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29] 緬甸軍方廢除2020年選舉結果、美防長訪菲杜特蒂鬆口保留美菲部隊訪問協定、越南與美俄日藥廠簽疫苗技轉合約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29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7月24日至7月30日期間,有關緬甸、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29|Jul. 24-30, 2021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

緬甸|緬甸軍方稱千萬件舞弊 廢除2020年選舉結果
經過近半年的調查,緬甸軍方任命的聯邦選舉委員會(UEC)7月26日宣布,2020年11月8日舉行的全國大選「不自由、不公平」,因而正式廢除該次選舉結果。
以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為首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在2020年全國大選中挾82%的極高支持度,力壓最大在野黨、多由退役軍官將領所組成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軍方屢次指控選舉不公,要求展開調查並推遲新一屆議會開議,但遭當時執政的全國民主聯盟拒絕。軍方2月1日以「選舉舞弊」為由,對民選政府發動政變,拘押包括翁山蘇姬在內的多名政治領袖,並任命新的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登梭(Thein Soe)進行調查。
聯邦選舉委員會7月26日發表調查結果,直指全國民主聯盟試圖濫用防疫規定干擾大選,奪取其他政黨的權力,並聲稱掌握1,100萬件以上舞弊行為。該委員會主席登梭也重批,「這是一場不自由也不公平的選舉」,因此正式廢除選舉結果。

菲律賓|美防長訪菲 杜特蒂鬆口保留美菲部隊訪問協定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7月27日起出訪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為首位訪問東南亞地區的拜登政府閣員。在奧斯汀出訪菲國期間,總統杜特蒂宣布取消先前提出終止兩國「部隊訪問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的決定。
奧斯汀首站抵達新加坡,他在主題演講中點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並無國際法的基礎,且威脅到區域各國的主權;強調美國對其他國家依據國際法伸張主權的支持。而後造訪越南時也重申對東南亞的承諾,將持續深化安全關係。
奧斯汀29日抵達菲律賓,會晤總統杜特蒂及防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等要職,他在談話中指出美國欲以「平等的主權夥伴」和菲國建立更深的雙邊關係,並擬針對菲美「部隊訪問協定」(VFA)後續走向進行協商。
菲美兩國於1998年簽署VFA,允許訪問協定簽署國可因軍事演習或人道援助互相暫時派駐軍隊,是實現美菲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重要的一環。杜特蒂政府在去年2月提出終止協定,至今年6月止三度發出外交照會暫緩終止延長效期,並於今年初開始與美方協商修約,6月時修約條文已呈報總統府,然杜特蒂遲未拍板接受。
30日時杜特蒂始鬆口將保留VFA,防長羅倫沙納受訪時表示,並不清楚杜特蒂決策的原因,但指出外交部與駐美大使做出許多努力。奧斯汀則以感謝杜特蒂決策作為回應,指出強健的美菲關係和VFA有助於維繫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繁榮。

越南|越累積確診病例破10萬 與美俄日藥廠簽疫苗技轉合約
越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越能政府本週宣布已與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藥廠簽署疫苗技術移轉合約,並同步加速國產疫苗研製。
越南連續5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7,000例,至本週總確診病例數已破10萬。河內自24日起實施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措施,疫情重鎮胡志明市則是自26日起實施宵禁措施,晚間6點到隔日清晨6點之間嚴禁民眾外出,期能有效遏制疫情擴散。
衛生部指出,目前越南已與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的藥廠簽署疫苗技轉合約。根據路透社報導,越南製藥公司Vabiotech與國際進步股份公司(Advanced International Joint Stock Company)簽署對象為日本鹽野義製藥(Shionogi),最快於明年6月完成移轉。與俄國的契約則是由Vabiotech、DS-Bio公司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簽署,預計8月起可生產衛星五號(Sputnik V)疫苗,上軌道後將提升生產量至每個月500萬劑。至於和美方的合作,除了擬在越南生產mRNA(傳訊核醣核酸)疫苗外,並未針對廠商透露更多細節。
國產疫苗方面,日前Nano Covax已於6月開始第三期人體試驗,為目前進度最快的疫苗;衛生部與科技部上週召開會議,擬於近期核准Nano Covax的緊急使用授權;為避免持續仰賴外國疫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也下令將國產疫苗產製列為優先要務。
截至目前,越南新冠肺炎累積確診病例約11萬例,其中約22,000人已康復、524人死亡。

