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國歌曲看「新馬來西亞」默迪卡日

[專題評論] 從愛國歌曲看「新馬來西亞」默迪卡日

作者:黃以樂


2895301882_d25e842a2d_o
獨立廣場夜景(Photo Credit: chee.hong @flickr BY CC 2.0)

那是一個綿綿細雨的早晨。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站上台舉起右手,手掌張開朝向天,然後高喊歷史性的一個字:默迪卡(原文:Merdeka)。現場大約兩萬人在東姑阿都拉曼高喊七次「默迪卡」的同時一同歡呼。隨著最後一聲「默迪卡」,一個新的國家誕生了。當時是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的生日。

61年已過,馬來亞也變成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但8月31日依然是大馬意義非凡的一天。大馬東部的沙巴砂拉越沒能在馬來亞獨立同年經歷同樣的事,而是在1963年8月31日才成為獨立的國家。「沙砂」也在1963年9月16日才與馬來亞和新加坡聯合成立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退出)。大馬因此出現兩個與國家誕生有關的節慶;其一是8月31日的「獨立紀念日」或「默迪卡日」,其二則是9月16日的「馬來西亞日」。

【延伸閱讀】馬來西亞慶祝60周年獨立紀念日

每當8月之際,大馬四處將會高掛國旗:「輝煌條文」(Jalur Gemilang),舉國上下進入「默迪卡月」。除了用國旗來表達愛國情緒,另一種更常見的方式就是愛國歌曲。在這個具有多元種族、文化和宗教的國家,音樂成為了一個連結人民的工具。

今年(2018年)的默迪卡日具有不同的意義:大馬將在獨立以來,首次在新的政府領導下度過國慶日。整體而言,大馬今年默迪卡日的氛圍不同於之前,甚至有媒體以「新馬來西亞」形容之。今年也恰好出現幾首愛國歌曲,提供不同的角度觀察所謂的「新馬來西亞」如何度過她的61周年獨立紀念日。

Kita Punya Malaysia

希盟成功地成為新政府,為今年的默迪卡帶來了不同的意義。實際上,新政府準備了許多的節目、活動以及一首新的國慶歌曲:「Kita Punya Malaysia」。該曲名的意思為「我們的馬來西亞」,是由大馬知名樂團Bunkface作曲與錄製。通訊與多媒體部長哥賓星指出,該曲是由再次擔任首相的馬哈迪拍板決定,成為本年度默迪卡日的主題曲。

新政為2018年的默迪卡日制訂的主題為「愛護我的馬來西亞」(Sayangi Malaysiaku),並且準備了長達一個月的慶典活動。「慶典將從檳城開始,由首相主持默迪卡月的開幕活動」,哥賓星向記者解釋,「檳城被選為默迪卡慶典一系列活動的第一站,是因為我們要從西馬北部開始,接著在默迪卡日當天到西馬中部的布城,最後在馬來西亞日(9月16日)到東馬沙巴結束默迪卡月系列活動。」

默迪卡日主題曲也如大馬當局所準備的活動一樣充滿新奇。該曲子被形容為一首流行/朋克風格,且易琅琅上口的音樂,與以往的愛國歌曲有所不同。作曲樂團表示:「我們這一代人民已更開放,綻放不同的氣息,接受不同的風格」。以往的愛國歌曲的風格較多屬於傳統民謠類型,但這通常是政府所採用的曲子,民眾自發性製作的愛國歌早已呈現出別有一番的音樂風格。

Suara Malaysia

這一首由大馬傳媒娛樂公司Astro所製作的默迪卡日歌曲:「Suara Malaysia」(馬來西亞的聲音)所表達的內容並沒有與其他愛國歌曲有特別不同之處,同樣是著重「愛護國家」、「團結一致」等價值,但表達方式較之前提到的曲子,更充滿了大馬特色。

初聽Suara Malaysia不難發現曲子之中除了主要使用的馬來文歌詞之外,作曲人也特別在曲子某些部分用了中文、英文和淡米爾文。相比之下,Kita Punya Malaysia整首歌僅使用馬來文,而且其MV也沒有特別標示出不同的族群身分。Suara Malaysia的MV則是可以明顯辨認出大馬各大族群的特色。

事實上,Astro每年都為默迪卡日準備許多特別節目。Astro可以說是大馬其中一家影響力最大的傳媒娛樂公司,在廣播、電視和新聞皆有其重大投資,幾乎所有大馬人民多多少少會觸及到Astro的節目。今年除了邀請許多知名藝人演唱Suara Malaysia之外,Astro也利用其龐大的平台推廣有關大馬英雄人物的傳記;從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到建國之父,Astro透過紀錄片、音樂等等訴說大馬人的故事。

8月的默迪卡氛圍不僅吸引Astro這樣的傳媒公司藉此機會推廣其平台,許多企業也在這段時間推出配合默迪卡慶典的系列活動,如一家大馬知名企業雙威集團舉辦的大型嘉年華會。許多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會在這時期推出默迪卡月的促銷活動,商業活動好不熱鬧。

Malaysia Boleh

若是要比較今年新的愛國歌曲,大馬網路紅人黃明志Namewee製作的「Malaysia Boleh」(馬拉西亞有能力)絕對是必聽曲目之一。這首富有節奏感的歌曲由黃明志與大馬雷鬼歌手Sasi the Don以及流行歌手Ning Baizura合作演唱,其MV更是以默迪卡日重要地標:「獨立廣場」為背景。

比起Kita Punya Malaysia和Suara Malaysia,Malaysia Boleh明顯更注重將大馬不同的文化色彩融合在同一首曲中。該曲子的歌詞不僅像Suara Malaysia那樣包括大馬主要語言,在其音樂之中也隱藏著不同族群傳統樂器的音色。但最令Malaysia Boleh有別於其他愛國歌曲的一點,應該是其歌詞中簡單又幽默地介紹大馬每個州屬的特色。

其實黃明志也曾於去年為默迪卡日作曲:「Ali, Ahkao dan Muthu」(阿里、阿狗和木都)。「之前國慶日(我寫了)比較感動的愛國歌曲」,黃明志在受訪時回答道,「但這一個(Malaysia Boleh)是比較開心的」。他認為今年的默迪卡日,人民應該更為歡喜。他也提到該曲子的靈感來自於5月9日的大選結果,因為他相信新政會帶來新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Malaysia Boleh這個詞其實並非黃明志所創。早在1990年代,Malaysia Boleh就已經是大馬家戶喻曉的愛國口號,用以表達對國家發展成先進國家的信心。但在過去十年,該口號已演化成一個諷刺性的詞彙,嘲諷政府的治國能力。

如今的大馬能否真正將Malaysia Boleh恢復其原意,還要看新政是否有能力改善國家現狀。但無可否認的是,61周年默迪卡日反映出大馬的新氣息,人民對於新政更是持有樂觀的態度,對未來發展抱有新希望。


參考資料:

  • Merdeka comes to Putrajaya, with theme song by Bunkface(Free Malaysia Today
  • Celebrate Malaysia with Astro(Astro
  • Namewee has a new song to celebrate Merdeka Day(StarTV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