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80] 東協特使計劃三訪緬甸盼以翁山蘇姬影響力結束暴力、泰總理帕拉育面臨第四次不信任動議、新加坡證實斯里蘭卡前總統持短期訪問通行證入境星國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80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7月16日至7月22日期間,有關緬甸、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80|Jul. 16-22,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緬甸|東協特使計劃三訪緬甸 盼以翁山蘇姬影響力結束暴力
柬埔寨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東協輪值主席國緬甸問題特使巴速坤(Prak Sokhonn)7月20日表示,他計劃第三度正式訪問緬甸,若遇到緬甸前領袖翁山蘇姬,希望利用她的影響力結束暴力。
在與亞洲新聞台(CNA)的訪問中,巴速坤指出希望在9月的第二週,也就是下一屆聯合國大會9月13日在紐約舉行前前往緬甸,或是在10月初、東協11月舉行年度峰會前前往。
巴速坤在今年3月及6月訪問緬甸時,軍政府均以翁山蘇姬正在進行多項與貪腐及選舉舞弊相關指控的審判為由,拒絕巴速坤與翁山蘇姬接觸。但巴速坤表示,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在其6月訪問緬甸時向其表示,當時他還不能見翁山蘇姬,但「也許在稍後階段」可以會面翁山蘇姬。
巴速坤表示,翁山蘇姬無論是在政治領域,或是在和平和解方面,都被視為是緬甸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若有機會與她會面,「我們將詢問或與她討論的最重要事情是她對緬甸未來的看法,她認為目前危機有何出路,她的政治影響力如何能對政治進程產生影響,以及政治對話如何能促成和平與和解。另一點是問她,她的非暴力原則如何能影響所有武裝派別,以制止暴力」。
對於外界敦促他與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接觸,巴速坤21日出席新加坡智庫東南亞問題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舉辦的線上論壇時回應,他正透過各種途徑與緬甸各方協商會面,但大多時候都是秘密進行,無須宣揚。他也重申,試圖解決緬甸問題的同時,絕不會採取任何可能破壞東協團結的行動。

泰國|泰總理帕拉育面臨第四次不信任動議
泰國國會在7月20日開始就總理帕拉育及10名內閣成員之不信任動議進行為期4天的辯論,並將在7月23日進行投票表決。該不信任動議由反對黨所提出,指控帕拉育及內閣部長貪汙腐敗、對國家經濟管理不善,以及破壞民主。
此為帕拉育任內第四次面臨不信任動議,亦可能是泰國本屆政府在明年屆滿以前,最後一次不信任動議。自2019年以來,帕拉育已挺過三次不信任動議。專家認為此次不信任動議並不會對帕拉育造成威脅,因為他掌握國會多數。
儘管如此,帕拉育在辯論首日就陷入激烈戰火。在面臨來自為泰黨(Pheu Thai Party)的批評時,他承認他仍有不足之處,但強調其領導下的政府仍率領泰國度過重重危機,並已在經濟復甦的路上。帕拉育表示,泰國因應疫情的努力備受稱讚,並且如今已重新開放邊境,迎接大量外國遊客,刺激經濟成長,皆為該政府的成就。
為泰黨向記者指出,因執政黨出現內部衝突,此次不信任動議可能會造成部分內閣成員失去其職位。另有專家則指出,不信任動議通過的可能性很低,但在此後內閣成員很可能會出現重新洗牌的情況。泰國在2020年曾出現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帕拉育及其內閣成員辭職,並修憲改革泰國君主制,但最後因疫情爆發而失去動力。

新加坡|星國政府證實 斯里蘭卡前總統持短期訪問通行證入境新加坡
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7月20日證實,斯里蘭卡前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已進入新加坡,並在入境點獲得短期訪問通行證(STVP)。在面臨嚴重經濟危機及國內民眾多月示威抗議下,拉賈帕克薩7月13日出逃馬爾地夫,並於14日搭乘沙烏地阿拉伯航空班機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
ICA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從斯里蘭卡到新加坡訪問的遊客,通常可獲得最多30天的STVP。如需延長在星停留時間,可以線上申請延簽,ICA則會根據具體情況評估申請。新加坡外交部在14日拉賈帕克薩抵達當日也發布聲明表示,拉賈帕克薩獲准入境新加坡進行私人訪問,但他並未尋求庇護,也未獲得任何庇護,新加坡一般不會批准庇護申請。
根據亞洲新聞台(CNA)報導,拉賈帕克薩抵星後不久,即透過電子郵件遞交辭職信,國會議長也在隔天接受他的辭呈。拉賈帕克薩在信中表示,他已採取「一切可能行動」避免國家陷入嚴重危機,但新冠病毒疫情使其努力付諸流水。他表示:「我盡己所能為國家做出貢獻,未來也會為國家貢獻。」