泰國|曼谷廊曼機場倉庫建置方艙醫院可容納1,800人
根據路透社7月28日報導,一群泰國志願者在一間機場倉庫建置了能容納1,800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路透社指出,泰國28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6,533例、死亡133例,而累積確診病例已達到543,361例、死亡4,397例。
根據曼谷私立蒙庫瓦塔納醫院(Mongkutwattana Hospital)院長連通(Rienthong Nanna)表示,雖然方艙醫院可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但若患者情況惡化,他們將必須被移至另一間位於曼谷市區的Pitak Rachan方艙醫院。他指出,隨著確診人數不停增長,有必要繼續建置更多方艙醫院以容納更多患者。
泰國新冠肺炎疫情於首都曼谷已嚴重惡化,不僅對於城市公共衛生帶來威脅,也引發許多民眾對於疫苗不足的質疑。泰國政府目前預計在2021年底前為至少5,000萬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但現在僅有總人口6,600萬人中的5.6%已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19.2%完成至少1劑接種。
根據南華早報7月24日報導,泰國政府先前指出將在2021年底前向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簡稱:AZ)獲取6,100萬劑疫苗,並以約莫每月1,000萬劑的速度供貨予泰國,不過知情者表示,AZ方面並未和政府達成關於這些數目的共識。
於此同時,泰國政府也曾在7月初計畫於首都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將一間航廈建置成為能容納4,500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並預計於8月開始啟用。

馬來西亞|大馬國會召開特別會議 政府撤緊急狀態引爭議
馬來西亞國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擺超過半年,面對反對派批評聲浪及國家元首施壓,首相同意7月26日起召開5天特別會議,然政府未獲批准便逕行宣布撤除緊急狀態,引發各界譁然。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1月向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提呈內閣議決,獲批准後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國會隨之陷入停擺。反對派抨擊慕尤丁欲藉此躲避不信任投票,保住搖搖欲墜的國民聯盟(PN)政權;阿布都拉6月16日亦發出諭令施壓政府盡速復會,以商討緊急狀態與國家復甦計畫等議程。
馬來西亞政府最終拍板7月26日至29日及8月2日舉行共5天特別會議,不僅是馬國國會史上第四次特別會議,更是時隔7個月首次開會商議國事。負責國會及法律事務的首相署部長達基尤丁(Takiyuddin Hassan)26日會上拋出震撼彈,稱政府無意展延緊急狀態,8月1日將結束,期間制定的數項法律亦會失效。
對此,在野議員十分不滿,批評慕尤丁政府刻意閃躲辯論,且質疑未依憲法就撤除緊急狀態一事獲取國家元首同意。馬來西亞皇宮29日發布聲明證實,阿布都拉對於政府未取得其批准便逕行在國會宣布撤除緊急狀態表達「高度失望」,並稱立法失效的說法「不準確、誤導國會議員」。儘管慕尤丁隨即透過聲明回應,一切均根據法律及聯邦憲法行動,反對陣營已疾呼要求慕尤丁辭職下台。

新加坡|星批准私人醫療業者引進國藥疫苗
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7月28日報導,新加坡衛生科學局近期已批准私人醫療業者引進中國國藥疫苗(Sinopharm),預計下個月就會開放施打,屆時將成為星國第四款供民眾接種的疫苗,以及科興疫苗之後的第二款中國疫苗。
新加坡IHH醫療保健集團證實,衛生科學局已批准私人醫療機構以特別採用程序(Special Access Route)引進國藥疫苗,不過細節仍在討論當中。此外,萊佛士醫療集團(Raffles Medical Group)也已在臉書上貼文請民眾登記接種國藥疫苗的意願。
新加坡去年底啟動全國接種計畫後,主要施打納入該計畫的兩種疫苗,分別是輝瑞(Pfizer/BioNTech)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截至7月27日,在全國接種計畫下至少接種一劑人數約427萬人,接近3/4新加坡人口;完整接種兩劑人數約為316萬人,占新加坡人口的55.4%。不過最近獅城本土疫情升溫,從19日起每天確診病例數都破百,主要兩大感染群為裕廊漁港與KTV夜店感染群。病例數上升也讓星國政府決定退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並呼籲還沒接種疫苗的民眾儘快接種。
不過之前購買的20萬劑科興疫苗已在今年2月底到貨,且在6月初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科興納入緊急使用清單後,允許私人醫療機構以特別採用程序購入科興疫苗供民眾接種,截至7月26日已施打8.9萬劑科興疫苗。未來國藥也將依循科興的方式,允許私人醫療機構施打,不過透過特別採用程序購買的疫苗不受政府補助。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