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89] 菅義偉首訪越南強化雙邊關係、緬部分選區活動喊停恐影響大選公信力、泰政府撤銷曼谷「嚴重緊急狀態」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89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10月17日至10月23日期間,有關越南、緬甸、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89|Oct. 17-23, 2020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鍾依吟

越南|日相首站出訪越南 強化雙邊戰略關係
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18至20日出訪越南,會晤越南總理阮春福及國會主席阮氏金銀(Nguyen Thi KimNgan),除強化日越雙方戰略關係,並談成12項合作協議,領域包含氣候、農業與經濟等。
菅義偉18至20日出訪越南河內,為其9月就任後首次正式出訪,會晤總理阮春福等越南黨政高層。其聲明指出,出訪越南及印尼,旨在強化多邊經濟安全合作,以防止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擴張。雖然公開演說中未提到中國,但越南強調遵從法治以維持南海的和平穩定,而非靠單邊的武力或威脅。日本也以未點名的方式批評中國在南海的做法,指出日本強烈反對以任何形式升高南海的緊張關係。
菅義偉更表示,在達成「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願景目標,越南是日本相當重要的夥伴。日本會致力於維持和平穩定的印太區域,此次會晤中,日本承諾輸出國防設備與技術到越南,進一步提升雙邊安全合作。阮春福則指出日本一直是越南有高度信任的戰略夥伴。今年8月,越南便同意向日本軍購六艘價值3億4,500萬的海岸巡邏隊。
除此之外,菅義偉出訪越南期間,雙邊簽署12項、價值40億美元的協議,加強兩國在氣候變遷、經濟與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像是開放越南的龍眼以及日本的柑橘農產品至另一國市場、並恢復兩國無須落地隔離14天的商務班機往來。
日本是越南主要貿易夥伴之一,今年的雙邊貿易額達2,860億美元,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援助者,在2019年日本提供了230億美元的金援。

緬甸|部分地區選舉活動喊停 大選公信力打折
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10月16日宣布,基於安全因素,將取消數個備受戰亂摧殘地區的選舉活動,形同變相剝奪130萬名選民的投票權,又以非法收受政治獻金為由,解散聯合民主黨(United Democratic Party),讓11月8日全國大選公信力大打折扣。
聯邦選舉委員會稱勃固省(Bago)、克欽邦(Kachin)、克倫邦(Kayin)、孟邦(Mon)、若開邦(Rakhine)、撣邦(Shan)等六地,「未能滿足舉行公平公正選舉的條件」,因此決議全面取消15個鄉鎮、部分取消41個鄉鎮的選舉活動,形同變相剝奪130萬名選民的投票權,並讓席次減少17席,削弱該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代表性。17日續以非法收受來自中國的政治獻金為由,根據政黨註冊法第6(f)條,解散總候選人數第二多的聯合民主黨,被外界批評為圖利執政黨與軍方。
對此,克欽人民黨(Kayin People’s Party)、克耶民主聯盟(Kayah Democratic League)、克倫民族民主黨(Karenni 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等少數民族政黨,先後發表聲明表示反對,質疑聯邦選舉委員會雙重標準,部分相對安全地區遭禁、部分軍方與叛軍交戰的地區卻如期進行選舉。面對外界批評聲浪,聯邦選舉委員會20日出面辯駁,稱該決定奠基於安全形勢評估與聯邦政府辦公室、內政部、國防部、衛生部等單位的專業意見。

泰國|泰政府撤銷曼谷「嚴重緊急狀態」國會下週擬討論示威者訴求
10月22日,泰國政府宣布,由於國內的暴力情況已有所緩解,政府官員和國家機構也因而得以繼續按照原有法律執法,自當日中午12時起撤銷首都曼谷「嚴重緊急狀態」。在10月21日晚上時,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發表談話指出,示威者已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因此作為一個對於全泰國民眾的福祉有責任的領導者,他願意收回曼谷的「嚴重緊急狀態」命令,作為緩解政治張力的作法。當時,數萬名示威者仍在街上聚集抗議,要求帕拉育在三日內下台、以及釋放早先遭逮捕的抗議者。
泰國政治運動領袖希拉偉斯(Sirawith Seritiwat)表示,帕拉育仍在忽略人民的需求,且還在想方設法繼續掌權。他說,帕拉育最一開始根本不應該發布緊急命令。泰國國會議員Cholanan Srikaew分析,帕拉育的作法是在保護自己,因為若他沒有撤回命令,且法院又發布對於抗議者的暫時保護令的話,就表示他先前發布的緊急命令不具合法性。
此外,根據泰國皇家公報,雖然泰國國會目前處在休會期間,但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以符合國家利益需求為由,批准泰國國會於10月26日召開臨時會,討論示威者的訴求。不過,由於國會上議院完全由軍方掌權,因此包含要求帕拉育辭職、皇室改革、以及修改憲法等訴求是否能夠達成仍有待觀察。

