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組「元老理事會」輔佐新政府「百日新政」

[政經商情] 馬哈迪組「元老理事會」輔佐新政府「百日新政」

外電整理:黃以樂


36280473895_e8c44feb06_o
行政中心:「布城」(Photo Credit:Xiquinho Silva @flickr BY CC 2.0)

自從全國大選結束後,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簡稱:「希盟」)似乎沒有沉醉在勝利之中,而是立即進入工作模式。由第7任首相馬哈迪領導的新政府組成後,幾乎天天出現在大馬各媒體的頭條新聞;有感人肺腑的家人團聚(安華獲特赦出獄),同時也有戲劇性的案情發展(警方突襲納吉住宅,發現價值百萬的名牌包)。

最受關注的發展,是新政府的內閣成員名單。儘管難產許久,最後在上周(5月18日)由馬哈迪公布(點此瀏覽完整名單),並且在這周(5月21日)宣誓就職。新內閣的組成,如同大馬首次政黨輪替,一樣具有特別的歷史價值。首先,新內閣之中具有兩位「大馬之首」的成員:第一位女性副首相旺.阿芝莎)以及第一位錫克人部長哥賓星),為大馬女性與少數族群的一大突破。另外,財政部長的職位由華裔林冠英擔任,距離上一次已有44年之久。

事實上,在希盟政府選定內閣成員之前,馬哈迪早在5月12日就先公布3位部長選人(內政部、國防部與財政部)。除此之外,他在同一日也宣布將召集5位具社會名望人士,協助新政府完成選前承諾在執政100日內要完成的任務;「元老理事會」(Council of Elders)正式成立。

百日新政  挑戰重重

「元老理事會」也被稱為「政府顧問團」、「菁英智囊團」或「傑出人士委員會」。這些名稱已大概反映出成員的身分並不簡單。馬哈迪坦承新政府確實缺乏具有經驗的人選擔任內閣成員,因此召集了5位德高望重的菁英人士,協助新政府勵精圖治、重整國家。

【延伸閱讀:大馬選戰衝刺:希望聯盟公布選舉宣言《希望之書》】

事實上,「元老理事會」比其他內閣成員更早就開始著手政策計畫。「新政府沒有蜜月期」,理事會首次會議的主持人向記者表示,「新政府要儘快恢復人民與投資商對政府的信任,而不是沉浸在勝選的歡樂中。」

希盟政府承諾在100天內實現10項承諾,其中包括取消產品與服務稅(GST)、汽油補貼以及調查1MDB貪汙弊案。其中取消GST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需要依靠元老理事會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才也可能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

大馬5元老

首先,說明新政府「沒有蜜月期」的元老,就是敦達因(Daim Zainuddin)。他是馬哈迪時代的財政部長,而現在被馬哈迪再次請回政府,負責領導元老理事會。敦達因被譽為經濟學天才。大馬在80年代與90年代中陷入經濟危機,許多人認為正是這位財政部長所實行的政策挽救了馬來西亞。

元老理事會中唯一女性:丹斯里潔蒂(Zeti Akhtar Aziz),也是大馬數一數二的經濟學專家。潔蒂於2000年開始擔任國家銀行總裁一職,帶領大馬走出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並且將大馬金融體系現代化。身為亞洲第一位擔任國家銀行總裁的女性,潔蒂的成就大大提升女性在金融界中的地位。

大馬國油前主席兼首席執行員丹斯里哈山馬力肯(Hassan Merican),將為理事會帶入他在國營企業中多年累積的經驗。大馬國油(Petronas)在他領導下,從一個小型的石油公司,發展成全球500大公司(以收入而言)。除了大馬國油之外,他也擔任許多能源公司的主席或顧問,如新加坡能源公司(Singapore Power)、勝科海事(Sembcorp Marine)、砂拉越能源公司(Sarawak Energy)等等。

「亞洲糖王」郭鶴年也將從香港回到大馬加入元老理事會,成為理事會中唯一華裔成員。大馬首富郭鶴年因製糖事業而成名,向來低調的他,在大選之前被國陣政府指控資助希盟建立華人政府,因此成為新聞焦點。但許多人,包括馬哈迪,為他辯護並說明他是位自律嚴謹、努力不懈的企業家。

最後一位元老為經濟學家佐摩(Jomo Kwame Sundaram),曾擔任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助理秘書長,亦為大馬受人敬重的知名教授。值得一提的是,他被認為是一個無黨派的學者,曾經在馬哈迪執政時期批評政府的作為。到了納吉執政時期,他繼續批判他認為不合理的政府工程,如:東海岸鐵路工程(ECRL)。他也曾在2007年獲得「列昂季耶夫獎」(Leontief Prize),該獎為一項經濟學界中顯赫的成就。

重整國家  關鍵仍為新政府

這個由前任財政部長、前任國家銀行總裁、前任國油總裁、億萬富翁以及知名經濟學家組成的團隊,成立之後似乎已有一些決策發展,例如理事會已成立特設委員會針對1MDB弊案進行調查,而財政部也宣布6月1日起,GST將變為0%

理事會主席敦達因表示該理事會僅為顧問團,只會針對重要議題做研究、開會討論,並提供意見於政府而已。真正的改革與行動,仍然是新政府內閣的職責。理事會將每天見面以討論需要推動改革或解決的事務,一直到100天期限結束。「我想要在100天內完成這些事」,敦達因表示,「完成以後才安心休息」。


參考資料: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