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SEA]馬尼拉「塞車末日」:新總統的最大難題?
外電整理:江懷哲
馬尼拉嚴重的塞車現象已經不是新聞了,然近期菲律賓美國商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馬尼拉都會區的交通建設再不升級,快速成長的汽車量可能讓該城交通處境進一步墮入深淵。
菲律賓美國商會資深顧問傅比士(John Forbes)在媒體訪問時表示,馬尼拉都會區的運輸系統難以負荷日益增加的汽車數量。據菲律賓汽車產業公會數據顯示,菲律賓2010年新增逾16萬輛汽車;到2015年時則是接近翻倍的31萬輛。可怕的是,2020年時汽車年增量可能達到難以置信的50萬輛。傅比士進一步指出,儘管菲國境內的道路品質有所進步,首都卻亟需鐵道、空橋等交通建設,否則進一步惡化的塞車處境可能讓馬尼拉變得「無法居住(uninhabitable)」。

據外媒報導指出,馬尼拉都會區1200萬居民中,不少人需要忍受每日多達數小時的通勤時間。筆者曾聆聽過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Laura del Rosario分享自身經驗;她無奈的表示,自己每日需耗費近5小時的時間通勤。據菲國政府數據顯示,馬尼拉都會區的塞車問題每天耗費國家約22億新台幣。
針對菲律賓美國商會的報告,馬拉坎南宮(即菲律賓總統府)表示政府的基礎建設提升計畫-「夢幻計畫(Mega Manila Dream Plan)」,預計能於2016年或2017年部分完工,包含捷運線延長、交流道系統升級等項目。政府同時保證,民眾無須擔心政權輪替影響建設進度。菲律賓將於今年5月9日舉行總統副總統選舉。菲國財政次長貝爾川並表示,夢幻計畫的「資金已準備好」。
然而菲國政府低落的效率,讓民眾普遍對「夢幻計畫」的信心不高。以馬尼拉郊區到市區的19公里長輕軌鐵路為例,2013年時菲律賓總統艾奎諾曾信誓旦旦的表示2015年底必將完工;然轉眼之間2016已至,該條輕軌仍未動工。專家表示,菲國腐敗的內政,欠缺執行力的官僚體系,讓任何大型計劃難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