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63] 日首相訪柬呼籲東協譴責俄羅斯、東協緬甸問題特使訪緬未獲准見翁山蘇姬、印尼重開邊境完整接種者無需隔離

[東南亞週報163] 日首相訪柬呼籲東協譴責俄羅斯、東協緬甸問題特使訪緬未獲准見翁山蘇姬、印尼重開邊境完整接種者無需隔離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63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3月19日至3月25日期間,有關柬埔寨、緬甸、印尼、新加坡、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63|Mar. 19-25,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柬埔寨總理洪森。(洪森臉書

柬埔寨|日本首相訪柬 呼籲東協譴責俄羅斯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期在出訪印度後,於3月20日到訪柬埔寨首都金邊與洪森總理舉行會談。兩國政府首腦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雖未直接點名俄羅斯,但呼籲「立即停止使用武力並從烏克蘭領土撤軍」,並譴責侵略是對《聯合國憲章》的嚴重違反。

柬埔寨為東協今(2022)年度輪值主席國,而東協國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徑,被認為批判力道弱。岸田出訪柬國時,呼籲東協國家與日美歐同調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作法。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日美歐拉起包圍俄羅斯的網子,而日本正扮演拉攏印度、東協的角色,減少這面網子的漏洞。

一般認為,東協國家未明確批評俄羅斯,除了部分國家向俄羅斯購買武器之外,應該是受到重視中俄關係的中國影響。事實上,在日本首相出訪柬國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洪森通電話,並達成協議,針對烏克蘭局勢,將積極堅持平衡與公平性,促進和平解決。

岸田出訪柬國除了討論俄烏戰爭之外,兩位領導人也藉此機會確認兩國在國際會議和其他場合的密切合作,包括柬國今年主持的東協會議。他們還同意就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上活動和朝鮮問題進行合作。


東協緬甸問題特使巴速坤(Prak Sokhonn)結束訪緬行,接受媒體訪問。(巴速坤臉書

緬甸|東協緬甸問題特使訪緬 未獲准見翁山蘇姬

柬埔寨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東協輪值主席國緬甸問題特使巴速坤(Prak Sokhonn)在緬甸國家行政委員會(SAC)的邀請下,於3月21日至23日率團訪問緬甸。此行是巴速坤首度訪問緬甸,旨在推動該國政變後的和平進程、盼在終結暴力的「五點共識」上取得進展。然而,此行未能取得預期目標。

巴速坤表示,訪緬期間,他見了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及有關當局,然而卻未能接觸包括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在內等影子政府成員,「我們原本期待此次訪問緬甸能夠完全了解緬甸問題,但很遺憾,我們無法見到我們要求見面的人」。

巴速坤指出,在會見敏昂萊時,他敦促軍政府停止使用武裝力量解決爭端,並尋求釋放包括澳洲經濟學家杜內爾(Sean Turnell)在內的囚犯,然而,緬甸多方仍未準備好結束戰爭。他表示:「困難在於衝突各方似乎都不願意談判,他們仍選擇武裝對抗。」

對於批評者將訪緬行視為是合法化軍政府的舉動,他表示,此次訪緬是解決危機的一項積極步驟。不過他也坦言,在柬埔寨今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期間,還無法解決緬甸危機,「緬甸問題很複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我們不能在一個主席任期或現任主席期間解決它」。

國際上,也出現對緬甸軍政府的撻伐聲浪。拜登政府於21日正式認定緬甸軍政府對洛興雅(Rohingya)少數民族的暴行構成種族滅絕與危害人類罪。人權組織「強化權利」(Fortify Rights)與「耶魯法學院薛爾中心」(Yale Law School’s Schell Center)的聯合調查也發現,軍政府在去年2月發動政變後次日,成立一個特別指揮部(special command),負責在城市地區的軍隊部署與行動,並授權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發動致命攻擊。這份報告也建議聯合國會員國推動對緬甸的全球武器禁運制裁,並採取針對緬甸軍政府將領的國際法律行動。


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Gunawan Kartapranat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印尼|印尼重開邊境 完整接種者無需隔離

印尼政府在3月21日宣布,將開放已完整接種疫苗且取得PCR檢測陰性證明的旅客,完全免隔離入境。

印尼在3月1日起開始放寬旅客入境防疫規定,已接種兩劑疫苗者入境隔離期從5天縮短為3天;3月7日起實施來自23國的旅客,可免隔離入境度假勝地峇里島、巴淡島與民丹島。在峇里島等地試點順利後,印尼政府於本週更進一步開放,免除旅客入境印尼的隔離限制。除此之外,搭乘國內班機的旅客,也無須在起飛前出示新冠肺炎陰性證明,據統計,國內航班旅客相較放寬前已有20%的成長、班機數也增加9%。

