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75] 香格里拉對話星登場美中防長多次交鋒台灣議題、菲馬尼拉地鐵開工預計2027年完工、大馬缺工上百萬人經濟復甦恐受阻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75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6月11日至6月17日期間,有關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75|Jun. 11-17,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新加坡|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登場 美中防長就台灣議題多次交鋒
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亞洲安全會議(Asia Security Conference)在疫情影響停辦兩年後,於6月10日至12日在新加坡復辦。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簡稱IISS)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防務與安保峰會。本屆會議聚集了來自42國、約500位的政府高層、軍事將領和安全專家,一同商討關鍵安全議題。
在美中對峙、地緣政治競爭態勢加劇,以及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美、中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的發言備受關注,其中雙方也就台灣議題多次交鋒。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12日發表主題演講時言辭強硬表示,若台灣獨立,中國在戰爭面前不會畏縮,「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我們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針對美中關係,他表示,對抗對美中兩國和世界都沒有好處,若美國執意把中國當作威脅、對手甚至敵人,將犯歷史性和戰略性錯誤。
美國的聲明同樣強硬,重申台海和平及穩定的重要性,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並呼籲中國不要對台灣採取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行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指出,北京在包括台海在內的亞洲地區變得愈發具侵略性,美國會持續與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友站在一起,「我們會盡一己之力,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理這些緊張關係」。
面對嚴峻的國際態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演說時表示,日本將更積極主動地回應日本自身、亞洲及全世界面臨的挑戰和危機。他也首度闡述「岸田和平願景」,提出要透過五方面提升日本在本區域的外交和安全角色,包括在未來五年內從根本上加強日本的防禦能力。他也指出「今日烏克蘭也許是明日東亞」,強調日本將尋求對話而非對抗來建立穩定的國際秩序,但同時也必須為那些透過武力或威脅踐踏他國和平與安全、不遵守規則實體的出現做好準備。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1日則是透過視訊發表特別演說。他表示,俄烏戰爭決定了世界未來的規則與邊界,強調俄羅斯的入侵對和平進程具有全球影響。針對媒體提問國際社會可做什麼來因應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與經濟威脅,澤倫斯基表示,他認為今日的烏克蘭就是一例, 國際社會必須支持任何先發制人的措施來避免戰爭。
在東南亞國家方面,印尼防長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提出以「亞洲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分歧。他表示,中國數千年來是亞洲大國,印尼文化深受中國及印度影響,「我們相信中國會擔負起責任,因為這是他們所受到的教誨—權力和領導力須伴以仁慈」。他也強調,印尼沒有忘記美國、澳洲、俄羅斯、中國等在印尼獨立進程所提供的協助與支持,「我們有我們的分歧,『亞洲方式』就是每個國家有自己的方式與鄰居保持良好關係」。

菲律賓|菲馬尼拉地鐵開工 預計2027年完工
菲律賓第一條地鐵線馬尼拉地鐵(Metro Manila Subway),其地下工程於本週開工,力拼於2027年前完工。
日前菲律賓財政部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在2月簽訂馬尼拉地鐵第二期貸款協定,其中76%的經費來自JICA,菲國出資24%。地鐵系統合約由日本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承包,合約價金約12億美金(約新台幣330億元)統包合約,包含地鐵系統的設計、生產、施工。
本週地鐵的地下工程正式開工,目標在2027年完工。日本駐菲大使越川和彥(Kazuhiko Koshikawa)對此表示,工程開工象徵菲國大眾交通基礎建設進入新時代,日本將會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期待地鐵完工帶給人們更便利的生活。
馬尼拉地鐵全長33公里,共17個車站,每年載客量約為370,000名。地鐵將連結馬尼拉北邊的巴倫蘇埃拉市(Valenzuela)至南邊的帕賽市(Pasay City),第一階段工程27公里共15個車站,從東巴倫蘇埃拉市至馬尼拉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屆時兩端的交通時間將縮短為35至45分鐘。
大馬尼拉都會區目前有1984年開始營運的馬尼拉輕軌(Manila LRT)、1999年通車的捷運三號線(Manila MRT 3),以及鐵路系統。當局期能透過地鐵建設,舒緩壅塞的交通。

