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泰國民主化的背後靈:臨時憲法第44條
作者:黃嬿庭
泰國副總理威沙努(Wissanu Krea-ngam)於1月10日宣布,在舉行大選、政權轉移前,將會要求泰國國家立法大會(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NLA)將軍政府執政時期的行政命令推動入法,以確保這些法律在國家和平暨秩序維護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NCPO)解散後仍具法律效力。

臨時憲法第44條賦予的絕對權力
2014年政變後,NCPO以48條臨時憲法取代2007版憲法,在臨時憲法的第44條中寫道,NCPO領導人可以發布任何命令「以推動任何領域的改革、促進國民間的愛與和諧,或防止、廢除或壓制不論是在國內外發生之任何危及國家安全及秩序、王室、國家經濟及公共行政的行為」,並具有行政和立法上的效力。
由於援引該條臨時憲法的條件設定相當模糊,形同於賦予身兼NCPO領導人及總理的帕拉育(Prayut Chan-o-cha)絕對的權力,使任何其所發布的行政命令都能凌駕於既有的法律和制度之上。
為了和平秩序?
臨時憲法剛發布時,泰國當局強調該條只適用於「維護國家和平及秩序」的情況,但從臨時憲法生效以來,帕拉育援引第44條所發布高達180條的行政命令,多半是為了強推引起疑慮的政治及經濟政策:2015年,帕拉育透過No. 17/ 2558命令在泰國與寮國、緬甸及柬埔寨的邊境劃定大片區域做為經濟特區,以減稅及去管制化吸引外資;2016年,在No. 3/ 2559和No. 4/ 2559命令下,免除城市規劃法對經濟特區和發電廠、自來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及回收場、天然氣廠等建築的規範;2017年,為加速泰國和中國合作的「曼谷 – 呵叻」鐵路案,帕拉育發布No. 30/ 2560命令,要求泰國國家鐵路局聘僱中國企業監工。
類似上述內容的命令遭泰國社會批評為圖利財團及外資、無視環境、社會安全及公民居住權,諷刺地與第44條原文中想避免的情況不謀而合。此外,隨著離帕拉育所承諾的大選越來越近,被批評是為限制政黨政治活動,甚至是為扶植軍人勢力而發布的命令層出不窮。
新憲法生效後仍陰魂不散
儘管泰國的2017版憲法已在拉瑪十世的簽署下取代臨時憲法,但第44條卻被保留下來,直到泰國透過大選產生的新政府開始執政為止,第44條的地位都優於新憲法第77條中對國家頒布法律的規範,意即在政權轉移前,NCPO仍能夠繼續以第44條的名義發布具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
立法化是由帕拉育本人提出?
目前即將提交由國家立法大會推動入法的命令約有50條,其中有部分涉及農業及土地改革。威沙努表示,這之中沒有任何一條命令是對司法的干預,而是為快速解決與國家改革、國家重建、國家及公共安全及經濟相關的重要議題而發布,有持續下去的意義,因此應進行立法程序,否則將在NCPO解散後失效。
根據威沙努透露的消息,將根據臨時憲法44條所發布的命令推動入法的要求,是帕拉育在1月9日的NCPO會議上所提出的。
資料來源
- Section 44 orders to be legislated into law(Bangkok Post)
-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rticle 44 of Thailand’s interim constitution(The Straitstimes)
- Section 44 still in force(Thai PBS)
- Interior Min: Section 44 only for peace and order(The Nation)
- Democrats angry over NCPO order(Bangkok Post)
- Junta leader to use absolute power to speed up infrastructure project(Prachathai)
- Junta’s use of Section 44 on Thai-Chinese railway project puts public safety at risk(Prachathai)
- Section 44 can be used to bypas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Constitution drafter(Prachathai)
- ประกาศ คำสั่ง คณะรักษาความสงบแห่งชาติ (คสช.)(ห้องสมุดอิเล็กทรอนิกส์ สำนักงานเลขาธอการสกาผู้แทนราษฎร)
- (Transl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THAILAND(Office of the Council of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