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前記者尋求政治庇護 兩周前於泰國失蹤

[ASEANLAND]中國大陸前記者尋求政治庇護 兩周前於泰國失蹤

外電整理:黃嬿庭


中國大陸前記者尋求政治庇護 兩周前於泰國失蹤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異議份子,前南方都市報編輯李新,為尋求政治庇護,去年十月底開始,從印度輾轉流亡到泰國,兩週前卻在泰國失去音訊。這是繼香港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桂明海及店員相繼失蹤後,又一起中國大陸異議份子在海外離奇失蹤的案例。

李新過去積極投入中國大陸的公民運動,並參與簽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所發起的零八憲章。2010年至2012年,他在印度尼赫魯大學修讀國際關係期間,獲我國駐印度代表處邀請,撰寫對中國大陸政局分析之文章,返國後受到中國大陸國安單位監控,並被脅迫從事間諜活動。李新於去年10月30日持旅遊簽證入境印度,欲申請美國簽證,赴美尋求政治庇護。然而在美國簽證申請失敗、印度簽證又到期後之後輾轉到了泰國,兩周前在泰寮邊境失蹤。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對侵犯人權的事件默不作聲,白宮更呼籲泰國官方協助調查李新失蹤一事,並盡可能提供李新的家人相關資訊。然而李新的妻子何芳梅指出,泰國警方拒絕給予任何協助,僅要她自行與中國大陸駐泰國大使館聯繫。

中國大陸官方對異議人士的打壓已不是新聞,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七月起,自中國大陸前往或經由泰國尋求政治庇護,卻被泰國政府驅逐出境的人數大增。根據國際法,因政治因素而留在外國,返國後可能會受到威脅的政治難民「不得被遣返」(Non-refoulement of refugees),因此聯合國難民署(UNHCR)曾多次譴責泰國的遣返行為「公然違反國際法」。針對這樣的現象,泰國副總理顧問帕尼坦(Panitan Wattanayagorn)坦言,泰國需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大陸對泰國在貿易、投資,以及旅遊方面不斷提高的影響力。

近年來泰國軍政府在民主化不足上受到西方各國的批評,在政治及經濟上開始積極尋求中國大陸的支持。儘管帕尼坦重申,在軍事安全方面,美國仍是泰國最重要的夥伴,但從去年十一月中國大陸與泰國的聯合軍演來看,也顯現出曼谷正逐漸向北京靠攏。

「泰國的遣返行為,象徵著泰國立場的轉變。」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駐泰國高級研究員蘇奈(Sunai Phasuk)認為,「泰國已轉身投入另一個重要盟友的懷抱」。

Projected_portrait_of_Liu_Xiaobo_on_Grant_Hotel_Oslo
中國異議份子、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圖為聲援劉曉波活動,將劉的圖像投映在瑞典奧斯陸大酒店。(Source: WikiCommons BY CC2.0)

緬甸軍方欲進一步擴大對政府部門的整控

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本周二(26日)向國會提出要求,希望將戶政及移民事宜,包括身分證、簽證與護照等權限,納入軍方所掌控的內政部管轄。

總統辦公室主任官員佐泰(Zaw Htay)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登盛決定「將移民與人口部及內政部做結合」,並已致函請國會批准。佐泰強調,該決定是為了減少政府經費支出,專注於國家安全,並加強邊防。由於幾天前軍方才將議會權力移交由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登盛這項決定讓各界感到驚訝。

全民盟發言人溫田(Win Htein)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對軍方這次的決定並不知情。

目前緬甸軍方掌握內政部,等同於控制了警察與官僚體系,而緬甸2008年的憲法不但在議會中為軍方保留了四分之一的席次,更設計了四分之三的高修憲門檻,避免這樣的制度被修改。該項決議若通過,緬甸軍方便得以全面主導內政、軍事及邊境事務,意味著將來即便由NLD執政,軍方在政府部門依然掌握相當大的影響力。

翁山蘇姬在週一(25日)與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舉行閉門會議,這是全民盟在去年大勝之後,雙方領袖的第二次會談。分析家認為,翁山蘇姬積極與軍方接觸,目的是為了能夠「溫和」的移轉政權。緬甸國會預計於今年三月底選出新的總統,取代登盛。

全民盟雖曾聲稱未來執政後將對中央政府的十二個行政部門進行精簡,但關於全民盟會不會支持軍方這次的擴權行為,以及全民盟未來會如何處理國會現存的制度設計,目前尚未有相關的資訊。

Obama-thein-sein
緬甸總統登盛(右一)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晤。(Source: U.S. government)

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整合 泰寮邊境大橋將開通單站檢查服務

泰國與寮國將在一月底於泰寮第二友誼大橋兩端的共同控制區(Common Control Area)正式實施單站式邊境檢查(one-stop inspection system),這項邊境檢查程序,將適用於來往泰寮邊境商業用運輸工具上的貨物與人員,未來更會擴大適用於跨境公車、私人轎車甚至是兩國的大眾。

泰寮第二友誼大橋兩端將分別設置檢查站,未來由泰國前往寮國的車輛將在寮國境內受檢,而由寮國往泰國的車輛則在泰國接受檢查,單程過境無須接受兩次檢查。泰國政府發言人山沈(Sansern Kaewkamnerd)在內閣會議後指出,這項措施能夠免除多餘的手續,「有效降低人員與貨物在邊境檢查站的檢查時間」,並促進雙方檢查技術、設備與資訊的交流共享。

根據大湄公河次區域(Great Maekhong Subregion,GMS)各成員國在1999年簽訂的促進跨境運輸協議(Cross-Border Transport Facilitation Agreement,CBTA),在沒有海洋隔閡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推動共同控制區、單站式邊境檢查、單一窗口檢查以及人員與貨物中轉等服務,促進各方更便捷的人員與貨物流動,是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核心任務之一,在亞洲開發銀行(ADB)等資助者的協助之下,已行之有年。

Second_Thai–Lao_Friendship_Bridge
泰寮第二友誼大橋。(Source: WikiCommons BY CC2.0)

新聞來源:

  • Chinese Journalist Seeking Refuge in Thailand Disappears(New York Times
  • Chinese journalist who defected is missing from Thailand(AP
  • Myanmar to extend military powers(Bangkok Post
  • Thailand, Laos ready one-stop service at Mukdahan bridge(Bangkok Post
  • Achieving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2015: Challenges for Member Countries and Businesses(ISEAS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ASEAN PLUS 南洋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