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82] 越南疫情受控隔離措施放寬與六國航班擬復航、印尼與中阿合作生產疫苗最快一月啟動接種、疫情下泰政府暫緩中國潛艇軍購案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82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8月29日至9月4日期間,有關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82|Aug. 29-Sep. 4, 2020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鍾依吟

越南|商務人士無須隔離14天 擬恢復與六國航班往來
越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漸獲控制,政府本週宣布短期停留的商務、外交人士入境不需隔離14天,也擬恢復與亞洲六個國家班機等政策。
越南衛生部9月1日宣布將解除短期停留(天數少於14天)的商務人士、外交人員入境需隔離14天的限制,若檢驗為陰性且後續需停留超過14天,也無須額外隔離;但衛生部指出必要防疫措施仍須持續,如配戴口罩、避免握手等接觸。
此外,交通部也於本週公告,擬於兩週內恢復與數個亞洲國家的航班,若申請通過將可望在9月恢復與日本、南韓、台灣、中國(廣州)、柬埔寨和寮國此六國的航班。越南7月時曾允許每週一班來自首爾、東京、廣州等地的班機入越,而後國內爆發社區傳染因此中止。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情勢未趨穩定,移民部則公布自3月入境越南的外國人士,簽證可再自動延長一個月,期限至9月30日,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第三次延長簽證政策。
越南自4月起已連續99天未出現本土病例且無人死亡,然7月底從峴港開始爆發社區感染,確診人數從原本不到500例累計至今破1,000例,並造成34人死亡。但目前疫情漸獲控制,9月1日無出現本土病例,2日通報一例本土個案、一例境外移入。

印尼|與中阿合作生產疫苗 最快一月啟動接種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本週宣布,已與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談成合作,國民最快將於明年1月開始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佐科威於8月下旬責成外交部長蕾特諾(Retno Marsudi)、國營事業部長索赫(Erick Thohir)出訪會晤中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並確定將與兩國合作生產3億劑新冠肺炎疫苗。印尼將從中國和阿聯取得原料,由印尼國營生物藥劑公司Bio Farma進行生產。其中2,000萬至3,000萬劑有望於今年11月取得,8,000萬至1.3億劑在明年第一季提供,剩餘的疫苗則在2021年交付。先前政府評估最快能於明年2月開放民眾接種,本週宣布時程可提前至1月啟動。
近期印尼Bio Farma已與中國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在疫苗展開合作,在印尼萬隆由1,600多名志願者進行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臨床試驗也於巴西和孟加拉同步進行。佐科威更指出,食藥署自第一階段便開始參與,能確保疫苗符合相關標準及清真規範。印尼也擬與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康希諾生物 (CanSino Biologics)合作;除了進口疫苗之外,也正自行研發疫苗Merah Putih,最快於2022年中能量產。
截至本週,印尼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18.1萬,7千多人死亡;根據印尼防疫小組數據,印尼死亡率達4.2%,高於全球平均。

泰國|疫情下購買中國潛艇遭批 泰政府暫緩交易一年
泰國政府官員8月31日表示,由於受到民眾反彈、質疑政府在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仍花費225億泰銖(約新台幣210.11億元)向中國購買兩艘潛艇的計畫,泰國政府決定暫緩該項軍購交易一年。
泰國曾於2015年通過一項向中國購買3艘S26T型潛艇的計畫,並已花費135億泰銖(約新台幣126.07億元)向中國購買。今年8月初時,泰國國會又再次通過一項中國潛艇軍購案,並計劃在2021年開始以7年分期支付225億泰銖。泰國海軍曾於上週的一場記者會中指出,購買潛艇將能夠增強泰國在南海安全議題上的「威嚇能力」。
然而,此次軍購案在社群媒體推特上引發泰國民眾反彈聲浪,質疑泰國政府購買中國潛艇的用途。泰國反對黨亦認為泰國政府不應將預算優先花費在軍購計畫上,特別是在因為全球疫情下所導致經濟大幅衰退的緊要時分。
泰國政府發言人布拉帕傑斯里(Anucha Burapachaisri)表示,泰國海軍已收到通知將延後潛艇購買計劃一年、直至2021/22會計年度,所以原先預計用在潛艇購買上的預算可以改用於紓困。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說,他們已經告知中國這項決定,泰國海軍也必須檢視在軍購合約中是否能夠將款項延期至明年再行支付。帕拉育指出,由於長遠來看潛艇對於泰國國防相當重要,軍購案仍會在未來繼續執行。

