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44] 多名泰國公民在以巴衝突遇害或被擄、中緬邊境難民營遇襲美強烈譴責、印尼擬改正副總統年齡限制牽動2024年大選

[東南亞週報244] 多名泰國公民在以巴衝突遇害或被擄、中緬邊境難民營遇襲美強烈譴責、印尼擬改正副總統年齡限制牽動2024年大選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44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期間,有關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與越南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44|Oct. 7-13,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泰國總理賽塔(右)與以色列駐泰大使討論以巴衝突。(賽塔臉書

泰國|多名泰國公民在以巴衝突遇害或被擄

巴勒斯坦於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發射數以千計飛彈之餘,另有多名武裝分子進入以色列境內,不僅釀成多人死傷,更擄走許多人質。戰火亦波及生活在以色列的泰國公民,截至10月12日已有21人死亡,14人被擄

事實上,大約有30,000名泰國公民目前在以色列工作,而其中大約5,000名處在以巴發生衝突的區域。根據泰國外交部,約3,000名泰國公民正請求政府協助回國,第一批將在13日抵達泰國,然而大約有100名泰國公民表示將持續留在以色列。

居住在以色列的泰國公民若要返回泰國,必須依賴商業和包機航班,因為機場附近發生戰事,軍用飛機目前被禁止在以色列降落。泰國政府發言人11日表示,總理賽塔一直密切關注以色列的局勢,並已指示相關機構準備協助泰國公民。該發言人也指出,泰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已回報泰國公民撤離的進展,並優先協助受戰鬥影響最嚴重的泰國工人撤離。

泰國政府正全力調動各種資源和人員,以聯繫並協助每位在以色列的泰國公民,同時請求以色列當局協助撤離工作。至於在衝突區域中轉移遇害者的遺體,以色列當局表示將優先動員協助滯留在危險區域的人,而暫時不會處理遇害者的遺體。


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10月12日接受媒體聯訪談以巴衝突。(截自尚穆根臉書

新加坡|尚穆根談以巴衝突:絕不能讓外部事件影響星國寶貴和平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Hamas)衝突多日,新加坡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10月12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絕不能讓外部事件影響新加坡寶貴的和平。

尚穆根認為,持續中的以巴衝突將對世界各地,包括新加坡和東南亞在內,產生重大影響,並指出,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中所犯下的暴行「無法以任何理由辯護」。他表示,新加坡人須提高警惕,預防任何可能的恐怖襲擊,「接下來將是一段艱難的時期,但我們的基本態度不可改變。我們都是新加坡人,擁有寶貴的和平,絕不能讓外部事物影響這一點。」

他也透露,新加坡各安全部門正密切觀察事態發展,並已加強內部保安,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緊急事故,「新加坡的立場向來都很明確,任何人宣揚或支持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我們都會對其採取行動」。

尚穆根表示,星國有關當局正對那些可能成為襲擊目標的地點進行風險評估,將會提高對較高危地點的保安。此外,移民與關卡局也在加強邊境保安,「這段時期,大家都須格外警惕,要更為小心,因為新加坡是一個誘人的攻擊目標」。


首相安華特別為巴勒斯坦祈禱。(安華臉書

馬來西亞|放下政治歧見 大馬多黨聚集對巴勒斯坦表支持

首相安華表示,馬來西亞與正在鬥爭中的巴勒斯坦人民為同一陣線,並批評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長期遭受壓迫問題上偏袒以色列。安華指出,在此不公正下,數以百名的無辜生命成了受害者。

10月13日,數千名大馬公民在吉隆坡國家回教堂以及全國其他回教堂舉行集會,譴責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軍事戰鬥,並表達對巴勒斯坦的支持。來自不同政黨的領袖,以及跨越不同政治立場及多個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均在國家回教堂對大約1,000人發表演說,其中包括前首相馬哈迪和慕尤丁。

多名現任內閣成員,如農業暨食品安全部長末.沙布(Mohamad Sabu)以及青年和體育副部長等人,皆在週五禮拜後參加此次集會。吉隆坡的人群舉著標語和旗幟,其中包括巴勒斯坦的旗幟,並譴責在加薩發生的襲擊事件,目前已導致約1,500名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而哈瑪斯激進分子對以色列的襲擊,則導致約1,300名以色列人死亡。

參與集會的人們高呼「真主至大」以及「自由巴勒斯坦」等口號,在酷熱的陽光下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其他回教堂也出現類似的集會,以表達對巴勒斯坦的支持。許多回教堂在當日的步道主體圍繞在巴勒斯坦,描述巴勒斯坦人是如何被趕出家園,同時將以色列的猶太復興國主義政權,描述為「恐怖主義之國」。


