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69] 日首相訪越泰擴大軍事經濟合作、東協討論緬困境籲軍方允許特使會翁山蘇姬、大馬開齋節連假出現「報復性旅遊潮」

[東南亞週報169] 日首相訪越泰擴大軍事經濟合作、東協討論緬困境籲軍方允許特使會翁山蘇姬、大馬開齋節連假出現「報復性旅遊潮」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69期,為讀者挑選2022年4月30日至5月6日期間,有關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69|Apr. 30-May 6, 2022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


范明政與岸田文雄(内閣官房内閣広報室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4.0)

越南|日首相訪越 越首次承諾供烏克蘭人道救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底出訪東南亞各國,在4月30日至5月1日到訪越南,除了與越南總理范明政外進行會談外,也會晤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國家主席阮春福與國會主席王廷惠等要職。

岸田文雄首站出訪印尼,隨後抵達越南,並在訪越後轉往泰國。范明政曾於去年11月出訪日本,和岸田文雄進行會談,為岸田上任後首位接待的外國元首。而日本前任首相菅義偉在就任後首次正式出訪也選擇越南。

在范明政與岸田的會談中,雙邊就烏俄戰爭重申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性、反對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攻擊平民,以及反對在任何地區使用武力改變現狀,還有對立即停戰達成一致看法。范明政也宣布,將提供50萬美元為烏克蘭提供人道救援,是越南在戰爭爆發後首次捐款。長期以來,越南與俄羅斯的關係緊密,近期聯合國大會上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表決中,越南選擇棄權。這次雙邊聲明中並未採取譴責立場或共同制裁俄羅斯,不過岸田仍視越南在會後的聲明捐款為「正面的一步」。

越日也就南海局勢進行討論,雙邊會加強海事與資訊安全合作,以及重申維持區域的穩定和和平;岸田也稱越南是維持「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除此之外,雙邊也稱在科技創新、數位轉型以及疫後分散供應鏈的議題上,將持續擴大合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泰國總理帕拉育。(帕拉育臉書

泰國|日首相訪泰深化國防經濟合作

日首相岸田文雄在完成訪越行程後飛往泰國,並於5月2日與泰總理帕拉育會面。雙方同意加強防衛設備和科技轉移的合作,並準備簽署「防衛裝備品暨技術轉移協議」。泰國外交部今天指出,兩國將建立一個共同委員會,討論詳細的合作項目,也增加日本對相關領域的投資。雙方也同意將彼此的戰略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提升為全面性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兩國領袖在聯合聲明中指出,該協議將有助於泰國提升國防安全,同時支持日本投資,透過雙邊或多邊機制下的防衛和安全合作,促進區域的和平和繁榮。不過,不少媒體解讀這是針對中國達成的協議。

泰國外交部東亞司司長潔達潘(Chettaphan Maksamphan)指出,泰國和日本討論相關協議已經超過5年,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協議。帕拉育則表示,他與泰國最大的投資國日本,討論包括改善供應鏈相關議題,同時草擬了一份為期5年的經濟夥伴協議。

此外,兩國政府也將根據《巴黎協定》框架,就減少碳排放進行合作。泰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納功(Thanakorn Wangboonkongchana)在會後表示,政府希望泰國能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並將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等有助於泰國實現此一目標的產業列為重點項目。5家電動汽車的日本公司代表也承諾將泰國作為其生產基地,生產電池、零配件和充電站等相關設備。


柬埔寨總理洪森5月5日接見美國─東協商務協會(US-ASEAN Business Council)高級副總裁兼區域總經理Michael W. Michalak一行人。(洪森臉書

緬甸|東協商討為緬供人道援助 呼籲軍方允許特使會翁山蘇姬

東協輪值主席國柬埔寨將於5月6日召開線上線下混合式會議,與來自所有東協成員國、東協外部夥伴、聯合國專門機構和其他相關國際組織的代表商討有關東協對緬甸提供的人道援助。報導指出,東協緬甸特使、柬埔寨外交部長巴速坤(Prak Sokhonn)和東協秘書長林玉輝(Lim Jock Hoi)將以東協人道主義援助協調員身份,共同主持在金邊舉行的視訊會議。

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5月2日也敦促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允許東南亞特使與緬甸所有利益相關者會面,其中包括近幾個月被判貪汙和煽動罪成立的翁山蘇姬。這是洪森迄今為止對緬甸軍方最強烈的呼籲。

柬埔寨外交部聲明指出,洪森在通話中「再次強調特使與緬甸所有相關方會面的重要性」,聲明並表示,敏昂萊在答覆中「承諾促進與其他有關各方的會議」,並說緬甸當局正在著手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的分配。

