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81] 印尼總統佐科威訪中邀習出席G20峰會、憂美制裁菲終止俄國軍購合約、緬軍政府處決4名民主派人士遭國際撻伐

[東南亞週報181] 印尼總統佐科威訪中邀習出席G20峰會、憂美制裁菲終止俄國軍購合約、緬軍政府處決4名民主派人士遭國際撻伐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81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7月23日至7月29日期間,有關印尼、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81|Jul. 23-29,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佐科威抵達北京。(Presiden Joko Widodo Facebook

印尼|佐科威訪中 邀習出席G20峰會

印尼總統佐科威7月25至26日出訪中國,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是今年2月北京冬季奧運後,首位訪問北京的外國領袖

佐科威於26日與習近平進行會議,會後官方聲明指出,兩國關係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全球有深遠影響。佐科威作為冬奧會後中方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體現雙方對中印關係的高度重視。佐科威於會中邀請習近平出席11月於印尼峇里島召開的G20領導人峰會,中方則以會全力支持回應,但未表態參加。雙方更談及要共同推動高品質「一帶一路」合作,包含建成雅萬高鐵、「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和「兩國雙園」等重大合作項目。印方也指出,歡迎中國積極參與位於北加里曼丹的新首都建設。

雅萬高鐵是印尼首條高速鐵路,為中國一帶一路下相關工程,連結雅加達到萬隆。於2016年開工,原定2021年完工但因故延宕。根據6月新聞報導指出,目前工程進度全線隧道已貫通,預計2023年6月通車,完工後車程將從3小時縮短為40至45分鐘。佐科威政府也於2020年拍板將高鐵延伸到泗水,佐科威更指出希望日本加入興建,並由日方負責至泗水延伸段。


美國防長奧斯汀與菲國前防長羅倫沙納。(U.S. Secretary of Defense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菲律賓|憂美國制裁 菲律賓終止俄羅斯軍購合約

菲律賓政府日前已取消向俄羅斯購買16架軍用運輸直升機的交易,消息由美聯社7月27日獨家報導

根據美聯社報導,菲律賓前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於7月26日指出,基於美國與俄羅斯的衝突持續升高,為避免面臨美國的制裁,杜特蒂政府於6月30日卸任前,取消向俄羅斯購買16台Mi-17直升機的軍購案,合約價值127億菲律賓披索(約新台幣68億元)。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補充,若軍購案成交,菲國恐面臨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 CAATSA)下的制裁。該法案於2017年生效,是針對伊朗、北韓、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法案。2018年美國首次引用此法,宣布制裁向俄羅斯軍購的中國中央軍委會裝備發展部,以及對該部部長李尚福禁發美國簽證。

菲國國防部官員補充,與俄羅斯的軍購契約在去年11月簽署,並於今年1月支付第一期款項,首批直升機交貨期預定為2024年。當烏俄戰爭於3月爆發時,菲國防長並未透露是否將和俄羅斯解約。本週前防長透露目前採購合約正進行終止程序,即使俄羅斯上訴,菲國仍決定取消交易。美方國防部官員對此則回應,美國願意出售類似的直升機,提供菲國軍方使用。


4名遭緬甸軍政府處決的政治犯。(@cupofcolor_ngo 推特

緬甸|緬軍政府處決4名民主派人士 遭國際撻伐

緬甸軍政府7月25日於國營媒體「緬甸環球新光報 」(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宣布,他們已對4名政治犯執行死刑,這4名政治犯包括著名民主派人士覺敏友(Kyaw Min Yu)、前國會議員漂澤亞桑(Phyo Zeyar Thaw),以及拉妙昂(Hla Myo Aung)和昂圖拉祖 (Aung Thura Zaw)兩名民運人士。這是緬甸30多年來的首度處決人犯。

該報並未說明死刑執行的細節,僅報導「刑罰是按照監獄程序進行」。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報導,監獄工作人員已證實4人已被執行絞刑。今年1月,當地媒體報導指出,52歲的覺敏友與41歲的漂澤亞桑被依《反恐法》判決死刑。軍方指控,兩人主導對軍政府的武力襲擊,在仰光公寓藏匿槍支、彈藥、手榴彈和炸藥以提供武器,並指控漂澤亞桑暗殺軍政府成員、參與100多次炸彈攻擊,還從國外籌集資金以資助「恐怖活動」。

