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79] 日外長訪星最早9月設綠色通道、泰新內閣宣誓就職泰皇示威後首露面、越第三波疫情未能溯源將向俄購買疫苗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79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8月8日至8月14日期間,有關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與菲律賓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79|Aug. 8-14, 2020
編譯:黎柏君、柯昀伶、鍾依吟

新加坡|日本外長訪星 預計最早9月開設兩國商務綠色通道
日本外交部長茂木敏充(Motegi Toshimitsu)8月12日至14日赴新加坡訪問三日,討論恢復兩國間必要旅行事宜、新冠肺炎抗疫措施、以及區域發展等。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和茂木敏充於8月13日會談後,共同和日本發布聲明表示預計最早在9月開啟商務旅行綠色通道。
此項放寬兩國入境限制的政策初步規劃將包含兩種綠色通道。第一種為「常駐人員」(residence track)綠色通道,將在一定限額下允許兩國持有對方工作許可者入境他國,唯仍須遵守入境後隔離14天的防疫規定。第二種為「商務」(Business Track)綠色通道,允許短期商務旅行者在入境後前14天遵守事先核定的行程,並遵守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
除了商討綠色通道政策之外,日本外長亦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討論兩國如何透過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共同提倡區域經濟整合。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希拉史密斯(Sheila Smith)指出,日本外長的訪問彰顯日本對於和亞洲盟友恢復貿易和經濟關係的重視,且因新加坡是日本的重要外交夥伴,日本也會考慮到新加坡對於中國近日在南海及香港動作所做出的回應。
茂木敏充在訪問新加坡後,將於8月14日至15日拜訪馬來西亞,並預計在8月20日至25日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柬埔寨、寮國,以及緬甸。

泰國|泰國新內閣宣誓就職 反政府示威後泰皇首露面
總理兼國防部長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為首的泰國新一屆內閣成員8月12日正式亮相,其中6名為新任閣員,齊赴曼谷律實宮(Dusit Palace)在泰皇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見證下宣誓就職,並於13日舉行首次會議。
此波內閣異動尤以財經團隊備受矚目,新閣員中包含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 Global Chemical Plc)前董事蘇帕塔納彭(Supattanapong Punmeechaow)出任副總理兼能源部長,以及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 Bank)前共同總裁暨泰國銀行家協會(Thai Bankers’ Association)主席普利迪(Predee Daochai)出任財政部長、盼帶領後疫情時代的泰國開創經濟新局。其餘新任閣員包括:總理府部長阿努洽(AnuchaNakasai)、勞動部長蘇洽(Suchat Chomklin)、勞動部副部長娜盧孟(NarumonPinyosinwat)、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創新部長亞內(Anek Laothamatas)。
這次宣誓就職儀式也是泰皇瓦吉拉隆功在7月18及26日相繼爆發大規模青年反政府示威活動後首度公開露面。泰皇在儀式中向甫上任的內閣表達祝福,期許閣員以公眾福祉、秩序與和平為依歸「做對的事」,對於抗爭者疾呼改革皇室的十點訴求則隻字未提。相較之下,總理帕拉育的回應則顯得較為強硬,直指觸及皇室議題的抗爭者「做得太過頭了」。目前已有兩名青年示威領袖因違反防疫規定與煽動叛亂被捕。
由前副總理宋奇(Somkid Jatusripitak)掌舵的內閣財經團隊,因捲入執政黨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 PPRP)內部派系之爭,在該黨不斷施壓之下,不僅宣布退黨,更於7月16日辭去官職。

越南|第三波感染未能溯源 將與俄國購買疫苗
越南7月底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感染,至今仍未查出感染源,總理阮春福表示未來10天將成關鍵。此外,越南也宣布預計向俄羅斯購買新冠肺炎疫苗。
越南自4月中起已連續99天未出現本土病例,然而7月25日峴港出現無旅遊史確診病患,爆發社區感染,目前已擴散到15個行政區,至今仍未查出感染源,且隨著確診人數急速增加,更難以追溯源頭。總理阮春福12日表示,未來10天將是疫情是否能有效掌控的關鍵,並呼籲政府上下嚴陣以待,需比面對第一波疫情時更加謹慎。衛生部也指出,7月底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平均一人傳染5-6個人,和先前平均數據的1.8-2.2人相比病毒傳染力變得更強。
此外,俄羅斯於本週宣布研發出全球首支新冠肺炎疫苗,除了菲律賓已承諾和俄國進行臨床試驗合作,越南衛生部也在14日表示除了持續自行研發之外,擬與俄國購買疫苗,但未透露預計購買數量及時程。越南政府上個月表示,由衛生部一號疫苗與生物研究公司(Vabiotech)研發的本國疫苗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預計可於2021年底問世。
截至8月14日,越南已確診人數911人,其中425人已康復。此波疫情至今已造成21人死亡。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本週將越南從低感染風險國家調整為中低風險。

