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關注不足 寮國象牙市場威脅大象生存

[政經商情] 國際輿論關注不足 寮國象牙市場威脅大象生存

外電整理:黎柏君


4832612408_9822bed462_o
象牙雕刻。(Photo Credit:又齊@Flickr, CC BY-NC-ND 2.0)

身為世界最大象牙市場的中國,將於今年底前禁止國內象牙買賣,一片風聲鶴唳之下,中國業者紛紛將注意力放在鄰近的東南亞內陸國–寮國(Laos,老撾),在成本低廉、中國減少發放貸款、寮國沒有足夠執法力度的情況下,寮國成為世界上成長最為快速的象牙市場,同時也是走私象牙的溫床。

成長最速的象牙市場

根據肯亞的非營利組織《拯救大象》於9月份的報告指出,身為世界最大象牙消費市場的中國,為了杜絕非法象牙貿易所做出的「努力」,只會將這個產業推向其他市場。

最近在寮國,至少有30間由中國人所經營的象牙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寮國首都永珍和舊首都龍坡邦出現。這些商店多位於中國人所經營的旅館或賭場內部,公開販賣上至象牙雕刻藝術品、珠寶、象牙筷子,下至中國茶、紀念品等商品。這些商店的經營者多半不會說英文、也不會說寮語,他們的主要顧客群仍然是中國觀光客。

象牙市場轉移的遠因,不僅是因為中國和泰國等周邊國家近年來的販賣禁令,近期中國銀行收緊貸款發放,也導致中國國內的象牙買賣陷入現金荒。

《拯救大象》的不具名線報人表示,現在原生象牙的批發價格非常低廉,因為中國老闆沒有足夠的貸款資金,紛紛把象牙轉進口到寮國買賣。該名線報亦指出,寮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觀光客,也使得寮國成為有利販賣象牙的環境。

中國訪寮旅客在6年的期間成長了4倍,於2015年已經達到50萬人次,這已相當於8%的寮國人口。

寮國象牙製品怎麼來?

首先,原生象牙一般由位於非洲的盜獵者進口至東南亞地區。接著,大部分的象牙會被送往越南雕刻、加工成為相關製品。最後再由掌控大部分零售管道的中國貿易商進口至寮國。

根據《拯救大象》的調查發現,少數的寮國人似乎也有參與這個成長快速的象牙產業。《拯救大象》的研究員的確曾目睹他們以300美元(約合新台幣9056元)的金額賄賂寮國的海關人員,以說服他們不去查看進口的商品。

儘管寮國象牙產業成長快速,但它本身的獲利並不是那麼可觀。研究員調查發現,近年來如洪水般的象牙從非洲和泰國流入寮國市場,使得原生象牙從2013年的每公斤2,000美元價格(約合新台幣60376元),滑落至現在的每公斤714美元(約合新台幣21554元)。

中國禁令並非萬靈丹

《拯救大象》調查報告的作者表示,從寮國的象牙價格遠低於中國、以及寮國的法制不完善的情況,可以推測非法邊境貿易尚缺完善取締制度。

研究員Esmond Martin也認為,缺乏有效的法律執行力度,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購買這些象牙。

《拯救大象》的創辦者Iain Douglas-Hamilton指出,中國的禁令和其所帶領的反象牙輿論的塑造仍非萬靈丹,周邊國家都必須馬上採取相關禁令措施,才能防止走私客偷渡象牙越過邊界、開設商店。

《拯救大象》報告的主要作者Lucy Vigne表示,不停成長的寮國象牙零售市場,很可能將成為「壓垮非洲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並呼籲寮國儘速採取相關措施解決這個日益棘手的問題。她亦指出,寮國政府的不作為、以及國際輿輪力度不強的情況下,使得寮國成為走私象牙的溫床。


新聞來源:

  • Laos is ‘world’s fastest growing’ ivory market (BBC)
  • Ahead of a ban, China’s illegal ivory market has moved to Laos (QUARTZ Africa)
  • The Ivory Trade of Laos (Save the Elephant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