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119] 英美加對緬軍政府祭出新制裁、Gojek與Tokopedia合併印尼科技巨頭GoTo成形、星國本土疫情延燒星港航空泡泡再度延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19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期間,有關緬甸、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119|May. 15-21, 2021
編輯:荊柏鈞、柯昀伶、鍾依吟、黎柏君

緬甸|英美加祭出新制裁 首度包括緬甸政治實體
美國、英國與加拿大5月17日宣布,對發動政變奪權的緬甸軍政府祭出新一輪制裁,對象包括軍政府最高領導機構「國家行政委員會」(State Administrative Council)、13名官員、及3名官員子女。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新聞稿,此波制裁奠基於總統拜登(Joe Biden)2月10日簽發的行政命令「針對緬甸局勢凍結相關資產」,旨在透過凍結資產並禁止美國公民提供資金、商品或服務等措施,向緬甸軍方施壓及究責,制裁對象為1個政治實體及16名個人,包括:國家行政委員會、該委員會4名委員、該委員會任命的7名部長、央行行長、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及海空軍司令3名子女。
英國與加拿大也跟進,英國外交部宣布對國有企業「緬甸寶石公司」(Myanmar Gems Enterprise)實施制裁,盼切斷軍方主要資金來源,美國此前也已凍結該公司資產並全面禁止與該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加拿大則表示將對軍方有關實體及個人施加進一步的制裁。
對此,聯合國緬甸人權特別報告員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表示歡迎,尤其肯定英美加等國在制裁對象層面跨出一步,首度納入政治實體,「此一決定將敲響警鐘」,警告繼續提供緬甸軍方財務、物質或技術支持的個人或實體都可能面臨國際制裁。

印尼|Gojek與Tokopedia合併 印尼科技巨頭GoTo成形
印尼新創獨角獸叫車平台與電子支付公司Gojek和本土電商Tokopedia5月17日宣布合併,新公司名為「GoTo」,市值上看180億美金,是印尼市場最大筆合併交易,也是境內規模最大科技公司。
Gojek和Tokopedia在今年1月時傳出合併消息,目標與新加坡的Grab和冬海集團(Sea Limited, 簡稱Sea)競爭。新公司Goto的股權分配,Gojek持有58%、Tokopedia持有42%,GoTo集團執行長由Gojek共同執行長蘇利斯蒂奧(Andre Soelistyo)擔任、Tokopedia總裁派翠克.曹(Patrick Cao)擔任集團總裁。
GoTo底下有三大事業群:叫車平台Gojek、電商服務Tokopedia、以及金融支付服務GoTo Financial,在印尼、越南、泰國及新加坡提供服務。叫車平台業務由Gojek共同執行長阿盧維(Kevin Aluwi)負責、電商則由Tokopedia創辦人陳國遙(William Tanuwijaya)掌管,而蘇利斯蒂奧出掌GoTo Financial。
GoTo指出,合併後平台上活躍用戶數1億人,超過200萬司機和1,100萬商家註冊;兩家公司在2020年的交易額達220億美元,約佔印尼GDP的2%。此外,GoTo擬在今年於美國和印尼公開發行(IPO),至於是否像Grab一樣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目前尚未透過具體時程和細節,據估計上市估值達350到400億美金,和Grab估值相當。
Grab上個月證實將透過SPAC方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上市,估值約396億美金。若上市成功,將成為東南亞公司在美國最大宗的股權發行計畫。

新加坡|獅城本土疫情延燒 星港航空泡泡計畫再度延後
新加坡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5月16日至21日間社區感染確診數累計187例,感染群擴大至24個。由於獅城疫情升溫,原訂於26日啟動的星國香港航空泡泡計畫也再次延後,雙城將於新加坡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結束前,再來研商重啟計畫。
星國21日新增30起本土確診病例,其中22例與之前感染群有關,8例暫無關聯性,新增的22例中16例稍早已被隔離,避免擴大感染。20日新增27起社區感染病例,當中21例與之前感染群有關,6例暫時找不到關聯性,15例在之前已被匡列為隔離人員。截至21日中午,星國累計確診病例為61,770例。目前星國衛生部約找出24個感染群,包括陳篤生醫院、樟宜機場、樟宜監獄、Learning Point補習班以及仁泰堂食品工業等地。
星港的航空泡泡計畫在星國疫情尚未控制下再度喊停,雙城最早原訂在去年11月22日實施旅客不用隔離的航空泡泡計畫,但當時因為香港疫情升溫暫停。雙邊後來協商出今年5月26日作為重新啟動該計畫的日期,但這次換成星國疫情延燒而被迫再度延期。
星國16日已收緊防疫措施,將高警戒解封第三階段推回到第二階段,包括允許最多兩人一起外出購物或運動、登門訪客每日不超過兩人、以及所有餐廳不開放內用,只提供打包服務等,解封第三階段暫定執行到6月13日。

