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消失的民主紀念碑 復興的王權與擴張的軍權

[ASEANLAND] 泰國:消失的民主紀念碑 復興的王權與擴張的軍權

外電整理:黃嬿庭


本月初,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在軍政府支持下簽署了新憲法,這是泰國自1932年實施君主立憲制後的第20部憲法。

1927年,普里迪(Pridi Phanomyong)和鑾披汶(Plaek Phibunsongkhram)等青年政治及軍事菁英在巴黎組成了人民黨(People’s Party,คณะราษฎร),該黨於1932年6月24日發動政變,要求當時的國王拉瑪七世(巴差帝帕,Prajadhipok)實施同意實施君主立憲制,半年後,泰國的第一部君主立憲制憲法誕生,將國家最高權力歸與人民,王權得到了限縮。

該場政變被視為近代泰國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在曼谷皇家田廣場上,鑲嵌著一塊紀念牌,紀念君主專政的終結;然而在4月14日,有民眾發現這塊紀念牌消失了,被換成了另一塊標誌王權重要性的紀念牌。

新的紀念牌上寫著,「……人當尊崇佛教的三位一體、國家與其家庭,並效忠其君主,以使自身成為為國家帶來繁榮的引擎。」

過去便有激進的王權支持者放話要拆除1932年事件之紀念牌,因此有民主運動人士認為,這是保皇派想改寫歷史的極端作為。政治團體新民主運動(New Democracy Movement)要求調閱監視器,市政府方面卻一再推託,遲遲未取得關鍵性的影像。

由泰國人民主權黨的秘書長甘比(Kampee Kampeerayanon)所領導的50名民運人士,在本周一(17日)於附近的寺廟發起靜坐活動,表示對1932年政變的支持,遭到軍警以未經申請便集會之名義要求離開。

甘比表示,他只是帶領人們追求自由和正義,並對新憲法進行抨擊,「議會應由人民所組成,才能為人民發聲。」在今年4月6日由拉瑪十世簽署頒布的憲法中,明定了參議員全數由軍方指派產生。

泰國政治令人擔憂的,並非只是新憲法本身,還有自拉瑪十世登基以來,軍權伴隨著王權逐步擴張的種種跡象。

除長久以來都遭詬病的褻瀆王室法(Lese Majeste)外,政府更通過新的網路犯罪法,嚴格審查網路言論,爆發數起僅因臉書活動就以褻瀆王室或危害國家安全之罪名遭到起訴的案例。此外,新憲法還曾在國王要求下對與王權有關的內容進行修改,這是君主立憲制在泰國運行以來所罕見,由王室出手干預國家建制的情事。

上個月泰國知名政治運動人士維拉.頌匡吉(Veera Somkwamkid)因在臉書上轉發諷刺軍政府的民調而到案;上星期,泰國數位經濟及社會發展部更發出明令,禁止在臉書上與批評君主制的三位著名人士有所連繫,或是追蹤、轉發其文章;三位人士分別為歷史學者頌沙(Somsak Jeamteerasakul),英國記者、《泰王的新衣》作者安德魯.馬歇爾(Andrew MacGregor Marshall)及前外交官巴因(Pavin Chachavalpongpun)。

與此同時,軍政府執政集團國家和平暨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NCPO)的規模已達2000人,日前內閣還在總理帕拉育的支持下,批准提高其中721人俸祿之決議。


新聞來源

  • Plaque Celebrating 1932 Thai Revolution Removed(Voice of America
  • Removal of Thai revolution plaque raises democracy concerns(Reuters
  • Hard-working junta gets pay rise(Bangkok Post
  • Police break up pro-1932 democracy protest(Bangkok Post
  • Activists’ quest for plaque footage fails(Bangkok Post
  • Thailand: Ban on critics shows brazen determination to silence dissent(Amnesty International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Wikipedia Common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