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商情] 強制關閉外資金礦場 泰總理帕拉育否認有責
外電整理:黃嬿庭
2016年5月,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援用了臨時憲法第44條所賦予總理的絕對權力,要求國內所有金礦開採場限期關閉,包括位於披集府(Pichit)的查德里(Chatree)礦場,該礦場投資者澳洲廠商Kingsgate公司在本周一(8月28日)再度重申,他們不接受泰國軍政府目前提出的賠償,雙方仍在持續協商。
無論最後的協商結果如何,這筆賠償都將由泰國政府支出,許多社會運動人士都發表評論,認為帕拉育應為自己的決策負責。黃衫軍運動人士維拉.頌匡吉(Veera Somkwamkid)在本周日(8月27日)表示:「最讓我反感的是,對澳商動用臨時憲法44條,還要讓泰國為這(愚蠢的)行為買單。」
泰國前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上週末才在其大米收購政策案判決前潛逃出國,而一直以來,泰國當局對盈拉的主要指控之一,便是其政策造成國家財政嚴重損害的瀆職行為。然而當自身面臨是否該負起政治責任的批評時,帕拉育聲稱不需要為動用臨時憲法44條的任何行為所導致的後果負責。
「在這個國家採取臨時憲法第44條,意味著我不需要為這個決定負責,我做甚麼都行。」帕拉育說,「放在仲裁或國際法的情況下討論的話,泰國必須來處理這個問題,但就我個人而言,第44條會保護我,我不需要擔心。」
查德里礦場由Kingsgate自2001年開始投資,為泰國第一處金礦開採場。該礦場為當地創造許多工作機會,也讓泰國政府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稅收和特許使用費。但同時也一直 作為環保團體的箭靶,不時有媒體報導該礦場排放汙水,造成汙染並使當地居民染病的消息,這些爭議也曾在2015年導致礦場暫時性的關閉。
但Kingsgate提出,即便是包括泰國官方調查報告在內的各項研究,或是環保人士提出的說辭,都無法證明在此處的採礦行為對周遭環境或居民健康造成損害,反倒是泰國媒體的危言聳聽,以及2014年政變上台的軍政府說辭反覆、手段唐突強硬又沒有決策根據,對想投資泰國的外商而言,這是個「恐怖」的訊息。
針對軍政府的雙重標準,反對派社運人士宋巴.奔納瑪儂(Sombat Boonngamanong)評論指出:「哪天軍政府不再掌權,第44條的位階就會變了。到時候帕拉育的財產會(像辛那瓦塔家族那樣)被扣押嗎?」
帕拉育除了拒絕負責,還表示自己和盈拉的情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他指控盈拉在大米收購政策中涉及了貪污舞弊,但他並沒有從關採礦場中獲得任何好處。「政府(相較於前任政府)更優先考量人民的權益,在這些情況下,結果是利是弊都是其次。」帕拉育說,「但這和大米案不一樣,那是貪腐,你們應該要會區分這些。」

參考資料:
- Thailand shuts down Australian gold mine over health fears(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Australian-controlled Thai gold mine faces accusations of polluting water supply(The Guardian)
- Thailand to close all gold mine operations, including Australian Chatree(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JUNTA ORDERS ALL GOLD MINES SHUT DOWN(Khaosod)
- Thai Prime Minister Prayuth Chan-ocha’s gold mine decision send ‘horrendous’ message, says Kingsgate chairman(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CRITICS SAY PRAYUTH SHOULD COMPENSATE AUSSIE MINE HE SHUT DOWN(Khaosod)
- BSOLUTE POWER MEANS ‘I CAN DO WHATEVER,’ PRAYUTH SAYS(Khao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