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41] 美防長訪越菲強化軍事合作、泰政壇新星塔納通遭撤議員資格、川普呼籲柬埔寨「回歸民主道路」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41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11月16日至11月22日期間,有關越南、菲律賓、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41 | Nov. 16-22, 2019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鍾依吟

越南&菲律賓|美供越巡防艦 支持修改美菲防禦條約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11月19日、20日分別訪問菲律賓與越南,針對南海議題發表言論,並宣布將提供一艘海岸巡防艦給越方,來增強其在南海的巡邏能力。
艾斯培在越南會晤總理阮春福與國防官員,並聲明將提供巡防艦給越南。他指出,這艘不只強化越南安全,更代表雙方互信互重的夥伴關係。美方曾在2017年移交一艘漢米爾頓級(Hamilton-class)巡防艦予越方,這將會是越南從美國取得的第二艘海巡艦。在河內的演講中,艾斯培譴責中國單方的非法領土主張,不僅威脅他國開採天然資源、弱化區域的穩定,更提高衝突的風險。中國的動作被視為是霸凌鄰國的行為。
艾斯培在泰國舉辦的東協防長擴大會議上,也呼籲各國針對中國的踰矩行為採取共同公開回應,以維護國家主權,並向中國傳遞訊息,強調遵守國際法的重要性。
在結束防長會議後,艾斯培於19日訪問菲律賓,會晤菲國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艾斯培表示,1951年簽署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整個太平洋地區,也包括南海,更支持重新評估跟修改條約內容。此番言論呼應了今年3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訪問馬尼拉時的回應,強化條約涵蓋南海的承諾。艾斯培更表示美方將與菲國站在一起,保障航行自由和合法使用南海資源的權利。

泰國|政壇新星塔納通遭撤銷國會議員資格
泰國憲法法院於11月20日以7票對2票,裁定泰國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黨魁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因於登記角逐2019年3月國會大選時、持有媒體公司V-Luck Media股份,故違反選舉法規、撤銷其國會議員資格。
塔納通由於反對軍方涉政、並對前軍事將領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抱持強烈批判態度,成為極受年輕選民歡迎的政壇新星。在今年國會大選中,不僅順利當選國會議員,更帶領其僅成立一年餘的政黨一舉贏得眾議院500席次中的80席次,躍升國會第三大黨。
然而伴隨勝選而來的卻是選舉委員會(Election Commission)針對媒體持股案的調查,因為國會議員若是對媒體公司具有實質影響力、將導致不對等競爭,有違泰國2017年憲法中保障議員之間公平競爭環境的相關條文。
雖然塔納通強調已在今年1月8日將所持有的股份轉售予母親、早於登記參選日的2月6日,加上該媒體已於去年11月26日即停止營運,憲法法院仍認定無法從任何正式官方文件中證實塔納通的說詞,並以商務部商業發展局(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是在3月21日才接獲該媒體變更股東登記為由作為反駁依據。
在裁決結果出爐後,塔納通表示將續任黨魁,帶領未來前進黨繼續這趟「無盡的旅程」,並持續推動修訂憲法,出缺則將由同黨議員Manop Keereepuwadol遞補。
塔納通另有兩件刑事案件纏身,包括涉嫌於2015年協助反軍政府示威者而遭控煽動罪、2016年在臉書張貼批評軍政府的演說而遭控電腦犯罪。

柬埔寨|川普呼籲柬埔寨「回歸民主道路」
根據路透社於11月22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11月1日致函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呼籲柬埔寨「回歸民主道路」。川普亦希望能夠改善和日益親中的柬埔寨的關係,因為在先前柬埔寨指控美國密謀推翻洪森政權之後、兩國的關係已經惡化。
柬埔寨最高法院曾在2017年時解散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Cambodia National Rescue Party, CNRP),除了使柬埔寨成為一黨專政國家、更使得洪森的政黨在2018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所有席次。在2017年9月時,柬埔寨救國黨主席根索卡(Kem Sokha)遭當局指控勾結美國、企圖透過和平非暴力方式的「顏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顛覆政府,因而以叛國罪名被捕。雖然2018年9月時根索卡獲准保釋出獄,但仍受政府居家軟禁。直至今年11月10日,柬埔寨首都金邊地方法院才解除對於根索卡居家軟禁的限制,但由於罪名並未完全撤銷,根索卡仍然不得參與政治活動或離開柬埔寨。
川普於信函中表示,他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強調美國尊重柬埔寨人民的主權、也並沒有要求政權更迭,但仍呼籲洪森「再次評估政府所做出的決定」。對此,柬埔寨政府發言人派西潘(Phay Siphan)則表示,柬埔寨政府同意川普的立場,而政府也將全力重視人權和民主價值。
柬埔寨首相洪森已經統治柬埔寨34年。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向柬埔寨施壓,期望柬埔寨能夠改善人權紀錄。歐盟便曾藉此威脅柬埔寨將撤回眾多重要的貿易優惠。