中緬邊境拉札鎮(Laiza)難民營10月9日晚間遇襲。(截自Google Maps網站

緬甸|中緬邊境難民營遇襲29死 美國務院稱「軍事襲擊」

緬甸克欽邦(Kachin)靠近中緬邊境拉札鎮(Laiza)的難民營10月9日晚間11時30分遭到砲火襲擊,導致至少29人喪命、逾50人受傷,其中包括婦幼及老人。這場炮擊被形容為是軍方2021年奪權以來對平民最致命的襲擊之一

控制緬甸北部的少數族裔武裝團體「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上校諾布(Naw Bu)10月10日表示,該獨立軍共找到29具遺體,其中包括小孩和老人約56人受傷。克欽獨立軍正在調查攻擊性質,並探查襲擊者是否是利用無人機攻擊,因為他們在炮火襲擊當下並未聽到飛機聲。

美國國務院和緬甸影子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UG)均將此襲擊歸咎於軍政府。NUG批評這是對平民的惡毒攻擊,且由於該襲擊是在中緬邊境爆發,NUG發言人也指責這是不尊重中國對和平穩定的訴求。美方則是直指這是場「軍事襲擊」,「強烈譴責」軍政府持續發動襲擊。對此,緬軍政府發言人表示,這場襲擊並非由該政權主導,可能是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自身的炸藥有關,「我們正在調查中,我們一向顧及邊境和平局勢」。


印尼憲法法庭。(Wsaragih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印尼|印尼擬改正副總統年齡限制 牽動2024年大選

印尼憲法法院10月16日將決定是否放寬正副總統候選人的年齡限制,裁決結果將影響2024年2月大選的候選人資格。

日前印尼憲法法院收到7份請願,要求放寬選舉法中對於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年齡限制,從現行的40歲降至35歲。外界盛傳,若放寬正副總統候選人年齡限制,將有助於佐科威的長子、現任梭羅市市長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角逐副總統一職。

印尼團結黨(PSI)指出,設有年齡限制涉嫌歧視,該黨現任黨主席為總統佐科威的么子卡桑(Kaesang Pangarep)。此外,加魯黨(Garuda)先前也向憲法法庭提交一份請願書,未要求放寬年齡限制,但提出增加「具有地方首長和副首長經驗」之人得參選正副總統的要求。若通過,未滿40歲的吉伯朗也將可適用此規則而參選。現任國防部長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已表態要角逐2024年總統選舉。雖然現年36歲的吉伯朗並未表態參與大選,但有政界人士支持普拉伯沃搭檔吉伯朗參選。

安達拉斯大學的憲法中心學者Feri Amsari認為,憲法法庭不該裁決放寬限制,大選即將登場,這樣的發展對民主發展來說並不健康。他更指出有此建議的政黨應提出法案,由國會來表決。佐科威稍早面對媒體時曾表示,自己並未涉入請願,也絕不會干涉司法權。印尼憲法法庭將在10月16日公布釋憲結果,而中選會將於10月19日至25日接受正副總統候選人登記。


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Truyền hình Đà Nẵng I DaNangTV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3.0)

越南|緊接拜登之後 習近平擬出訪越南

根據路透社報導,緊接在美國總統拜登9月出訪越南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於10月底或11月初出訪越南。

路透社報導具相關人士表示,中越兩國已花費數個月準備習近平的訪問,雙邊正在擬定一份聯合聲明,聲明中可能使用「命運共同體」的說法。消息更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預計將於10月中旬訪問越南,協助敲定聯合聲明。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對此僅表示,重要外交活動會在適當時機對外宣布,並未多做說明。

美國總統拜登剛於9月10日訪問越南,宣布越美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簽署多項合作及投資協議。習近平的出訪緊接在拜登之後,外交家雜誌評論認為中國認為有必要對中越進行升級,提出「命運共同體」論述。

中國與數個東南亞地區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論述。習近平在2017年出訪寮國時便發表相關文章、2019年與柬埔寨簽署構建命運共同體行動計畫、2020年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時,表示將攜手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這也不是中國第一次想與越南建立「命運共同體」關係,北京曾於2017年提出,但被河內拒絕。

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曾兩次訪問越南,首次在2015年11月先後出訪越南以及新加坡。最近一次是於2017年11月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而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曾於2022年10月出訪中國,為習近平開始總書記第三任期後,首位訪中的外國政要。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