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7] 泰國前總理盈拉獲塞爾維亞籍、中探勘船再返越南專屬經濟海域、大馬第二季經濟成長4.9%高乎預期

[東南亞週報27] 泰國前總理盈拉獲塞爾維亞籍、中探勘船再返越南專屬經濟海域、大馬第二季經濟成長4.9%高乎預期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7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8月10日至8月16日期間,有關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7 | August 10 – 16, 2019

編譯:黎柏君、柯昀伶、荊柏鈞


8182792228_b69f244771_k
泰國前總理盈拉。(Foreign & Commonweath Office@Flickr, CC BY 2.0)

泰國|流亡海外前總理盈拉獲塞爾維亞籍

據路透社於8月8日報導,流亡海外的前泰國總理盈拉(Yingluck Sinawatra)獲得塞爾維亞(Serbia)國籍。盈拉於2014年因為稻米補貼政策遭軍政府指控造成國庫虧損、涉及瀆職,並在2017年瀆職案宣判結果前以身體不適為由向最高法院請假、潛逃海外至今。

塞爾維亞政府於6月27日做出給予盈拉該國國籍的決定,並在聲明中指出,在符合塞爾維亞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外國人也能夠獲發塞爾維亞國籍。泰國外交部發言人桑皮塔克斯(Busadee Santipitaks)拒絕對此事評論,並表示塞爾維亞外交部尚未和泰國外交部聯繫。不過,一名資深法務部官員則指出泰國政府將研究和塞爾維亞協商逮捕及引渡盈拉的可能性。

盈拉在持有塞爾維亞護照後,將能夠享有超過100個國家免簽證的旅行待遇,其中包含大部分的歐盟國家。塞爾維亞已經申請成為歐盟會員,不過最早也不會於2025年前正式成為會員國。

目前盈拉的下落仍然不明,但他曾多次遭民眾目擊出現在英國倫敦。


Fiery_Cross_Reef_LANDSAT_2000
海洋地質8號短暫停靠到永暑礁後,又回到越南水域。(NASA@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越南|結束對峙不到一週 中國探勘船再返越南水域

甫於上週確認駛離越南專屬經濟區的中國探勘船「海洋地質8號」,在雙方結束對峙不到一週後,於8月13日再次返回越南控制水域。目前越南外交部尚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

中國探勘船「海洋地質8號」自7月初進入南沙群島進行探勘石油作業,侵犯越南專屬經濟區。中越雙方船隻在海上對峙數週,越南亦透過外交手段向北京表示抗議與譴責。海洋地質8號於8月7日駛離越南專屬經濟區,前往中國控制的永暑礁,越南外交部也於隔天證實此消息。

然而根據美國智庫高級國防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Defense Studies)的資料顯示,8月13日時海洋地質8號與至少兩艘戒護船又再次回到越南專屬經濟區,數艘越南籍船隻亦緊跟隨在後。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學者Collin Koh指出,上週海洋地質8號的駛離可能僅是進行補給、加油作業,不該視為是中方的讓步,中方最終的目的是在阻止越南在此水域的正常行動。美國高級國防研究中心研究員Devin Thorne對此表示,這次的行為正反映了中國透過民間、商業、科學研究、準軍事資源來達到在南海擴張勢力的目的。


46812764291_f9d1b998a4_o
吉隆坡市景(Dennis Sylvester Hurd@Flickr, CC BY 2.0)

馬來西亞|美中貿易戰中異軍突起?大馬第二季經濟成長4.9%比預期高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8月16日公佈最新GDP數字,大馬今年第二季(4-6月)經濟成長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4.9%,高於路透社預測的4.8%與彭博社預期的4.7%,也高出今年第一季的4.5%,是去年以來成長最高的一季。

大馬第二季經濟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國內家戶消費增加7.8%,以及製造業成長4.3%。此外,採礦業也增加2.9%,是這兩年來首次出現正成長。

美中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而大馬因出口大量中間財至中國大陸,高度曝險於當前不穩定的全球經濟局勢。好在整體對於棕油、石油、天然氣、以及製造業物品的需求上升,大馬經濟才具有復甦力道。 

