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9] 泰陸軍向美購入120輛裝甲車、美官員證實中柬海軍基地密約、日提供低率貸款大馬考慮二度發行「武士債券」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9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8月24日至8月30日期間,有關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9| August 24 – 30, 2019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

泰國|泰陸軍司令透露將向美購入120輛裝甲車 第一批10輛9月抵達
泰國陸軍司令阿披叻(Apirat Kongsompong)8月28日向路透社表示,泰國將在2020年前向美購入120輛裝甲車,其中70輛將於今年交貨,剩餘50輛將於明年抵達泰國。最快的第一批10輛將於9月交至泰國軍隊。
阿披叻並未向記者公開軍購金額數字,但他提到新購入的裝甲車將進駐位於曼谷南邊的北柳府(Chachoengsao)。一位不具名官員透露,預計今年交貨的70輛裝甲車,47輛由泰國購買,剩下的23輛由美國免費提供。至於明年的50輛,則將由泰國購買,美國將幫助泰軍保養裝甲車。
美方尚未對阿披叻的言論發表看法。今年七月時,美國國務院表示已核准一筆對泰國的軍售案,內容為60輛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armored vehicles),價值約為美金1.75億。
泰國是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盟友,但雙邊關係自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以來即急轉直下,泰國也轉向中國購買裝甲車與坦克,直到今年3月選舉後美泰關係似乎才開始改善。泰國將在下週主辦首屆美國與東協海軍的海上演習,並將於9月9日主持第11屆印太地區陸軍司令會議。

柬埔寨|美官員證實中柬海軍基地密約
美國印太司令部戰略計劃與政策副主任、陸軍準將沃威爾(Joel B. Vowell)8月25日表示中國正計畫在柬埔寨建立中國海軍基地,地點位於西哈努克西南角的雲朗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相關工程建設預計於明年啟動,一旦基地建置完畢,中國海軍得以進入泰國灣的深水地區,增加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影響力。
沃威爾指出:「我們掌握一些中國在柬埔寨建設海軍基地的資訊,中國在柬的軍事擴張計畫引起美國與區域盟友的重大關切。」他也表示,中國在雲朗海軍基地以北70公里的戈公省(Koh Kong)建設機場與渡假村一事,亦引發美國關注,美國國防部曾於7月24日致函詢問基地事宜,但尚未得到柬方回覆。
華爾街日報曾於今年7月報導柬國與中國簽署海軍基地密約的消息,租約期為30年,總理洪森曾對此表示是「史上最爛針對柬埔寨的假新聞」。消息報出一周後,柬埔寨宣布向中國軍購價值4千萬美元的武器,以進行柬國軍備的現代化,洪森並再次重申「柬埔寨沒有與中國密約的需求」。針對沃威爾釋出的消息,柬埔寨府方與國防部亦尚未回應。

