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217] 印尼遭FIFA取消U20主辦國資格、菲宣布供美軍進駐新軍事基地位置、為泰黨勝選發送一萬泰銖政見惹爭議

[東南亞週報217] 印尼遭FIFA取消U20主辦國資格、菲宣布供美軍進駐新軍事基地位置、為泰黨勝選發送一萬泰銖政見惹爭議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17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4月1日至4月7日期間,有關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與緬甸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217|Apr. 1-7, 2023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佐科威總統視察印尼足協。(PSSI臉書

印尼|印尼遭FIFA取消U20主辦國資格

國際足球總會(FIFA)近期宣布,因印尼政府官員要求對以色列禁賽一事,將取消印尼的U20比賽主辦權。

印尼原本將於今年5月20日至6月11日於峇厘島、爪哇以及蘇門答臘舉辦U20青年足球世界盃的24強賽。原訂將在3月31日進行抽籤儀式,然峇厘島省長Wayan Koster拒絕以色列在峇厘島參賽,為此致信給青年與運動部,要求對以色列禁賽,抽籤儀式也因此取消。

除了Wayan Koster之外,下屆總統候選人、時任中爪哇省長的甘賈爾(Ganjar Pranowo)也曾公開反對以色列參賽。總統佐科威更曾對此公開表示以國有參賽權,印尼外交立場不受影響,更呼籲運動與政治不可混為一談。

FIFA主席英凡提諾(Gianni Infantino)及印尼足球協會(PSSI)主席索赫(Erick Thohir)3月底在瑞士進行會談,而後FIFA做成決定,取消印尼的主辦國資格,但並未提供具體原因。FIFA並表示新主辦國將儘快於近日宣布,賽程日期不受影響,據報導下一個主辦國可能為秘魯或是卡達

消息一出,球員及大批球迷相當失望,佐科威在其社群媒體上表示相當遺憾。峇厘島省長Wayan Koster則對此表示:「這是FIFA的決定,我們予以尊重。」


蘇比克灣。(PH2(NAC) Sanner, U.S. Navy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菲宣布供美軍進駐新軍事基地位置

菲律賓4月3日公布供美軍使用的4座新軍事基地位置,其中3座位於呂宋島北部,1座位於靠近爭議南海水域的巴拉望島。

今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訪問菲律賓,雙邊達成協議將擴大菲美「防務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根據協議內容,菲律賓將多開放4個基地,允許美軍進入使用。

本週菲國政府宣布新增軍事基地位置,分別是:卡加延省(Cagayan)聖安娜的卡米洛·奧西亞斯(Camilo Osias)海軍基地和拉爾洛機場(Lal-lo Airport),以及伊莎貝拉省(Isabela)加穆的梅爾卻德拉克魯茲陸軍軍營(Camp Melchor Dela Cruz),還有靠近南海的巴拉望島(Palawan)附近巴拉巴克島(Balabac Island)。其中卡米洛·奧西亞斯海軍基地,距離台灣僅約400公里

菲律賓國防部長加維斯(Carlito Galvez)認為這些基地具有戰略意義,尤其是鄰近台灣的海軍基地,還有靠近南海巴拉巴克島的基地。美國國防部副發言人認為,此將有助於兩國武裝部隊互相支援,共同應對印太地區的自然災害和人道救援。

除此之外,菲國防長加維斯表示原定還有第5座新設基地,規劃位於三描禮士省(Zambales)。但經政府評估後,因政治敏感原因而取消。他解釋道,政府並不想對大眾釋出錯誤訊息,誤認美軍將重返蘇比克灣海軍基地。


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貝東丹。(Pheu Thai Party臉書

泰國|為泰黨政見惹爭議 勝選發送一萬泰銖

泰國眾議院於3月20日解散,而選舉委員會宣布5月14日為大選投票日,4月3日到7日則為有意參選眾議員者的登記日,而4月4日到7日則為眾議員政黨名單登記日。各政黨的競選活動已如火如荼地進行,並宣傳其政見。其中,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宣布要在成為執政黨時,在其經濟刺激方案中將提供16歲以上的公民一萬泰銖(大約新台幣8,900元),然而該政見已引起爭議

事實上,為泰黨所提出的經濟刺激方案,並非直接提供公民現金,而是以數位貨幣的形式,提供公民消費刺激當地經濟。根據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該方案建立於區塊鏈技術,旨在推動泰國製造產品之出口,並吸引更多數位貨幣進入泰國。為泰黨要發送的一萬泰銖,在計畫執行前六個月僅能在一個大約4公里半徑距離的社區內使用。

貝東丹指出,為泰黨勝選後將致力於推動泰國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其成為東協金融科技的重要樞紐。不過,該政見也引起部分人士的擔憂,尤其針對資金來源。社運人士Sunthari Hatthi Sengking指出,該政見僅是為了吸引選民的認可,為泰黨應該要專注於提升弱勢群體的生活品質。

