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亞洲下一個離岸風電市場?

[政經商情] 越南:亞洲下一個離岸風電市場?

外電編譯:Yun-Ling Ko


16577911487_5979bdc25c_o.jpg
丹麥現存最老風場Middelgrunden Offshore Wind Farm(Photo Credit:Europe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Flickr CC BY-ND 2.0)

台灣正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目前已在苗栗外海架立兩支示範風機、規劃兩座示範風場,並在今年上半年陸續進行風場核配容量的遴選與競價,政策目標是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5.5GW。亞洲他國也紛紛規劃發展計畫。日本經產省(METI)公佈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2-24%,日本風力發電協會(Japan Wind Power Association)評估其離岸風電發展潛能,預計2030年固定式風電可達5.8GW,浮動式3.8GW。南韓產業通商與資源部(MTIE)擬定203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12GW;中國大陸「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2030年的目標是30GW;而印度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部(MNRE)也宣布2030年達30GW的願景。國際能源署(IEA)在2017年東南亞能源展望(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7)報告指出,東南亞各國發展風電的條件,以菲律賓、泰國、越南為佳,其中越南特別在離岸風電上具有優勢。

越南:極具風能開發潛力

世界銀行統計,越南的風能開發潛力上看27GW。根據越南資源與環境部(MONRE)所屬越南海洋與島嶼研究所的分析,越南東南部毗鄰海岸的地區,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0-11公里,為發展風電的良好場域。尤其胡志明市東部的平順省(Binh Thuan),到越南最南端的金歐省(Ca Mau),綿長的海岸線之外,水域平均風速為每小時7-11公里,水深20-50公尺,具發展離岸風電的潛力,據估計至2025年,此二省設置裝置容量各可達1GW。再加上地理位置靠近胡志明市,電纜上岸後可快速送至用電需求量高的市區,更具開發效益。

越南工商部(MOIT)2016年時更新了國家能源發展計畫的政策目標: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7%,2030年希望達10%。整體風力發電(未細分陸域、離岸目標)發展規劃分短、中、長期,短期目標2020年設置容量0.8GW,2025年增至2GW,2030年達6GW,預計在2025年風能占總發電量1%,2030年時計畫達到2%。

多座風場規劃中 吸引外商投入

2011年於平順省完工的Tuy Phong風力發電廠,是越南第一座陸域風場,裝置容量30MW。而後同樣在平順省的Phu Lac (24MW)、Phu Quy(6MW)、廣治省(Quang Tri)的Huong Linh(30MW)陸續完工,目前全國已興建4座陸域風場。陸域風電之外,越南在離岸風電上也已起步。

位於薄遼省(Bac Lieu)近岸0.5公里的薄遼離岸風場已於2015年併聯,裝置容量99.2MW。第三期工程預計裝置容量142MW,將由Cong Ly與Super Wind Energy共同開發,風場使用美國GE風力機,並獲得美國貿易發展署(USTDA)的金援,為「美國─亞太地區全面能源夥伴關係」(U.S.-Asia Pacific Comprehensive Energy Partnership, USACEP)的計畫之一。

另一座正在區塊開發規劃中、位於金歐省的Tan Thuan風場,亦獲得美國貿易發展署補助,預計裝置容量100MW。另有三座正在興建中的風場,分別是:檳椥省(Ben Tre)的Ben Tre 10 Binh Dai 1第一期風場(6MW)、金歐省的Khai Long風場(1000MW)、朔莊省(Soc Trang)的Soc Trang風場 (30MW),以及近十座正在申設、規劃中的風場。

瞄準未來商機龐大的離岸風電市場,已有外商開始進駐卡位。挪威風電顧問與驗證公司DNV GL與越南PCG集團(Phu Cuong Group)已於2016年起合作進行風場可行性調查;在今年,DNV GL、日本三菱重工與丹麥Vestas合資的風力機大廠MHI Vestas與新加坡開發商Enterprize Energy、越南國營石油與天然氣集團(PetroVietnam)結盟,攜手開發平順省的Ke Ga風場區塊;南韓斗山重工業(Doosan Heavy Industry & Construction)也與越南電力集團(EVN)簽訂MOU,預計共同開發離岸風場。

風電建置緩慢 全球風能協會提建言

除了良好的自然資源之外,因快速的經濟成長導致用電需求日增、日益進步的工業技術與具競爭力的工資,都是越南發展風電的拉力。然而越南的風電建置進度緩慢,至今陸域加離岸風場裝置容量只有近200MW,2020年達800MW的規劃無法順利達標。

主因是專案融資市場尚不成熟、市場效率與透明度仍需加強,籌設許可申請過程冗長,再加上國內電網基礎建設尚不足,且面臨太陽光電的快速成長,可併網容量遭排擠。越南工商部電力與再生能源局副局長Nguyen Van Thanh表示,有限的資本市場、對於使用新技術的疑慮,再加上目前國內的躉購價格對投資人不具吸引力,這些都是目前越南發展風電路上急需克服的問題。

全球風能協會(GWEC)、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以及德國與丹麥大使館在今年六月於河內舉辦第一場「越南風能研討會」。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Steve Sawyer在會中表示,希望能幫助越南發展風電領域,以乾淨的能源推動經濟發展、加強能源安全,並促進科技發展。研討會中,更針對越南風電市場提出數點建議,包含設立符合國際標準及常規化的購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簡化行政程序、完善電網基礎建設,並建議越南應成立國家風能協會,來協助推動風能產業發展。


參考資料:

2 comment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