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LAND]各退一步 中泰鐵路合作案步入新階段
外電整理:黃嬿庭
泰國交通部長表示,為尋求更緊密的關係,在經過漫長的談判之後,中國和泰國於本週三(21日)以1790億泰銖(約51億5千萬美元)的造價達成雙方鐵路合作初步階段的共識。
中泰鐵路合作始於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擔任總理的2013年10月,當時雙方協議,讓中國參與泰國的高鐵建設,而泰國則以農產品抵償部分建設費用,被稱為「高鐵換大米」。2014年5月泰國發生政變後,合作談判一度被擱置,終於在2014年12月簽署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重啟談判。
今年四月,泰方表示不願接受中方所提出160億美元的造價及2.5%貸款利息,欲縮短建案路線並獨力融資;中方認為路線的縮短將使泰國鐵路無法與寮國到中國的鐵路接軌,影響到其「一帶一路」戰略計畫的構想,態度因而轉為強硬,談判再度陷入停滯。
在數個月緊張密集的談判後,在本週於曼谷舉辦為期三天的雙邊會談後,雙方達成初步共識,該合作案仍將按原定計畫建成873公里長的鐵路,連接泰寮邊境和泰國東部的港口和工業區,在造價方面則大幅調降,「我們只最高只接受1790億泰銖的造價。」泰國交通部長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在會後告訴記者。
Arkhom表示,在此合作案中,泰國將自行承擔建設費用,中國則提供技術方面的協助。

中泰鐵路合作案依序分為三階段建設:曼谷-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250公里長的鐵路、呵叻府-廊開府(Nong Khai)355公里長的鐵路,以及北標府-羅永府(Rayong)246.5公里長的鐵路。第一階段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進行。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席王曉濤在會後表示,「雙方都期望在年底前動工,目前所剩時間有限。」
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所領導的軍政府不斷試圖以基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以挽救走下坡的出口及消費者信心;另一方面,受到來自國內及西方世界在民主及侵害人權方面的責難,曾經是美國在亞太最堅實盟友之一的泰國,與中國在正式關係上越走越近。
然而雙方在鐵路合作案的許多細節上仍未達成共識,諸如該以何貨幣支付費用的細項問題,都是影響未來談判的關鍵,「我們還有許多意見上的分歧和誤解需要解決。」Arkhom在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表示。
泰國副總理Prajin Juntong則向曼谷時報(Bangkok Post)透露,泰國方面最早會再年底成立工作小組,而在土壤狀況、控制系統,還有建案對環境及當地人民生活的影響方面,還有許多值得釐清的問題。
新聞來源
- Thailand, China agree on $5 billion cost for rail project’s first phase(Reuters)
- China-Thailand Rail Project Back on Track With Cost Agreement(The Diplomat)
- China’s Grand Plans in Southeast Asia on Track With Thai Rail Deal(World Politics Review)
- Sino-Thai rail project put back on track(Bangkok Post)
- 中泰鐵路生變!泰方:不用中國資金(香港文匯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