此外,由於兩人曾在政變早期參與緬甸平行政府(CRPH)、民族團結政府(NUG)與人民防衛軍(PDF)的Zoom視訊會議,因此被軍方指控為參與恐怖組織活動。軍政府發言人表示,另外兩名男子拉妙昂和昂圖拉祖則是因涉嫌謀殺軍方線民而被處決。

這項死刑判決招致國際譴責。馬來西亞外長塞福丁(Saifuddin Abdullah)26日譴責緬甸軍政府此舉不僅犯下違反人道罪,也有如在嘲諷東協先前針對緬甸危機達成的「五點共識」。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則是在其臉書上表示,東協譴責緬甸軍政府處決政治犯的行為,他表示,此舉重挫東協促進緬甸和平解決爭端和民族和解的努力。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NCID網站

新加坡|星國累積11起猴痘病例

新加坡7月27日再添一起本地猴痘病例,總病例數達11例。根據新加坡衛生部最新資訊,該名患者為32歲新加坡男性,他目前正在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接受治療,狀況穩定。這起案例與衛生部先前公布的其他病例並無關聯。

衛生部指出,這名患者於7月12日出現發燒症狀,隨後鼠蹊部出現病變並進一步擴散。他於26日就醫,並於同日被收置於NCID。衛生部目前正在追蹤是否有其他接觸者。若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則需從與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日算起,隔離21天。

近來猴痘疫情蔓延世界多國,新加坡自6月底出現首例猴痘病例以來,目前已累計11起案例,其中有6起為本土病例,5例來自於國外。衛生部此前才剛於26日宣布星國第10起猴痘病例,該患者為一名近期由加拿大返星的28歲台灣籍男子,目前人在醫院治療,情況穩定。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Parliamen Malaysia臉書

馬來西亞|大馬國會通過「反跳槽法案」 防喜來登政變重演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在7月29日高票通過「反跳槽法案」(Anti-Party Hopping Law),為大馬政治與選舉改革重要的里程碑。國會在209支持票、0反對票及11名缺席議員的情況下,成功三讀通過關於反跳槽法的2022年憲法(修正)(第3號)法案。

在大馬涉及修改憲法的法案,國會表決必須獲得超過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即在本屆國會中需至少148名議員的支持才能通過。如此高的門檻需要朝野雙方達成共識,才有可能在國會中通過。

事實上,這次的朝野共識是建立在2021年9月13日雙方簽署的「政治穩定及轉型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Transformation)。該備忘錄中其一事項為政治制度改革,具體內容包括這次修憲禁止議員跳槽的法案。該法案最早會在2022年9月第一周開始生效,屆時若有議員要轉換或退出政黨,則必須放棄其議席,並啟動補選程序。

首相依斯邁在27日為該法案二讀致詞時,提到此法案涉及到人民對於民主制度的信心,期以此法案維持政治穩定性。自2018年大馬全國大選至2022年此次國會之間,至少有39名議員轉換政黨,而在這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3名首相。這場政治動盪可追溯至2020年2月的喜來登政變,但在此法案通過以後,該歷史將較難以重演。


泰國王宮。(cb_agulto on Flickr CC BY ND 2.0)

泰國|泰王拉瑪十世慶祝70大壽

2016年正式繼位的泰國國王瑪哈.瓦吉拉隆功(King Maha Vajiralongkorn,亦稱:拉瑪十世)在7月28日慶祝70歲誕辰,不僅舉辦眾多大型活動邀請國民與旅客共襄盛舉,更大赦3萬5千囚犯。

為慶祝泰王70大壽,素可泰歷史遺跡公園(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以「點亮夜晚」(Light up the Night)為主題,運用燈光布置其著名的歷史古蹟,讓外國旅客更了解與欣賞泰國豐富的歷史及文化。在一個由泰國國軍建立的公園Tossamintarapirom,亦舉辦一場宗教儀式及其他慶典,配合泰王誕辰。

泰國國立鐵路(State Railway of Thailand,SRT)也為泰王生日規劃特別的火車路線,由一台太平洋級別的蒸氣火車頭,服務曼谷-大城府路線。此火車頭是由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Nippon Sharyo)在二戰以後製造,SRT時常在特別節日啟用該火車頭。

拉瑪十世是已故泰王拉瑪九世唯一的兒子,出生於1952年7月28日,在2016年10月31日繼位成為泰國國王。他在疫情爆發期間,因長時間避居在德國,而引起民眾強烈不滿。今年泰王為慶祝生日,特赦3萬5千名囚犯立即出獄,共有20萬人獲得減刑。相比以往,今年獲得泰王特赦的囚犯人數特別多,可能是為建立泰王的正面形象。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