馬來西亞|日提供低率貸款 馬哈迪考慮二度發行「武士債券」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8月26日證實,大馬正與日本協商再次發行「武士債券」(Samurai bond)的細節,希望能透過日本政府支持的低率貸款,幫助大馬解決財政問題以及發展基礎建設。
馬哈迪透露,日本已同意此次的武士債券利率將比上次來的更低,而大馬政府也在研究如何運用這麼便宜的資金,來解決財政困難。今年3月8 日,大馬政府首次發行總值日圓2,000億(美金19億)、為期10年的武士債券,利率低於0.65%。武士債券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擔保,是大馬政府時隔30年後重返日圓債券市場,上一次發行在1989年。
日本駐馬大使宮川真喜雄(Makio Miyagawa)表示,今年第一次武士債券發行成功後,大馬首相馬哈迪與財政部長林冠英,皆對第二輪發行表達高度興趣。他說債券資金規模應跟上次差不多,但利率應會比上次低很多。
參與第一次武士債券的銀行包括瑞穗銀行、滙豐(馬來西亞)銀行、大和資本市場、艾芬黃氏投資銀行等。馬哈迪曾多次強調,與日本合作推出武士債券,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菲律賓|禮樂灘撞船意外中方道歉 共同油氣開發取得進展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8月28日至9月1日到中國進行訪問,此為杜特蒂上任後第五次訪中。雙邊除簽署六項包含教育、科技、關稅、金融等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外,南海議題更為此次對談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雙邊會晤開始前,菲國駐中大使羅瑪納(Chito Sta. Romana)8月29日於北京表示,針對6月9日中國船隻撞上停泊在南海禮樂灘(Recto Bank)附近的菲國船隻,造成船隻沉沒、並任由22名菲國船員自生自滅的事件,中國船東已向菲方道歉,並重申此起事件純屬意外。
事件發生後引發菲國國內民眾不滿,菲國曾揚言不排除與中國斷交,外交部也向中國提出嚴正抗議。羅瑪納指出,雙邊外交部來回討論多次,雖然後續還有賠償事宜待討論,但獲得中方的道歉,雙方已有突破,也替雙邊對談暖場。中方也曾表示欲派代表向沉船漁民致意,但中菲關係處於敏感時刻,提議便無疾而終。他更補充,中國政府的確也加速了事件的調查,顯示出合作誠意。
29日的雙邊會談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重申中國不承認2016年的南海仲裁判決的立場,但是肯認南海行為準則(COC)作為解決爭議水域衝突機制的重要性,希望能達成行為準則的磋商。
中菲在2018年11月簽署了「關於油氣開發合作諒解備忘錄」,此次會談也在開發合作上取得進展。目前工作小組正就雙邊協議進行最後工作,協議內容包含:雙方共同設置執行委員會,由外交部與能源部代表為主席,菲方也會指派法務部、國家製圖及資源資訊局代表進入委員會。協議中設置企業之間的工作小組,中方已授權國營企業中國海洋石油公司負責相關業務。29日記者會上菲方代表表示,有關在南海石氣的探勘合作協議,須符合中、菲兩國的憲法,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習近平則表示,雙方可在此合作上大有進展。

新加坡|獅城獲經濟學人智庫評比全球第二安全城市
經濟學人智庫(EIU)8月29日發佈安全城市指數(Safe Cities Index)報告,新加坡獲評為全球第二安全城市,僅次於日本東京。其它獲選進前十名的亞太城市包括大阪(3)、雪梨(5)、首爾(8)、墨爾本(10)。
這項經濟學人智庫兩年一次的評比,針對全球60個城市評比數位安全、健康安全、基礎建設安全、以及個人安全等四大面向。新加坡在基礎建設(96.9分)與個人安全(95.3分)項目獲得第一名、數位安全(93.1分)第二名、健康安全(80.9分)第八名,總分91.5分拿下綜合評估的第二名,略低於東京的92分。
負責主編這次報告的經濟學人智庫資深編輯Naka Kondo認為,雖然亞太地區的城市在該評比前十名就佔了六名,但統計上區域位置與安全排名沒有顯著關係,例如仰光、喀拉蚩達卡等城市就居於末班車。
安全城市指數自從2015年發佈以來,分別在2017年與今年接續刊出,新加坡連續三次獲評為全球第二安全城市。同樣為亞洲四小龍的香港從上次的9名降為20名、台北維持22名。

印尼|巴布亞地區抗議 演變暴力衝突3人死亡
繼印尼警察8月17日於泗水一間大學宿舍逮捕43名涉嫌毀損印尼國旗的西巴布亞學生、並疑以歧視言論稱學生為「猴子」後,巴布亞地區陸續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行動延續至本週。8月28日西巴布亞省爆發暴力衝突,傳出3至7人身亡的消息。
26日在西巴布亞省德亞伊縣(Deiyai)仍有近五千名民眾上街,以和平方式進行示威,爭取獨立公投。許多民眾身穿傳統服裝、手執弓箭等傳統武器。示威發起人Yosep Iyai對記者表示,他們在地方政府辦公室,曾短暫揚起象徵巴布亞獨立的晨星旗。同時在首都雅加達,也有上百名巴布亞學生在總統府前發起示威遊行。
然而28日在德亞伊縣的首長辦公室的抗議,卻演變成武力衝突。路透社報導現場1名士兵與2名示威者身亡,5人受傷,巴布亞警方發言人Ahmad Kamal僅表示士兵中彈身亡、2名示威者被箭射中要害,送醫後不治,然未交代衝突始末。29日衛報指出死亡人數已上升到7人,官方尚未證實此數據。
自上周起當局切斷了當地網路服務,避免激烈言論快速流傳,僅剩飯店與政府機關的網路可使用,也讓報導與訊息證實難度增加。巴布亞地區獨立記者聯盟成員Victor Mambor表示,針對官方關閉網路通訊限制言論自由一事,他已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言論自由特別報告員提出上訴。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