菲律賓|菲國宣布重啟南海石油與天然氣探勘活動
菲律賓上週宣布將恢復自2014年起暫停的南海專屬經濟區探勘石油與天然氣活動,三項開發案預期將能持續進行,其中包含與中國的合作開發案。
菲國在艾奎諾政府時下令自2014年起暫停在南海的探勘及鑽探活動,時值中菲關係因南海主權聲索行為而趨於緊張。杜特蒂政府在10月16日宣布將恢復油氣探勘活動,能源部長庫辛(Alfonso Cusi)指出國內馬拉帕雅(Malampaya)天然氣田逐漸耗盡,解除禁令對於能源安全議題相當重要,並對此舉可望加速菲中兩國之間的協商具有相當信心。
2018年杜特蒂政府與中國簽署油氣開發備忘錄,雖未指明開發區域,但引發出賣菲國在南海主權的疑慮。2019年時,杜特蒂表示中國向菲國提出共同進行能源開發的提議,前提是雙方擱置南海主權爭議和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在2016年做出的南海仲裁案。
禁令解除後,原先預計在南海進行油氣探勘的開發案便可持續進行,包含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PNOC)開發的SC 59案、菲國能源商PXP主導的SC 75案,其中一案為菲國Forum能源公司擬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CNOOC)合作的SC 72案。
菲國駐中大使羅馬那(Jose Santiago “Chito” Sta. Romana)表示,中方對此舉表示正面看待,期待在2018年備忘錄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合作。參議員Risa Hontiveros對此抱持審慎樂觀態度,惟確認中國會遵守規則、肯認菲國專屬經濟區主權的前提下,才可與中國共同開發。

馬來西亞|巫統政治停火 慕尤丁暫穩住執政地位
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中的最大政黨巫統(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UMNO),一改日前逼宮態度,在10月21日發表「政治停火」聲明,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的執政地位因此得以暫時穩住。
隨著上月沙巴州議會選舉落幕,巫統高層抱怨遭邊緣化的聲浪漸大,13日拋出震撼彈,揚言退出國民聯盟、撤回對慕尤丁的支持。由於時機點敏感,緊接在人民公正黨(Parti Keadilan Rakyat)黨魁安華(Anwar Ibrahim)覲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請求准允籌組新政府之後,外界多將巫統此舉解讀為施壓慕尤丁進行內閣改組,以獲取更多部長職位與資源。
然而,巫統主席阿末札希(Ahmad Zahid Hamidi)在短短一周之內一改逼宮態度,發表「政治停火」聲明,稱將全力支持慕尤丁政府度過新冠肺炎疫情與經濟衝擊。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SIIA)資深研究員胡逸山(Oh Ei Sun)指出,慕尤丁顯然與巫統主流派系談妥某種協議,至於該協議能維持多久則有待觀察,慕尤丁雖暫時穩住執政地位,在處理與巫統的關係上仍須「謹慎前行」。
阿末札希此一表態料將影響安華出任首相的計畫,在巫統全力支持慕尤丁政府的前提下,安華可能無法獲得足夠出任首相的國會議員支持。對此,人民公正黨秘書長塞福丁(Saifuddin Nasution Ismail)表示,關注也尊重巫統的聲明,同時將持續努力「回應人民的託付」。

新加坡|獅城年底可能進入解封第三階段
目前仍在解封第二階段的新加坡,可能最早於今年底進入第三階段。領導防疫跨部門小組的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10月20日表示,將可能在年底進一步放寬防疫規定,但具體時間表仍須視星國全體人民的防疫成果而定。
第三階段將允許戶外與家中聚會人數從上限五人增至八人,也將放寬宗教與婚宴等活動的人數限制,從目前兩個各50人的區域,增為多區各50 人。此外,第二階段已開放的博物館以及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進場人數也將進一步增加。至於夜店、酒吧以及KTV等夜生活場所,目前不在第三階段解封的名單上。
此外星國政府也規劃在較大型活動場所對民眾進行抗原快篩,防止可能的感染者在活動中傳染給其他參與者。此措施將是開放人數較多活動的前提,不過由於抗原篩檢方式準確度較低,其他防疫機制仍會要求主辦單位併行。
黃循財呼籲星國民眾繼續遵守防疫規定,積極配合防疫措施。政府也會擴大「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APP計畫,以及加強篩檢能量。同樣站在防疫第一線的衛生部長顏金勇(Gan Kim Yong)提到,第三階段如果順利推行,將會持續到全球與星國疫情受到控制為止,有可能超過一年。新加坡10月23日新增10起確診病例,全部為境外移入,截至23日止,新加坡總確診人數為57,591例。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