菲律賓|16歲少女因電子菸住院 引發立法管制聲浪
菲律賓政府11月15日通報首宗電子菸相關病例,一名16歲少女連續使用電子菸6個月後,10月中因呼吸急促住院,引起國內針對電子菸管制的聲浪;近期東南亞多國也開始針對電子菸的危害進行修法討論。
消息一出,衛生部即呼籲25歲以下國民、懷孕婦女、年長者、心臟或免疫系統疾病者避免使用電子菸,也請家長多加留意青少年是否有使用電子菸情況。衛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Duque III)於11月16日表示,擬針對電子菸管制進行政策研究,但非全面禁用。菲國國會健康委員會多名議員也陸續表態支持電子菸販售、廣告管制,委員會主席克里斯多福(外號Bong Go)也建議總統杜特蒂發布行政命令,限制電子菸的製造與銷售。杜特蒂則在18日公開聲明,他將禁止電子菸使用和進口,更不排除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甚至逮捕違法人士。
越南衛生部在上週舉辦「菸品危害預防控制法」會議,則擬建議政府禁止銷售與使用電子菸。衛生部表示,針對近期歐洲地區許多案例顯示電子菸對健康存有危害,衛生部將收集評估相關科學證據,建議政府將電子菸列入禁用名單。
印尼食品藥物管制局也在11月中旬提案修法管制電子菸使用。目前印尼約有一百萬電子菸使用者,雖然電子菸業者宣傳電子菸是更安全的香菸替代品,但世界衛生組織也聲明,目前尚未有足夠研究證明電子煙可協助吸菸者戒菸。印尼醫療協會更指出電子菸使用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提高56%、中風機率提高30%;並會對肝、腎、免疫系統,以及青少年的腦部造成損害。
馬來西亞衛生部長阿邁德(Dzulkefly Ahmad)於10月表示考慮電子菸的禁用。日前美國已通報42起與電子菸相關的死亡案例,大馬國內50多個NGO也串聯呼籲政府盡速立法管制。目前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泰國、汶萊與柬埔寨已禁止電子菸使用和進口。

馬來西亞|移民局查獲大型電話詐騙集團 逮捕680名中國籍嫌犯
馬來西亞移民局11月20日於雪蘭莪州賽城(Cyberjaya)破獲一起大型電話詐騙集團案,現場逮捕680名中國籍嫌犯,年齡介於19至35歲。根據大馬當局調查,該集團已在當地運作半年多,詐騙目標鎖定中國公民,以聲稱可提供快速報酬的投資機會之手法,欺騙民眾以微信支付或中國銀行轉帳至該集團帳號。
該詐騙集團過去半年來,以每月約馬幣36萬(約新台幣264萬元)在賽城租下一棟6層的商業大樓作為詐騙大本營,主要以越洋電話詐騙中國大陸居民參與虛構的投資計畫。大馬當局接獲線報並監視一個多月後,20日直搗該棟大樓,查獲約8,230支手機、174台手提電腦與787台桌機。除了逮捕680名中國籍嫌犯外,另約有100至120人慌亂中逃過攻堅,當局正積極追查以期逮捕到案。
大馬移民局總監拿督凱魯(Datuk Khairul)在破案記者會上指出,逮捕的680名嫌犯在該棟大樓不同樓層輪班,飲食起居皆在內解決,活動範圍受到嚴格控制。此外,大部份嫌犯口供承認是透過旅遊簽證到大馬犯案,但無法出示有效文件,不排除護照已被詐騙集團的管理階層沒收。

新加坡|獅城第三季GDP成長0.5%比預期好 貿工部:全球經濟穩定化跡象
新加坡貿工部(MTI)11月21日公布星國今年第三季(7-9月)經濟數值,GDP相較去年同期成長0.5%,比之前官方預期的0.1%好,也比第二季的0.2%高。由於第三季經濟成長表現比預期好,貿工部也修正今年全年獅城的GDP成長率為0.5%至1%之區間,相對於之前0%至1%來的稍微樂觀。貿工部認為最新經濟數值呈現全球經濟穩定化的跡象。
新任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Gabriel Lim)指出,第三季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金融與保險業、其他服務業、以及資通訊產業,分別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3%、2.8%與3.4%。金融業成長主要由強勁的支付處理需求支撐,其他服務業則涉及增加的教育、健康與社會服務需求。至於資通訊產業,獅城整體對於資通訊技術的需求力道仍相對強健。
至於佔新加坡經濟約五分之一的製造業,雖然相較於去年同期仍負成長1.7%,但比第二季衰退的3.3%緩和。今年新加坡製造業疲軟主要受到電子類需求與供給下滑,不過貿工部指出除了電子類外,其他製造業下的產業類別,例如醫藥生技類與航太科技類等,皆為正成長。
對於第四季的經濟表現,貿工部認為製造業以及貿易相關的服務業等成長會低於標準,主要原因為當前全球電子產業仍處於向下的循環趨勢,加上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仍具有許多不確定性。不過展望明年度的發展,貿工部認為獅城會穩健的恢復,2020全年GDP成長率預估為0.5%至2.5%。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