柬埔寨|虐殺萬人 前赤柬獄長康克由逝世
柬埔寨歷史上最黑暗的赤柬時期(Khmer Rouge),負責掌管惡名昭彰的吐斯廉監獄(Tuol Sleng Prison,又稱S-21監獄)、虐殺至少1萬4千人的前軍官康克由(Kaing Guek Eav),9月2日逝世於金邊的柬蘇友誼醫院(Khmer Soviet Friendship Hospital),終年77歲。
人稱「杜赫同志(Comrade Duch)」的康克由,是赤柬時期泯滅人性的恐怖象徵之一,負責掌管實為集中營和集體處決中心的吐斯廉監獄,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被扣上叛徒的罪名,在獄中遭受極其殘忍的虐殺及刑求手段,屈打成招的受害者被帶往鄰近的瓊邑克(Choeung Ek)「殺戮場(Killing Fields)」以棍棒毆打致死。當赤柬政權1979年垮台後,康克由在柬埔寨西北部展開20年的逃亡生活,直到1999年終於落網。
由聯合國支持的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Extraordinary Chambers in the Courts of Cambodia, ECCC),在2010年宣判康克由戰爭罪、違反人道罪、及嚴重違反1949年日內瓦公約(The 1949 Geneva Convention)等罪名成立。儘管康克由提起上訴、試圖以奉命行事為由減輕罪刑,2012年遭駁回、並判處終身監禁,也因此成為首位被判刑的前赤柬重要領袖。他曾向所有受害者及其家屬致歉,並出庭指證赤柬「二號人物」農謝(Nuon Chea)與時任國家主席的喬森潘(Khieu Samphan),兩人同樣遭判無期徒刑。
以波布(Pol Pot)為首的赤柬政權在1975至1979年期間,推行激進的共產主義,並大規模屠殺異己,全國籠罩在紅色恐怖之中,造成至少170萬人、近柬埔寨四分之一人口喪生。

馬來西亞|馬國最新民調 近七成選民滿意慕尤丁表現
馬來西亞獨立民意調查機構默迪卡中心(Merdeka Centre)9月2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報告顯示,近七成受訪選民對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的整體表現感到滿意,但各族群對慕尤丁的評價存在明顯差異。
首相慕尤丁今年3月上台迄今約半年,整體表現獲69%的選民肯定,尤其可歸功於其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與衍伸的經濟衝擊得宜,在該項目上更獲得93%的極高滿意度。然而,民調也發現各族群對慕尤丁的評價存在明顯差異,以沙巴(Sabah)及砂拉越(Sarawak)為例,高達90%的馬來人與原住民族讚許慕尤丁的表現,相形之下僅65%的印度人、33%的華人選民表示滿意。
此外,受訪選民對於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執政團隊的施政表現,大致也呈現類似的趨勢,58%表示滿意、28%則表示不滿或憤怒。默迪卡中心主任Ibrahim Suffian也指出一項有趣的現象,亦即受訪者的收入差距成為評斷國民聯盟績效的指標之一,家戶月入所得低於馬幣2,000令吉(約新台幣14,163元)的選民中,約75%給予政府正面評價,但家戶月入所得高於馬幣7,000令吉(約新台幣49,570元)的選民中,僅有40%的滿意度。
若進一步對照默迪卡中心去年4月所釋出的民調報告,當時因生活成本攀升、族群衝突惡化等問題,僅不到半數的受訪者對時任首相的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表示肯定。

新加坡|星政府原則上同意開放直播國會議事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S. Iswaran)9月4日於國會宣布,星國政府原則上同意在未來直播國會議事過程,並會與部會同仁探討技術和實施層面的細節。此項政策一改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長年對於開放議會直播的反對立場,反對黨工人黨對此表示歡迎。
不少議員過去要求星政府開放讓民眾收看國會直播,但政府一直對此有所保留,易華仁解釋過去國會領袖認為民眾雖無法在線上觀看國會議程現場直播,但能在事後於國會實況紀錄(Hansard)上觀看完整畫面,也能透過媒體報導收看部分議事過程。此外國會也開放民眾在議場觀眾席旁聽議會交鋒與演說,他因此認為這些管道已經達到透明、具有問責性以及能獲取資料的好處。
易華仁也指出其他主要理由,包括星國民眾普遍對於國會議事轉播的需求不高,以及擔心議員透過直播的舞台作秀。不過他表示政府也考慮到全球與科技趨勢導致網路串流普遍化,且多國已直播國會議事,因此原則上同意朝此方向走。
反對黨工人黨領袖畢丹星 (Pritam Khaira Singh) 樂見政府此項政策,針對作秀的疑慮,他說國會議堂上如有「戲劇」的成分,透過直播也很快會暴露,「民眾能相當快速地看出誰把國會當成劇院,而誰是認真對待國會」。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