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67] 紐總理訪星聚焦俄烏戰爭與綠色經濟合作、雅加達再現示威抗議反對延後印尼總統選舉、翁山蘇姬罕見發言籲緬甸人民團結

[東南亞週報167] 紐總理訪星聚焦俄烏戰爭與綠色經濟合作、雅加達再現示威抗議反對延後印尼總統選舉、翁山蘇姬罕見發言籲緬甸人民團結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67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4月16日至4月22日期間,有關新加坡、印尼、緬甸、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67|Apr. 16-22,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4月19日與紐西蘭總理阿爾登會面。(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紐西蘭總理訪星 聚焦俄烏戰爭與綠色經濟合作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4月18日抵達新加坡,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是她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度出訪,也是第二次以總理身份訪問星國。她於19日拜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兩人於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要求俄軍立即撤退。阿爾登也表示,紐國在各層面鼓勵中國持續認知俄烏戰事對全球的影響。

此外,雙方在阿爾登到訪期間簽署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協議,旨在實現雙邊夥伴關係第五大支柱「氣候變遷和綠色經濟」的相關領域。星國和紐西蘭在2019年締結「增進夥伴關係」(Enhanced Partnership),目前的四大支柱是「貿易與經濟」、「安全與防衛」、「科技與創新」,以及「民間交流」。李顯龍在聯合記者會上指出,「氣候變遷和綠色經濟」將成為兩國夥伴關係的第五大支柱,兩國將率先進行能源轉型科技、碳交易市場、永續交通工具,以及垃圾管理方面的合作。

有鑒於疫情及俄烏戰事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兩人也同意啟動新加坡與紐西蘭供應鏈工作小組,結合公、私部門,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星紐皆支持建立以東協為核心的開放式、包容性區域架構,也支持國際法與「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雙方均樂見美國與夥伴合作建立「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也期盼美國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


印尼總統佐科威。(Presidential Secretariat’s Press, Media, and Information Bureau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印尼|印雅加達再現抗議人潮 反對延後總統選舉

印尼雅加達4月21日出現示威抗議,以學生為主的團體集結近千名民眾上街抗議,反對印尼國內出現破壞民主體制、擬延後2024年總統大選的聲浪。

根據1999年的憲法增修條文,印尼總統一任五年,可競選連任一次,已連任一次的總統佐科威將於2024年卸任,依法不得再競逐總統一職。然而自3月起,印尼國內政治人物開始出現修憲呼籲,讓佐科威能再度連任,或提出延後舉辦2024年大選的聲浪,現任內閣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經濟部長艾爾朗加(Airlangga Hartarto)亦在此列,認為應給予佐科威更多時間,復甦遭疫情打擊的經濟。

本週,學生、勞工、農業團體等上街抗議,反對延後2024年大選,表示將破壞印尼的民主體制;示威隊伍亦提出對近期食物與油價上漲、勞工法案的不滿。4月10日,雅加達國會大廈前與其他城市也曾出現抗議人潮,警察更出動水柱車和催淚瓦斯驅離示威民眾。

對於修改憲法或延後大選的聲浪,佐科威曾出面反駁,澄清並無推動修憲或延期的意圖,絕對會遵行憲法規定。他更下令內閣確認2024年大選將於2月14日舉行,責成中央選舉委員會在今年6月14日起開始準備選舉事宜。2024年,印尼不只將舉行總統大選,還有國會議員選舉與地方首長選舉。


緬甸仰光。(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緬甸|翁山蘇姬罕見發言 籲緬甸人民團結

根據路透社4月18日報導,目前被扣押的緬甸原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呼籲緬甸人民團結。這是翁山蘇姬在緬甸政變後的罕見發言。

根據一名熟悉翁山蘇姬審訊的消息人士表示:「翁山蘇姬呼籲人們要團結,開誠佈公地展開對話。大家觀點不同,應該耐心地討論」。這名消息人士並未進一步解釋為什麼她會這麼說,但表示她不是在呼籲人民和軍政府對話。

翁山蘇姬在緬甸軍方去年二月發動政變後被迫下台,隨後軍方指控她超過10項罪行。她目前正面臨違反國家機密法、貪汙等罪名的審訊,若所有罪名成立,她可被囚禁超過150年。翁山蘇姬則是否認所有指控。

該名消息人士透露,法院將於下週針對翁山蘇姬涉嫌貪汙的指控作出判決。法院先前已裁定翁山蘇姬煽動叛亂、違反防疫規定和電信法,罪名成立,共被判處六年監禁。外界並不清楚她目前囚於何處。翁山蘇姬的案件在法院閉門受審,而她的辯護律師也被禁與媒體交談。


