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孤兒到參議員:菲總統候選人柏吾(Grace Poe)

從孤兒到參議員:菲總統候選人柏吾(Grace Poe)

作者:江懷哲


「我是柏吾,一位菲律賓人…在上帝的協助下,我願奉獻自己,以總統的身份為你們服務。」菲律賓大學校友大樓前,柏吾(Grace Poe)慷慨激昂的言語讓現場支持者大聲叫好;他們似乎在這47歲女性政治家的堅毅眼神中,看到了菲律賓改革的希望。然而,要了解這位被寄予厚望的政治明星,似乎必須從她童稚時期一路談起。

Grace_Poe_delivering_a_privilege_speech
參議員柏吾發表演說。( Source: Official Facebook page of Grace Poe )

演藝父母,叛逆少年

無黨籍的柏吾原是一位孤兒。1968年時,仍在襁褓中的她被發現於菲律賓中部大城怡朗(Iloilo)的一座教堂前。幾經轉手與尋找生父母未果後,最後柏吾由菲律賓電影明星費南多.柏吾(Fernando Poe, Jr.)夫婦正式收養。有都市傳說認為,柏吾可能是已故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的私生女。

柏吾的童年剛好和父母演藝生涯的黃金時期重疊;父親1970年代有好幾部叫好叫座的動作片,而母親自己也走出成功的演員路。儘管柏吾小時曾有過演藝夢,甚至還以童星的身分客串過幾部作品,最終父母還是強迫她先完成學業,再考慮進軍演藝圈。冥冥中有天意,柏吾就這樣以一步之差,走上成為政治家的岔路。

2745102359_890b84649f_m
老柏吾年輕時的照片。(Photo Credit: letslookupandsmile @Flickr CC BY 2.0)

1986年中學畢業時,柏吾已經是對公眾事務有極大熱誠的學校辯論隊成員。隨後,她考入第一志願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修讀發展研究,在學期間並積極的參與學生會事務。然年輕的柏吾擁有渴望獨立且叛逆的心靈,在讀菲律賓大學兩年後,柏吾毅然決定轉學到美國的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修讀政治學;不少人認為是為了掙脫父母的束縛。

在波士頓學院期間,她不但協助創立學校的菲律賓文化研究社,更參與1990麻州州長選舉的輔選工作。1991年,柏吾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與擁有美菲雙重國籍的愛人結婚,婚後並在美定居。柏吾一家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居住了12年,她也先後從事幼稚園教師、美國地質調查局職員等工作,並於2001年歸化取得美國籍。

不過,「放棄菲律賓籍、歸化美國籍」這決定,也埋下了十多年後國籍爭議的種子。

繼承衣缽:迅速竄升的政治新人

2003年,柏吾的養父費南多.柏吾決定進軍政治,代表團結菲律賓人聯盟(KNP)和尋求連任的艾若育(Gloria Macapagal-Arroyo)角逐總統大位;柏吾當時也特地從美國返回菲律賓協助父親的選舉工作。

老柏吾的電影生涯備受敬重,且由於時常飾演鏟奸除惡的英雄人物,使得其在菲律賓人心中擁有良好的形象,甚至被期待成為菲律賓的救世主。支持他的選民主要來自中下階層,他們渴望政治與經濟變革,改善長期由少數家族把持的菲律賓政治。

然老柏吾競選初期遭遇到和柏吾現今類似的問題,即所謂的「國籍爭議」;老柏吾因私生子身份屢遭對手攻擊不具參選資格,幸而最高法院最終以8:5票(一票棄權)裁決他可以繼續參選。菲律賓法律規定參選人須為「天生的公民(Natural-born citizens)」,即需擁有菲律賓的「原始國籍」,這使母親為美國籍的老柏吾倍受抨擊。

在對手舞弊的爭議聲中,費南多.柏吾最終以些微差距落選。不幸的是,選後數個月老柏吾就因中風驟然去世;連從美國兼程返國的柏吾也來不及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父親的去世讓柏吾決定舉家遷回菲律賓,除接手父親創建的電影公司外,她更積極尋求參與政治的機會,特別是大力抨擊2004年那場弊案叢生的總統大選。她迅速獲得已逝父親支持者的追隨。