菲律賓|中菲鐵路項目貸款協議 小馬可仕要求重新談判
菲國總統小馬可仕本週指出,針對前總統杜特蒂任內與中國談定用於三項鐵路建設計畫、金額達49億美元貸款協議,必須與中方重啟談判。
菲國交通部副部長查維斯(Cesar Chavez)指出,中國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貸款,由於中方未能回應前總統杜特蒂的資金需求,其中用於三項建設的貸款,自2019年至今已視同被撤銷。此三項建設包含蘇比克-克拉克鐵路(Subic-Clark Railway Project)、菲律賓國家鐵路南線長途計畫(Philippine National Railways South Long-Haul Project)以及民答那峨鐵路(Mindanao Railway Project)的達沃-迪格斯段(Davao-Digos)。三項計畫總金額達2,760億比索(約49億美元)。目前菲國正尋找其他融資選擇,包含公私協力等方式。
對於菲律賓政府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中國將會協助菲國完成此三項鐵路計畫,並預計與菲律賓合作興建、升級更多基礎建設。他強調,歡迎小馬可仕總統責成相關單位與中國進行討論。
杜特蒂任內提出「建設、建設、再建設」的政見,並於2018年開始和中國協議就用於基礎建設的政府開發援助貸款。2016年,杜特蒂訪中時,中國承諾提供菲國90億美金的貸款,並簽署了27項協議。

印尼|印網路監管新規將上路 促科技公司完成註冊
印尼政府本週敦促各大科技公司按照2020年宣布的新規範進行註冊,否則其平台將面臨罰款、甚至遭封鎖的風險。
印尼政府於2020年11月宣布新規範,政府得命令網路平台在緊急狀況下,需於4小時內撤下被視為非法或「擾亂公共秩序」的內容;非緊急狀況下,則需在24小時內撤下內容。新規將上路,科技公司需在今年7月20日前完成註冊。根據通訊暨資訊部資訊,截至19日,在印尼已有 5,900多家本土企業與108家國外公司完成註冊,其中包括社群媒體TikTok、串流平台Spotify、Netflix等。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則在截止日前一天完成,而Alphabet旗下,目前只有谷歌的雲端服務簽署。
通訊暨資訊部官員表示,若平台未依規定註冊,恐面臨罰款,乃至於被封鎖的風險。部長Johnny G. Plate也強調,監管新規是針對平台的行政管理,而非內容。路透社於4月報導,越南政府也擬修法,要求社群媒體公司在24小時內刪除平台上的「非法」內容。
根據數據,印尼在2022年的網路使用人口超過2億,其中有使用社群平台的人口有1.9億,占全國人口約69%,印尼也是推特、臉書、TikTok用戶數排名前10 大市場。

馬來西亞|國會撤銷3月否決國家安全罪行延長之決議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在7月20日進行記名投票表決,撤銷國會於3月23日反對2021年國家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令(SOSMA)其中的警方扣留權力延長5年之決議。此撤銷之動議由大馬內政部長提出,最終以105支持票通過,意味著延長SOSMA的動議將在此期國會再次提呈。
內政部長韓沙(Hamzah Zainudin)曾在3月時提呈動議,延長SOSMA法令5年,但最終以2票之差被駁回。他在此次國會提呈的撤銷動議,雖然成功否決3月時被駁回的動議,但仍需要在7月31日之前再次提呈新動議,爭取國會通過延長SOSMA法令5年。韓沙表示他預計在下周提呈延長SOSMA法令之動議。
事實上,內政部長希望通過的動議主要是為延長該法令第4(5)條文的警方扣留權力,而此條文較具爭議性。根據該條文,一名擁有警監以上警階的警員,可將一人扣留24小時,或將一人未審先扣不超過28天,以協助調查。SOSMA法令中也闡明,國會兩院每5年就必須檢討警方未審先扣的權力。
未審先扣的權力引起許多非政府組織的反彈,而在野陣營也反對此條文所賦予警方的權力。部分在野黨成員過去曾遭執政黨濫用類似條文,對其進行政治迫害或達成政治目的。不過內政部強調,該法令是為打擊犯罪團體和恐怖組織。韓沙表示,若該法令失效,嫌犯可能在被釋放之後破壞證據,犯罪行為更為猖狂。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