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32] 緬甸政變逾半年累計死亡人數破千、慕尤丁宣布辭職成大馬任期最短首相、星國將對德國汶萊試行「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畫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32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8月14日至8月20日期間,有關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32|Aug. 14-20, 2021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

緬甸|緬甸政變逾半年 累計死亡人數破千
緬甸非營利人權團體「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 AAPP)8月18日表示,自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奪權迄今,已有超過1,000人死於安全部隊手中。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逾半年,軍方仍持續使用武力殘暴鎮壓示威活動,造成嚴重傷亡。援助政治犯協會秘書泰奈(Tate Naing)指出,截至18日已有1,006名無辜民眾慘遭殺害,且實際罹難人數恐遠高於此;聯合秘書波基(Bo Kyi)則憂心表示,只要軍方繼續掌權,就會繼續殺戮,「他們不僅殺害緬甸人民的性命,也殺害了國家的未來與民主希望」。
儘管援助政治犯協會的統計數據廣為國際組織所引用,緬甸軍方依舊堅稱其紀錄誇大不實,並反控亦有數十名安全部隊成員在衝突中遇害,但該協會並未納入統計。

馬來西亞|慕尤丁宣布辭職 成大馬任期最短首相
隨著反對派要求下台呼聲漸高,加上執政聯盟最大黨巫統(UMNO)若干議員相繼表態撤回支持,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8月16日宣布,因失去國會多數支持而決定率內閣總辭,成為馬國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慕尤丁在16日的內閣會議後前往皇宮,向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遞交辭呈,並獲接受。根據國家皇宮的聲明,阿布都拉同意在新首相人選出爐之前,由慕尤丁擔任看守首相;另鑒於馬國近8成的選區屬疫情紅區,考量人民的安全,阿布都拉認為當前並非舉行第15屆國會大選的最佳時機。
在與國家元首會面後,慕尤丁隨即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全國電視演說,指出由於15名巫統國會議員撤回支持,他已不再擁有國會多數支持;加上反對陣營及執政國民聯盟(PN)重要盟黨巫統均拒絕其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因此決定在9月7日信任投票前自請辭去首相一職並率內閣總辭,為17個月的任期畫下句點。
慕尤丁除盼新政府能盡快成立,避免影響國家行政運作,亦不忘向民眾信心喊話,稱其內閣已訂購足夠的新冠肺炎疫苗供全國人民接種,倘順利進行,將在10月底之前實現所有成年人完成接種的目標。

新加坡|星國9月對德國汶萊試行「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畫
新加坡政府8月19日宣布,從9月8日起將對德國與汶萊試行「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計畫,來自兩國的旅客只要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即不需履行居家通知的隔離措施,但仍需接受頻繁的PCR篩檢。
透過此計畫入境新加坡的旅客,PCR篩檢總共須做四次,包括出發前48小時內、抵星國時,以及到星國後的第三與第七天。旅客必需提前預約並且支付檢測費用。
該計畫不限制旅遊形式,已接種的德國與汶萊旅客可在星國自由行動,不過僅能搭乘針對接種者旅遊走廊所開設的航班,以確保該班機的乘客皆已完整接種。目前規畫每天一個指定班機由德國飛往星國、每週三個指定航班從汶萊飛抵星國。另外旅客必需在抵達星國前的21天待在德國與汶萊,如造訪過其他地方即不符資格。
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在聯合領導抗議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記者會上指出,「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畫可提供欲前往星國的已接種者更大的彈性,並且確保重症與死亡病例不會暴增。顏金勇表示該計畫將逐漸擴大至其他地區。