旅遊與經濟部長桑迪阿加(Sandiaga Uno)表示,在時隔兩年後開放國境,希望能於今年吸引超過300萬外國旅客入境,復甦國內的航空及旅遊業。此外,政府亦將適用落地簽證國家數量新增至42國。根據彭博社報導,印尼的國境開放與其擔任2022年G20主席國相關,今年G20峰會10月將在峇里島舉行。

截至目前,印尼新冠肺炎病例總數597萬,其中15.4萬人死亡,近七天新增病例平均值約萬例,相較於2月的高峰,單日確診數已大幅下降,而目前全國疫苗完整接種比例為56%。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4日發表全國談話。(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李顯龍宣布大幅放寬多項防疫限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4日發表全國談話時宣布,自3月29日起新加坡將放寬防疫限制,包括社交聚會人數上限由目前5人放寬至10人、允許75%居家辦公的員工返回工作場所上班、不再強制規定於戶外配戴口罩,以及將大幅簡化對入境旅客的檢測及檢疫要求。此外,政府也將取消目前晚上10 點30分停止銷售酒類的限制。

李顯龍指出,新加坡的抗疫之路已到一個里程碑,目前新加坡絕大多數人口已完成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種,符合條件者也幾乎注射了第三劑疫苗,加上目前境內Omicron引發的疫情已過頂峰,群體免疫力也已變得更強,星國政府在衡量醫療系統可負荷的壓力與嚴苛防疫措施對經濟、孩童學習和社會的影響後,「相信新加坡已做好準備,果斷地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

此外,新加坡也將放鬆跨境旅遊的限制。自3月31日晚上11點59分起,來自一般旅遊類別國家、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以及12歲以下的孩童,不再需要申請或使用「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的指定交通工具,入境後也無需履行居家隔離或快篩,只需要在出發前2天完成新冠病毒檢測,即可入境新加坡。

但李顯龍也提醒,人們須以正確心態看待這項新宣布,呼籲大家繼續對自己及社會負起責任,避免加重醫護人員的負擔。


菲律賓航空。(Aaron Davis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菲律賓|菲公共服務法修法 放寬外國投資限制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3月21日簽署「公共服務法修正案(Republic Act 11659),開放外資可100%持有電信、鐵路及航空業等的股權。

根據公共服務法以及稍早外國投資法的修正法案,除了負面清單中的行業,將放寬外國人可於菲國成立企業或投資本土公司持股比例達100%,新法生效後將開放外資可在電信、鐵路、航運、地鐵、航空業擁有100%的股權;但仍未開放油、水、電等公共事業(public utility),外資仍須受最高持股40%的限制

根據OCED於2020年發表的「外商直接投資監管限制指數」調查報告,菲律賓在外國直接投資監管上相當嚴格。杜特蒂表示,希望透過開放外資股權的限制,吸引更多投資者,除了將公共服務現代化,更在疫情後發揮創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的效用。

眾議員Sharon Garin也指出,隨著新法通過,將大幅改變國內的市場面貌,未來五年預計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達2,990億披索(約新台幣1,630億元);除了創造就業機會,更期能在本土市場注入活水、引進創新與競爭,提供給國內消費者更好、更多元的公共服務。馬尼拉雅典耀大學教授Alvin Ang則提醒,修法開放外資是第一步,政府仍需持續完善投資環境,才能提升外國投資人對菲律賓的信心,進一步實際吸引投資。


大馬國會大廈。(Photo by Wojtek Gurak on Flickr

馬來西亞|延長國安法令關鍵條文動議 兩票之差被否決

馬來西亞內政部在3月23日於國會下議院提呈動議,要求將《2012年國家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令》(SOSMA)最關鍵的警方「未審先扣」嫌犯的權力延長五年。該動議最終在記名投票後,以2票之差被否決。根據SOSMA第4(5)條文,警方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擁有扣留嫌犯長達28天的權力。

大馬內政部長韓沙(Hamzah Zainudin)在為該動議辯論進行總結時表示,大馬必須延長該法令,並維持28天的扣留期,以利警方有充裕的時間完成複雜的安全罪行案件之調查工作。他指出若此法令失效,警方的調查素質將受到影響。

以希盟為首的反對派普遍上不同意延長此法令,因為擔心該條文遭濫用,以達到政治目的。希盟目前在國會並不掌握多數議席,但在提出記名投票的要求後,最終以86票對84票否決該法令延長之動議。這不僅是大馬反對黨數十年來在國會罕見擋下政府法案,也是希盟政府自2020年2月因「喜來登事件」垮台後,首次在國會表決時阻止政府通過法案。

由於希盟曾與政府簽署朝野合作備忘錄,執政黨領袖在該動議遭否決後指出希盟已違反該備忘錄,政府必須重新評估該合作關係,並稱備忘錄已失效。事實上,該備忘錄在2022年7月屆滿,而其中較為關鍵的內容為政府承諾不會在此前解散國會,促發全國大選。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