越南Facebook使用者達7,000萬。Stock Catalog Flickr CC BY 2.0

越南|越政府擬修法 要求社群平台24小時內下架非法內容

路透社本週報導,越南政府擬進行修法,要求社群媒體公司在24小時內刪除平台上的「非法」內容。

路透社報導,不具名的多個消息來源指出,越南政府擬進行修法,未來將可依法要求社群媒體公司必須在24小時內刪除「危害國家安全」的非法貼文;若直播內容觸法,則必須在3小時內被下架影片。若社群媒體公司未能在期限內刪除或下架內容,最嚴重將被禁止使用。法案預計在下個月由總理簽署,最快於7月開始生效

社群媒體Facebook和YouTube目前並未針對此消息進行回應,而TikTok的越南代表 Nguyen Lam Thanh則表示,TikTok會遵守當地法律,並會刪除違反平台規範的內容。路透社進一步指出,印尼政府近期也擬實施類似政策,要求平台在24小時內下架非法內容。

根據2021年數據,越南9,800萬人口中,約有6,000萬至7,000萬人擁有Facebook帳戶,為Facebook用戶數前10大市場,估計每年替Facebook創造10億美元營收。 而YouTube在越南約有6,000萬用戶、TikTok則有2,000萬。

根據人權觀察的資料,越南目前至少有150名政治犯,其中不少人士因為Facebook貼文遭當局認定為「反政府」內容而入獄。2019年時,一名音樂教師Nguyen Nang Tinh因發表批評政府言論被判刑11年;2020年,一名名為Vu Tien Chi的民眾也因散佈違反反政府內容而被處以10年有期徒刑。人權觀察也表示,近年越南在人權紀錄上日益惡化,對於異議者的判刑年限有越來越長的趨勢


逃往孟加拉討生活的羅興亞人。(UN Women Asia and the Pacific Flickr CC BY NC ND 2.0)

馬來西亞|大馬528名羅興亞扣留犯破圍籬逃亡

4月20日,528名羅興亞扣留犯在凌晨時分打破扣留營大門及圍籬,並集體逃亡,其中有6人在企圖越過高速公路時被撞死。警方及移民局隨後展開追捕行動,截至21日已逮捕362人,尚有約205人在潛逃。

此逃亡事件發生在大馬吉南樂勞(Relau)臨時扣留營,國內被捕的羅興亞扣留犯皆會被送來該扣留營。該扣留營總共有663名扣留犯,僅少部分人沒有逃離,多達528人在打破大門及圍籬後衝出,並在暗黑的馬路逃離,但一部分人不久就被附近村民及警方、移民局逮捕。另一批多達數百人則沿著小路經過馬來村落四處散落逃亡。6名潛逃者在橫穿距離營地約8公里的高速公路時遭行經車輛撞擊死亡,受害者為4名成年人和2名兒童。

扣留犯在逃跑之前,似乎曾與保安人員發生摩擦。大馬安全部隊正在調查是何種原因導致此次大規模逃跑。羅興亞難民在大馬面臨的困境早已為人熟知。大馬目前約有15名萬羅興亞人,為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沙地阿拉伯之後,第四大緬甸境外羅興亞逃往的國家

由於大馬具有高比例人口為伊斯蘭教徒,因此成為許多羅興亞人前往避難的目的地之一。不過,大馬並未有一套因應難民的機制,因此大部分難民往往沒有相應文件,無法獲得符合國際標準的保護,並且經常遭廉價勞動力的行業剝削。


洪森總理參加防洪改善工程啟動典禮。(洪森臉書

柬埔寨|柬埔寨迎接高棉族傳統新年

柬埔寨每年4月中旬慶祝高棉族傳統新年,但在過去兩年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慶祝。柬國在今年疫情趨於穩定的狀態中,放寬防疫措施,新年慶典活動於4月14日至16日之間順利進行。柬國總理洪森(Hun Sen)表示,今年充滿歡樂的新年氛圍,猶如柬國在1979年1月7日推翻紅色高棉(Khmer Rouge)政權及1998年內戰正式結束的感覺。

洪森在今年2月時就宣布所有假日慶典可正常進行。他指出,此次新年慶祝代表全國人民終於從長達2年的疫情壓迫中脫離。儘管如此,他表示政府將在慶祝活動結束後10日,再評估這些大型活動和聚會是否會造成疫情的惡化。

根據柬國旅遊部,新年期間高達517萬名遊客到訪柬國,消費高達2億美元(大約新台幣58億元)。洪森在參加一項防洪改善工程啟動典禮時,指出此次新年慶祝會如此成功,主要原因有六點:和平穩定的社會、基礎建設的增加、交通工具多元化、人均GDP的成長、新興旅遊景點,以及對新冠疫情的群體免疫。

洪森表示,若柬國疫情在新年後,單日確診數量不增,且保持群體免疫,政府將考慮在更多省停止強制戴口罩的措施。柬國目前已有四個省免除強制戴口罩的規定。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