印尼|國產紅白疫苗 近期擬進入人體試驗
印尼國產的新冠肺炎「紅白疫苗」(Merah Putih),將於近期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若進度順利有望於2022年取得緊急使用核准並開始量產。
印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在8月初死亡人數已突破10萬人,為亞洲地區疫情第二高,僅次於印度。主要由艾爾朗加大學(Airlangga University)和Biotis製藥公司合作研發的紅白疫苗,為目前研發進度最快的國產疫苗。根據印尼食藥署署長盧吉托(Penny Lukito)指出,紅白疫苗已完成在老鼠身上的試驗,且結果顯示對於對抗Delta變種病毒有相當效力。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的臨床前研究,預計近期可開始人體臨床試驗,並期能順利於2022上半年取得緊急使用核准而後量產。至於另一個國產疫苗千島疫苗(Vaksin Nusantara)則未能順利取得食藥署許可而中止。
目前印尼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人口約占14%,距離群體免疫覆蓋率達70%目標還很遙遠。政府本週表示近期目標於7週內完成5千萬劑疫苗接種。印尼已核准的疫苗有莫德納、輝瑞、AZ、科興(Sinovac)和國藥(Sinopharm)疫苗。另外有安徽智飛龍科馬製藥公司(Anhui Zhifei Longcom)、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義大利ReiThera和美國加州Aivita所研發疫苗在印尼進行臨床試驗。
截至目前,印尼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390萬例,其中已有超過12萬人死亡。

菲律賓|菲國通報首例Lambda變種病毒確診者
菲律賓在8月15日通報國內出現首例新冠肺炎Lambda病毒株病例,為一名來自西維薩亞斯的35歲孕婦,目前傳染途徑不明。
菲律賓一名35歲孕婦在7月時確診新冠肺炎,並無明顯症狀,而後順利痊癒,在確診三週後檢驗出其感染的是Lambda病毒株。然因該名女性並非返國移工,因此目前傳染途徑有待進一步釐清。
Lambda病毒株於2020年8月首次在秘魯發現,目前已出現在全球近30個國家,以中南美洲居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關切變種」(variant of interest),尚未列入「高關注變種」(variants of concern),其傳染力是否如Delta病毒強勁仍須進一步觀察。近期美國德州通報首例Lambda病例,目前國內約有1千多例;日本則在8月6日通報首例,為一名從祕魯訪日女性。
菲律賓府方發言人請民眾不必過度擔心新變異病毒株;衛生部呼籲民眾遵守防疫措施以及儘速接種疫苗,是對抗任何變種病毒最好的保護。菲國基因體中心(PGC)執行長薩洛瑪(Cynthia Saloma)也指出,目前患者檢驗出Delta病毒的比例迅速攀升,比較憂心Delta病毒造成的嚴重疫情。
截至目前,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4萬例,其中3萬人死亡;近期7天平均確診數超過1萬例。

泰國|泰政府推「工廠沙盒」計畫 隔離製造業工人優先施打疫苗
根據彭博社8月19日報導,為避免因為新冠肺炎而影響出口製造業,泰國政府發布「工廠沙盒」(Factory Sandbox)計畫,優先試點隔離部分地區製造業工廠工人並為他們施打疫苗。
根據泰國政府所發布的聲明,「工廠沙盒」計畫預計將先行針對300萬名工人實施,以保護每年為泰國帶來7,000億泰銖(約新台幣5,879億元)GDP的出口製造業。這項計畫將優先對至少有500名以上工人的工廠實施,以期在相同供應鏈位置中的競爭國家因新冠肺炎而受到衝擊之時,能夠對泰國和外國投資者帶來信心。「工廠沙盒」計畫預計會特別將重點放在汽車、電器、食品和醫療器材等製造業工廠,而符合資格的工廠必須建置適當的隔離場所並提供員工交通車。
高盛集團所發布的報告指出,儘管泰國因受到疫情影響而導致國內消費疲軟和觀光業蕭條,但第2季出口卻逆勢同比成長27.5%,而絕大多數出口成長都是由製造業所貢獻。
截至8月18日,泰國已有7.3%人口完整接種兩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並有25.5%人口完成至少一劑疫苗接種。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