馬來西亞|大馬缺工上百萬人 經濟復甦恐受阻
馬來西亞防疫政策雖已逐漸鬆綁,近期仍面臨缺工問題,其嚴峻程度甚至對大馬疫後經濟復甦造成威脅。受影響的產業非常廣泛,從棕櫚油業到半導體製造業都被迫停接訂單、放棄數十億美元營收。
疫情嚴峻期間,大馬政府實施邊境管制政策,其中包括外籍勞工引進凍結令。但隨著大馬疫情逐漸緩和,該凍結令已在2月解除。不過產業團體、企業和外交官表示,由於政府審批動作緩慢、與印度和孟加拉就勞工權益保障進行的談判曠日持久,截至目前都沒有出現移工顯著回籠的趨勢。
大馬係全球半導體生產重鎮,而近期缺工問題造成當地重要廠商無力承接新訂單,相關訂單將流向台灣。大馬整體製造業亦有相同的情況,儘管其銷售量有增加的趨勢,但有部分公司履行訂單能力嚴重受阻。大馬其一重要產業為棕櫚油業,其業者形容目前情況如「只能派7個人上場去跟11個人比賽踢足球。」
事實上,棕櫚種植業者早在6月初就向政府反映缺工問題,但也因批准程序效率不佳,許多移工無法入境。大馬飯店業為另一高度依賴移工的產業,近期也反映其缺工問題。該產業在疫情期間因收入大幅降低而裁員,但在大馬旅遊業復甦後,許多曾任職於飯店業的人並未重返該產業求職。

印尼|印內閣改組 貿易部長遭撤換
印尼總統佐科威本週宣布內閣改組,為其第二任期内的第3次內閣變動,在國內經歷食用油危機後更換貿易部長,由國家使命黨主席哈桑上任。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印尼國內食用油價格飆漲。為抑制價格,政府下令於4月28日起禁止棕櫚油出口,但造成國內棕櫚油產業反彈,而後在5月23日解除出口禁令。時任貿易部長的盧特菲(Muhammad Lutfi)因貿易政策成效不佳遭撤換,本週宣布由國家使命黨(National Mandate Party, PAN)主席哈桑(Zulkifli Hasan)接任新部長。佐科威總統表示,國家需要一個能立即解決食用油危機的人上任,哈桑具有豐富經驗,相信他能勝任部長一職。
然而,印尼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and Law Studies)主任Bhima Yudhistira對此任命表示失望,認為佐科威仍以政黨聯盟為優先考量,未能指派專業人士來解決危機。哈桑在2009至2014年間曾任印尼林業部長,2015到2019年間為人民協商會議議長,接任貿易部長前為副議長。
除了貿易部長之外,此次內閣改組亦任命新的土地規畫部長,以及三個單位的副部長,土地規畫部長由前國民軍總司令哈迪(Hadi Tjahjanto)接任。

緬甸|聯合國人權報告:緬甸兒童被襲擊及虐待
聯合國緬甸人權問題特別調查員安德魯斯(Tom Andrews)6月14日表示,國際社會應該「重新接觸及關注」緬甸,以阻止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安德魯斯在他一份名為《失去一代人:軍政府如何襲擊緬甸孩童並偷走他們的未來》(Losing a Generation: How the military junta is attacking Myanmar’s children and stealing their future)報告中指出,自軍政府掌權以來就有系統性地虐待兒童。
報告指出,士兵、警察和軍方支持的民兵在緬甸暴力行動中謀殺、綁架、拘留和折磨兒童,目前已有1,400多名青年被捕,至少有61人被扣為人質。報告還指出,自軍方奪權以來,已有 142 名兒童遭到酷刑,其中包括毆打、刺傷、被香煙燙傷、被剝奪食物和水等刑罰。估計有780萬名兒童因暴力衝突而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此外,今年更有3.3萬名兒童因未接種常規疫苗而可能死於可治療的疾病。
安德魯斯呼籲國際社會進行緊急干預,在財政上孤立軍事獨裁政權,並大幅增加對緬甸的人道主義援助。他表示,各方必須「以應對烏克蘭危機相同的緊迫性來應對緬甸的危機」。 他也指出軍政府對兒童的襲擊構成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和緬甸暴力的其他策劃者必須為他們對兒童犯下的罪行負責」。

泰國|泰國BOI董事會批准多項項目 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在6月13日批准了多項投資獎勵項目,總價值2,095億泰銖(約新台幣1,780億元),其中包括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合資成立的Horizon Plus電動車公司的項目,總投資額361億泰銖(約新台幣307億元)。
這些項目是由BOI董事會會議決議批准,而該會議由泰國總理帕拉育主持。本此會議是BOI董事會第三次最高級別會議,旨在增進吸引外商投資泰國,打造新的經濟成長動能。因此,除了電動車項目之外,BOI也批准了ASIA EraOne投資建設連接三大機場的高鐵項目、King Board控股集團投資的特殊布料產業項目、以及IRPC的聯合發電廠等大型項目。
BOI秘書長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認為這些大型項目將會為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特區基礎建設帶來更多投資。與此同時,Duangjai也針對電動車項目的批准指出,此合資計畫將強化泰國成為東南亞電動車製造中心的政策。事實上,BOI也批准了電動車相關補貼政策,特別是針對電池生產,未來五年在泰國境內銷售電動車電池相關產品,可享有原物料進口關稅減免 9 成優惠。
與此同時,「智慧型工業園區」若符合BOI之標準,可享受最高8年免企業法人所得稅的優惠,而且如果該園區設在EEC內,則能額外追加5年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