在幾年的非政府組織工作後,2010年柏吾獲現任菲律賓總統艾奎諾(Benigno Aquino III)任命為MTRCB的主席;該機構類似臺灣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她兩年任內,柏吾大力推動MTRCB成為菲律賓政府內的「進步」機關,政績有輔導菲律賓影視產業國際化、減少影視規費、提升婦幼演員勞動權益等。柏吾雖在任期之初建立了爭議性的新影視分級制度,但也多次表達支持言論自由的態度,並主張自由心證優於於官方的影視分級管理。

COMMITTEE ON FINANCE-SUB
MTRCB主席時期的柏吾 ( Source : Joseph Vidal – Public Relation and Information Bureau)

2012年10月,柏吾正式宣布參選菲律賓參議員一職。儘管艾奎諾總統將其視為執政陣營的候選人,但柏吾仍決定以獨立候選人的身分參與此場選舉。事實上,柏吾也可被視為廣義的反對黨陣營候選人(菲律賓的政黨政治相當混亂,政治人物頻繁換黨是司空見慣的事)。柏吾提出11點競選政見,內容涵蓋平均貧富、青年就業、弱勢扶助等面向,並呼籲保障婦女參政權利;在父親聲望加持及重量級人士背書之下,柏吾民調表現迅速竄升,最後成功當選,成為菲律賓參議院的24名成員之一。

在參議員任內,柏吾積極推動多項法案,包含推動影視產業國際化及周邊觀光產業、幼童營養補助計畫、政府資訊透明法案等,並在擔任參議院公共秩序委員會主席時,負責調查菲律賓社會關注的「馬馬薩帕諾事件」;以上表現大體獲得菲律賓輿論正面評價。

深陷泥淖:柏吾岌岌可危的總統夢

挾著參議員任內的高人氣,柏吾2015年9月16日宣布角逐菲律賓總統的大位,並獲前總統、現任馬尼拉市長艾斯特拉達(Joseph Estrada)支持。在參選演說中,她提出教學數位化、老人照護、學生營養午餐、減稅、調降電費等數十項競選政見。2016的菲律賓正副總統選舉預計於5月9日舉行,現階段熱門人選除柏吾外,另有副總統比奈(Jejomar Binay)、納卯市長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及內政部長羅哈斯(Mar Roxas)。

20668178105_419e82a2f8_b
納卯市長杜特蒂,柏吾主要競爭對手之一。(Photo Credit: Keith Bacongco @Flickr CC BY 2.0)

然擋在柏吾總統夢前的最大敵人,不是她的競選對手,而是她自己的「國籍爭議」。柏吾大學畢業後即長期居留美國,並歸化美國籍;直至父親2004年逝世後才返回菲律賓。她2006年時才重新申請取得菲律賓原始國籍,而2010年時因要就任MTRCB主席才放棄美國國籍。許多民眾不能諒解她曾「宣示效忠美國」,成為美國公民這件事。這樣的情緒主要根源於菲律賓國內長期的解殖運動,例如反美軍基地等。

柏吾的國籍爭議主要有兩點:去年6月,有眾議員抨擊柏吾並未在菲連續居留10年,不符參選資格;另有部分人士指出,根據菲律賓憲法,柏吾為教堂前發現的孤兒,並無法確認其生父母是否為菲律賓人,故無法視為「天生的公民(Natural-born citizens)」,不具參選資格。眼前的場景如此熟悉;難道柏吾要和父親一樣,被迫打場注定影響民調的艱困法律戰?

上月初,菲律賓選舉委員會根據柏吾於2013年競選參議員時提出的候選人資格書(COC)等資料,做出兩項撤銷柏吾候選人資格的裁決。儘管菲律賓最高法院於12月28日宣布暫時停止執行此兩項裁決,並接受柏吾陣營提出的申訴,法律界人士多認為柏吾官司恐難樂觀。現面臨危機的除了柏吾的總統候選人資格外,連她的參議員身份都有可能不保。

柏吾於12月28日時表示:「選舉委員會剝奪了人民在一場公開的選舉中抉擇的權利,但我有信心最高法院會尊重我國憲法的真義與精神。」她並表示對司法程序有百分百的信心。究竟柏吾能否繼續完成她的總統大夢?還是會因孤兒身份一夕之間失去所有?全體菲律賓人都密切關注著。

後記

筆者曾於去年夏天親自聆聽柏吾的演說,當時她尚未宣布參選總統一職。儘管她演說是他加祿語與英語夾雜(即所謂的“Taglish”),仍然能充分感受其演說魅力。現場的群眾也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

poe
於柏吾演講時拍攝的照片,該日為一青年相關活動。(Credit: 江懷哲)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