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 有教無類的實踐:曼德勒 Phaung Daw Oo 學校
作者:Chen, Yu Jung
緬甸許多修道院都會附設學堂,讓僧侶和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而位於緬甸第二大城的曼德勒(Mandalay),有間全緬甸最大間的修道院學校:Phaung Daw Oo Monastic Education High School(以下簡稱 Phaung Daw Oo 學校),總共有七千多名學生和數百位僧侶在這學習與生活。
因為學生太多,教室不夠使用,因此學生們只好分成「早班」和「午班」,早班孩子的上課時間是早上七點上到十一點,午班的孩子則是下午一點到五點,每個人每天都有上學四小時的機會,而上學是孩子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有個中年級的小妹妹用英文告訴我:「我晚上八點就睡覺了,因為我早上四點就要起床,我要走好久的路來上學。」我問她:「那妳喜不喜歡來上學嗎?」她露出大大地笑容說:「我最喜歡上學了!」

我想孩子們的笑容是Phaung Daw Oo學校創辦人U Nayaka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他從不拒絕任何想要來上學的人,不論其貧富貴賤,不論其身體或心靈是否有殘缺,他想讓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他深信接受教育和擁有知識是重要的事,尤其對緬甸人民更是重要。
來自日本、德國或其他國家的金錢、物資贊助,和來自緬甸國內外的志工教師,是Phaung Daw Oo 學校可在不收取任何學雜費的情形下,維持其運作的主要因素,也是這間學校的軟硬體設備和師資水準都比一般公立學校還要好的原因。

學校的空間規劃基本上分成三部份:教學區、圖書館、僧侶住宿區。
我想介紹Phaung Daw Oo 學校中的圖書館,因為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只有兩層樓,卻包含了閱覽室、視聽中心、會議室和辦公室,學校在有限的空間中規劃出最大的使用效率,不浪費每一分來自社會的資金投入。

視聽中心是學生和僧侶自主學英文最好的地方,裡面有廣播和卡帶播放器,認真的人每天都會找時間到裡面聽英文、練口說,看到這景象,我發自內心地認為我實在太不如他們了,因為我擁有許多資源,但我卻不曾珍惜也不曾好好利用。
看過他們的刻苦的學習環境,才知道自己真的很幸福,學會珍惜我所擁有的,學會分享我所擁有的,是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