對於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塞福丁(Saifuddin Abdullah)日前提議東協與緬甸反軍方統治的「全國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進行人道主義救濟領域在內等非正式接觸,軍方外交部表示強烈抗議,並稱塞福丁「不負責任及魯莽」。軍政府認為此言論可能會煽動國內的恐怖主義和暴力,阻礙緬甸政府的反恐努力。


吉隆坡星光大道夜景。(Will Simmonds on Flickr CC BY ND 2.0)

馬來西亞|大馬開齋節連假出現「報復性旅遊潮」

自5月1日起,大馬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正好也遇上開齋節及勞動節連假,促使全馬各地的旅遊景點皆人頭攢動。從4月30日開始,大馬各大高速公路出現塞車的情況,甚至到凌晨都不見緩解。此人潮中除了回鄉過節的巫裔民眾,同時也有不少趁著長假前往其他州旅遊的人。

大馬似乎一別過去兩年新冠疫情的影響,恢復了活力與朝氣。馬六甲、檳城和波德申(Port Dickson)等著名旅遊景點出現「報復性旅遊潮」,當地飯店民宿的預訂入住率更是突破80%至90%。有業者甚至早在一個月前,就已開始接到5月1日至4日連假的住宿訂單,而在政府宣布放寬防疫措施後,預訂住宿的客戶激增不少。

有飯店民宿業者指出,原以為政府開放國民出國,相信不少民眾在這次連假會選擇出國旅行,因此不敢抱太大希望。不過,熱門旅遊景點的飯店民宿不僅在連假期間近80%的房間被預訂,甚至在5月5日連假結束後,亦有接獲房間預訂。

此次開齋節連假另一較為特別之處,為大馬首都吉隆坡一改過去開齋節冷清現象,在此次連假期間出現大批人潮。吉隆坡熱門景點,如:星光大道(Bukit Bintang)、柏威年廣場(Pavilion Kuala Lumpur)及雙子星(KLCC)等等皆空前盛況,甚至也有不少外國遊客出現在大馬首都


鬥雞。(CEphoto, Uwe Aranas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影響社會秩序 菲擬禁止線上鬥雞博弈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在本週宣布,考量對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擬禁止國內蓬勃的線上鬥雞博弈活動。

鬥雞活動(Sabong)在菲律賓相當盛行,這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鬥雞場轉為在線上投注,在菲國又稱為「e-sabong」。政府也對此發出7張合法鬥雞投注牌照,提供民眾下注。杜特蒂本週指出,雖然線上鬥雞博弈每月替政府帶來6.4億披索(約新台幣3.5億元)的稅收,但其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更鉅,因此擬禁止此項活動。他在上個月便責成內政部針對國內鬥雞博弈進行調查,內政部訪查了8,400名民眾,有超過62%的民眾認為應該停止線上博弈。菲國總統府發言人則指出,相關執行細節尚待決定,稍後由內政部執行。

因線上投注相當便利,造成許多人沉迷其中,進而影響社會秩序。據傳菲國每日在鬥雞的投注金額高達30億披索(約新台幣17億)。根據媒體3月份報導,菲國在今年傳出至少34名鬥雞玩家失蹤的情事,恐遭非法監禁或綁架甚至謀殺;在稍早政府內部便有針對是否禁止鬥雞線上博弈進行討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席五一勞動節活動。(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李顯龍:俄烏戰爭造成生活成本上漲 未來兩年經濟可能衰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5月1日出席勞動節集會時表示,面對全球通貨膨脹水平居高不下,愈來愈多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並警告全球可能在未來兩年內面臨衰退。

俄烏戰爭更是為新加坡經濟蒙上陰影。李顯龍表示,新加坡人已感受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他強調,新加坡是一個與全球經濟緊密結合的小國,在全球市場中議價的能力非常小,只能被動地接受定價。他舉例,新加坡的能源仰賴進口,根據貿工部的估算,去年初原油價格上漲一倍,星國蒙受的損失一年就高達80億元,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額(GDP)的1.5%。

李顯龍指出,星國政府正竭盡所能舒解生活成本上漲給人們帶來的壓力,應對策略包括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供各種援助配套和補貼、金融管理局最近讓新元升值,以及確保糧食和能源供應不受俄烏戰爭的影響。

李顯龍表示:「在短期內,政府的扶助措施有助於承擔這些壓力,緩解各家庭面對的困難。但從長遠來看,這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指出,唯有透過提高生產力、保持經濟增長,以及每一個人實現自我提升,才能提高收入,應對更高的能源和糧食價格。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