近期民調確實反映出選民對為泰黨的好感,尤其在年輕選民之中,為泰黨的貝東丹更是前三名受歡迎總理候選人。根據泰國媒體,儘管此次選舉中的「首投族」相較整體選民比例較小,但他們對政治具濃厚的興趣,對最後結果將會帶來關鍵性的影響。


大馬首相安華與中國總理李強(安華臉書

馬來西亞|安華訪中簽19項MOU 會晤習近平談南海議題

馬來西亞企業界對首相安華近期前往中國的國是訪問表示肯定,尤其是馬中簽署的19項諒解備忘錄,將加強中國對大馬綠色科技、數位經濟及現代農業等領域的投資。企業界認為此舉將大幅增加國際投資的信心,更強化馬中兩國之間的投資。大馬中小企業協會全國總會長陳芳心指出,馬中簽署的MOU有益於當地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

安華自3月29日抵達中國,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期間除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之外,亦與眾多企業領袖見面。此次訪中行程共獲得了馬幣1,700億令吉(約新台幣1.1兆元),創下中國對馬投資之新高。

事實上,2023年為馬中兩國成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之十周年,明年更是兩國建交50周年。安華在此次行程中邀請習近平明年來訪大馬,以慶祝兩國悠久穩定的關係。中國已連續14年為大馬最大貿易夥伴,而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認為,安華此次訪問將強化此深厚緊密的貿易關係,更向中國投資者帶來正面的影響。

不過,馬中之間在南海議題上仍存有摩擦,安華亦在會晤習近平和李強等人時,針對中國侵犯大馬海域及空域提出討論。根據美國智庫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於3月30日的報告,一艘中國海防艦隊於過去一個月在大馬國油據點附近行動,促使大馬海軍派艦因應,雙方因此陷入緊張關係。安華強調其國油公司是在大馬經濟海域中探勘,該計畫不會因為中國而停止,但大馬對於與中國談判仍持開放態度。


一艘運載石油的油輪。(Photo by Timur Garifov on Unsplash

新加坡|歐盟禁俄羅斯石油產品後 新加坡俄國石油進口激增

根據新加坡官方數據顯示,在歐盟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產品後,2023年第一季度新加坡進口的俄羅斯的石腦油(naphtha)幾乎增加三倍。路透社4月6日報導指出,星國在此期間進口了74.1萬噸俄國石腦油,約占新加坡精煉產品進口總量的23%,比起去年第四季進口的約26.1萬噸增加近三倍。此外,星國的俄國柴油進口也創下新高。

歐盟自2月5日起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七國集團、歐盟和澳洲均對使用西方船舶和保險的俄羅斯石油貿易設定在45美元100美元不等的上限。這些限制旨在遏制莫斯科收入的同時,將其石油供給留在市場上,以維持世界石油的低價位。

星國進口的石腦油可用於汽油混和,同時也是塑膠和油漆等產品的關鍵成分,主要買家包括南韓、中國、台灣和日本。其出口總額今年第一季度已上升至94.6萬噸,比起2022年第四季增長了26%。

新加坡並未參與歐盟對俄國實施的石油禁令,但官方於2月時曾表示,星國企業必須得考慮及管理任何潛在會對企業運營、交易和顧客關係造成影響的俄國石油及精煉產品交易。目前,俄羅斯已將目光轉至他國,陸續將石腦油售至巴西、突尼西亞,以及中東的商業重鎮。


數千名緬甸難民湧入泰國。(@ASEANNOWTH推特

緬甸|緬軍與武裝分子激戰 數千名緬甸民眾逃至泰國

根據泰國官員4月6日表示,緬甸軍方近日與少數民族克倫族武裝分子在與泰國接壤的緬甸克倫邦(Karen state)苗瓦迪市(Myawaddy)發生激戰,迫使數千名緬甸民眾逃往泰國邊境地區避難。

泰國達府(Tak)官員6日發表聲明表示,約4千名難民越過泰國邊境,到當地10個臨時收容所避難,其中多數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位於達府的泰緬邊境指揮中心正在與相關機構合作,並且根據人道主義原則,為所有逃離緬甸戰鬥的人提供安全庇護和援助。」當地義工表示,自5日開始有大批難民從緬甸湧入,目前有食用水和廁所不足的情況。

泰國政府表示,該國空軍正在監測局勢,若泰國領空遭到侵犯,將派出巡邏機因應。根據聯合早報報導,緬軍去年曾派出戰機轟炸武裝分子基地,其中一架戰機誤入泰國領空,以致泰方緊急派出兩架戰機攔截。

人權組織指控緬甸軍方經常攻擊農村地區,並在空襲與地面作戰行動時,以平民作為攻擊目標。對此,軍政府表示,他們正在與「恐怖分子」作戰,並否認攻擊平民。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