菲律賓|避免偏好影響 菲下令不公布疫苗品牌
菲國在上週取得20萬劑的輝瑞/BioNTech疫苗,民眾為接種輝瑞疫苗而大排長龍,為避免品牌偏好影響接種進度,菲國政府宣布將不向民眾公布疫苗廠牌。
菲律賓在上週終於收到原訂於2月送達的輝瑞/BioNTech疫苗,這批20萬劑疫苗是透過全球衛生組織的COVAX計畫取得。接下來二個月內還會有230萬劑的輝瑞疫苗送抵菲國。有鑑於輝瑞疫苗抵達後,馬尼拉市接種人數大排長龍,甚至有民眾凌晨2點便排隊接種,菲國宣布將不公布民眾接種疫苗的廠牌。內政部長安約(Eduardo Año)表示:「能施打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因而下此決議,以避免品牌的偏好影響接種速度。根據民調公司Octa Research今年1、2月的調查,僅有19%的菲國民眾有意接種疫苗,對疫苗品牌的信任度,美國製疫苗信任度最高,獲得41%的民眾信任;而中國製疫苗僅有13%的信任度。
此外在本週,菲律賓宣布向輝瑞訂購4,000萬劑疫苗,是東南亞地區數量最大的輝瑞訂單。菲律賓政府目標為在今年達到群體免疫,今年約會有2,000萬劑疫苗送達菲國,但目前醫護人力吃緊,要召集到5萬名醫護人員進行疫苗施打計畫恐有困難,因此政府計畫招募助產士、藥師、醫學院學生來進行疫苗注射。
截至目前,菲律賓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來到116萬人,其中109萬人康復、近2萬人死亡;本週每日確診人數約在4千至6千人。

馬來西亞|沙巴警方殲滅5名阿布沙耶夫恐怖分子
馬來西亞警方5月17日在沙巴州(Sabah)保佛縣(Beaufort)紅樹林違章屋區展開特別行動,殲滅5名恐怖組織「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成員,並將加強執法與戒備,慎防恐怖分子滲入。
沙巴警察總監哈扎尼(Hazani Ghazali)在記者會上表示,鑒於上週執法行動中有嫌犯脫逃,警方決定重回現場突擊查緝,雙方爆發槍戰,5名阿布沙耶夫組織成員遭當場擊斃,其中一人是該組織高層且在菲律賓的通緝名單上。儘管警方相信已成功瓦解阿布沙耶夫在沙巴的一支分隊與據點,仍不排除其黨羽可能向警方及保安部隊展開報復,因此不敢掉以輕心,發出紅色警示以加強執法與戒備。
此外,哈札尼指出,阿布沙耶夫組織仍有眾多成員及支持者潛伏在沙巴,甚至有偽裝成宗教領袖招募新血的情形,因此敦促各級地方首長提高警戒,一旦發現轄區內出現身分不明且可疑的人士,應立即通報警方。
阿布沙耶夫是菲律賓本土伊斯蘭激進組織,力主菲南摩洛分離運動,多以綁架和炸彈攻擊等極端方式表達訴求,並在2014年宣誓效忠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泰國|泰國廉航Nok Air提交業務復甦計畫
根據曼谷郵報5月19日報導,經營泰國國內線為主的廉價航空公司「皇雀航空」(Nok Air)在二度延長破產重整期限後,於5月17日向泰國政府遞交業務復甦計畫。根據皇雀航空首席執行官兀提普(Wutthiphum Jurangkool)向泰國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報告指出,皇雀航空於2020年7月30日申請破產重整以恢復經營,並在2020年11月4日由泰國中央破產法院(Central Bankruptcy Court)宣布通過、下令公司恢復經營。不過,在此期間該公司國內航班仍照常營運。
皇雀航空原須於2021年3月15日將業務復甦計畫提交至破產管理局,不過計畫負責人二度向中央破產法院申請延期,最終才於5月17日完成遞交程序。破產管理局官員將為有表決權的債權人安排召開會議,以審議業務復甦計畫。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皇雀航空營收為48億泰銖(約新台幣42.76億元),同比下跌47.7%,淨虧損39億泰銖(約新台幣34.75億元),而2019年同期虧損則為16億泰銖(約新台幣14.25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時皇雀航空曾向泰國證券交易所申請延遲提交財務報表,理由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在泰國、緬甸、中國、日本、台灣和印度的航運業務受到封城和鎖國等措施影響,業務幾乎全面停滯。爾後第一季財務報表公布時,皇雀航空宣布公司各類債務高達265億泰銖(約新台幣236.13億元)。
皇雀航空為繼泰國國際航空(Thai Airways)後,唯一亦向泰國中央破產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的泰國籍航空公司。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