馬來西亞|馬哈迪宣布成立新政黨「國家鬥士黨」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8月7日曾宣布將創立新政黨,並在8月12日正式宣佈新政黨名為「國家鬥士黨」(Parti Pejuang Tanah Air)。馬哈迪指出,建立新政黨的目的不是為了分裂馬來人,而是為了讓馬來人可以選擇一個能夠為他們奮鬥的政黨。同時,他亦表示先前已離開土著團結黨(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的黨員可以加入國家鬥士黨,讓他們可以「再次明亮」。
馬哈迪說,他和其他的前土著團結黨黨員認為必須創立新政黨以打擊貪污,因為其他的馬來政黨都已經偏離原本的道路,並將金錢和權力視為唯一優先。他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貪污打擊我們的民族,貪污也破壞了馬來人。要錢和要權,請你另謀其他政黨。若你想要重拾榮耀、捍衛我們的權利,請選擇我們的政黨、選擇國家鬥士黨。」
新成立的國家鬥士黨將由馬哈迪擔任黨主席,並由其子慕克里·馬哈迪(Mukhriz Mahathir)擔任黨總裁。國家鬥士黨已於8月12日在即將到來的仕林補選(Slim by-election)中對獨立候選人阿米爾庫賽利(Amir Khusyairi)展開輔選行程。仕林補選將於8月15日截止提名,預定8月25日為提早投票日、8月29日為正式投票日。

柬埔寨|人權疑慮 歐盟正式撤銷柬埔寨部分關稅優惠
鑒於柬埔寨人權紀錄持續惡化,歐盟8月12日正式撤銷部分根據「除武器外一切都行」(Everything But Arms, EBA)政策中向柬埔寨所提供的關稅優惠,料將嚴重衝擊柬埔寨每年出口額可達70億美元的紡織服飾產業。
儘管柬埔寨成衣商會、柬埔寨鞋業商會、及柬埔寨歐盟商會等民間單位多次呼籲,盼歐盟能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重新評估或至少推遲撤銷柬埔寨的EBA關稅優惠待遇,歐盟執委會仍決定維持其2月所作決定並正式予以施行。決定施行後,約佔20%、超過30項以上柬埔寨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將被課徵全額標準關稅,包含蔗糖、旅行用品、特定服裝與鞋類等。
歐盟所發布的聲明中指出,柬埔寨的人權問題仍是一大隱憂。歐盟強調會持續關注柬埔寨當局如何保障言論自由、公民及政治權利,並落實土地正義與勞動權益;同時,歐盟執委會也將偕同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和柬埔寨政府對話。然而,柬埔寨政府發言人派西潘(Phay Siphan)回應,「不會背棄國家主權獨立性,卑躬屈膝乞求歐盟收回該決定。」
為因應喪失EBA關稅優惠待遇所帶來的衝擊,柬埔寨7月20日與中國完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談判,而柬韓FTA亦展開第一輪談判。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歐盟是柬埔寨最大的貿易夥伴,約佔柬埔寨出口總值的45%,其中以紡織服飾商品為大宗,而這些產品有高達95.7%享有關稅優惠並進入歐盟市場。

菲律賓|與俄國進行疫苗合作 10月臨床試驗上路
俄國於本週宣布研發出全球首支新冠肺炎疫苗,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隨後表示將與俄羅斯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及後續的疫苗供應與生產。菲律賓、巴西、和巴拿馬將成為首批接受俄國疫苗的國家。
俄羅斯總統普丁8月11日宣布已研發出全球第一支新冠肺炎的疫苗「史普尼克V」(Sputnik V)。同日,杜特蒂在採訪時表示菲國將接受俄國疫苗並與之合作,更指出對俄國研發疫苗深具信心。總統府隨後發布聲明表示:「感謝俄羅斯願意提供疫苗予菲律賓,或允許本地廠商進行量產。」其後總統府亦公布相關進度,疫苗專家小組預計將在9月檢驗俄羅斯第一、二期的成果,並將在10月進行第三期的臨床試驗。若臨床試驗進行順利且經過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後,最快預計可在2021年4月提供民眾接種。
菲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有效控制,迄今每日尚有3,000人以上確診。截至8月14日,確診數已超過15.4萬人。日前因疫情持續擴散,政府下令大馬尼拉地區自8月4日到18日回復加強隔離措施,對此府方發言人羅奎(Harry Roque)指出因政府紓困預算已到上限加強措施應不會延長;不過,府方將在17日宣布是否會將加強措施擴大實施至菲國其他地區。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與Twitter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