相較於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皆公佈疲弱的第二季經濟成長數字,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區域中算是逆勢突起。馬來西亞央行預期,今年大馬經濟成長大約會在之前預測的4.3%與4.8%區間,沒有如其他鄰近國家下修全年GDP成長預測,在東南亞中算是表現較佳者。


40475696403_baf82d35c7_o
行經新加坡前的貨輪。(budak@Flickr, CC BY-NC-ND 2.0)

新加坡|星國貿工部下修今年獅城GDP成長至0-1%

新加坡貿工部(MTI)8月13日發佈最新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將原本的1.5%至2.5%區間顯著下修至0%至1%區間,主要因素在於美中貿易戰打亂區域貿易網,使得依賴貿易且對貿易流向敏感的新加坡經濟受到嚴峻挑戰。 

新加坡今年第二季(4-6月)GDP成長率僅達0.1%,低於第一季(1-3月)的1.1%。雖然如政府預料的低,但仍低於彭博社預估的0.2%。其中製造業比起去年第二季萎縮3.1%,是造成今年第二季成長疲軟的原因。製造業生產下滑的部門,主要為電子產品、交通工程、以及精密機械等。

獅城單季的0.1%成長率為過去10年來最低。2009年第二季由於全球金融海嘯,星國經濟成長率萎縮1.2%。今年下半年星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根據星展銀行資深經濟學家Irvin Seah指出,川普政府最近威脅額外針對中國價值3,000億美金產品課徵10%的稅,因為當中涵蓋大量電子產品項目,必定會對與區域產業鏈聯繫綿密的新加坡產生衝擊。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8月16日也公佈7月份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數字,萎縮11.2%,連續5個月出現雙位數負成長,不過比起6月份下跌高達17.4%,萎縮幅度已稍微緩和。


Original Title: Aa_FC2_12a.jpg
菲律賓登革熱疫情嚴重。(Oregon State University@Flickr, CC BY-SA 2.0 )

菲律賓|登革熱逾720例亡 東南亞死亡率最高

菲律賓登革熱疫情嚴重,自今年初至八月中,統計登革熱病患已逾16萬例,造成至少720人死亡,是東南亞地區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截至7月20日,菲國登革熱病例已有14萬6000例,較去年同期增加了98%。7月時全國累積死亡病例已有450人,菲國隨即於7月15日發布全國性警報;8月時死亡病例更是超過600人,菲律賓衛生部因而於8月6日正式宣布登革熱成為全國性流行病。

衛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Duque III)表示,宣布登革熱為全國性流行病,將能使地方政府可使用應急基金來對付疫情。衛生部於本週報告指出,目前在菲國傳染的登革熱為第一到第四型,並未發現新型病株,而國內逾七成病例屬於第三型,更下令各區積極搜尋並銷毀病媒蚊棲地,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菲國共有十個區爆發登革熱疫情,其中西維薩亞斯區(Western Visayas)、卡拉巴松區(Calabarzon)和三寶顏半島(Zamboanga)疫情最為嚴重,西維薩亞斯區則出現最多病例、共計2萬3330例。


Myanmar 2015. Kalay flooding.
緬甸2015年洪患災情。(ifrc@Flickr, CC BY-NC-ND 2.0 )

緬甸|東南部洪水致59死2.5萬人無家可歸

緬甸雨季來臨,東南部地區因大量降雨而引發洪水及土石流,淹沒至少4,000座房屋,並使得2.5萬人無家可歸。截至8月12日,洪患已導致59人死亡,而搜救人員在必須面對傾盆大雨及泥濘土地的情況下受阻重重。

據美國之音引述法新社報導,孟邦(Mon)的災情最為嚴重,許多緊急救災人員仍在泥濘中尋找死者遺體。准將紹敏通(Zaw Min Tun)表示,軍隊的地區指揮部正在協助災區的搜救,同時直升機也被用做糧食運補的工具。緬甸副總統方替烏(Henry Van Thio)也前往孟邦榜鎮(Paung)慰問倖存者家屬,除了表達悲痛之意外,亦承諾將提供救濟援助。 

緬甸每年都會受到雨季的影響,但今年因雨季帶來的洪水已淹沒許多當地社區。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緬甸目前有至少8萬人受影響而流離失所、必須暫時居住在庇護所以躲避洪患。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