s NLD party takes power(CNN)
- Myanmar to begin new parliament session ending military-only rule(BBC)
- Myanmar Parliament Begins New Session as Question of Presidency Lingers(WSJ)
- Myanmar starts new parliamentary era(Bangkok Post)
- Can the NLD reform Myanmar’s economy?(East Asia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