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72] 星國會解散7月10日舉行大選、越日達成協議日三航班本週飛越、柬發放紓困金逾百萬人受惠

[東南亞週報72] 星國會解散7月10日舉行大選、越日達成協議日三航班本週飛越、柬發放紓困金逾百萬人受惠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72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6月20日至6月26日期間,有關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Issue: 72 | Jun. 20–26, 2020

編譯:荊柏鈞、黎柏君、柯昀伶、鍾依吟


104696998_3377591082303574_7504225404017294770_o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解散國會令。(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疫情下總統解散國會  星國7月10日舉辦大選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Halimah Yacob)6月23日接受總理李顯龍建議,宣布解散國會,並公告7月10日舉行下屆大選,6月30日為提名日。新加坡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決定於不到一個月內舉辦大選,引發防疫的疑慮,對於反對黨如何在短期內爭取選民支持也造成極大挑戰。

新加坡本屆政府的五年任期將滿,依規定最遲需於明年4月14日前舉辦大選,外界本來就預期今年會是選舉年,但上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為選舉增添變數。本週人民行動黨政府宣布解散國會並於三週內投票,還是跌破不少人眼鏡。對於為何選擇此時開打選戰,李顯龍認為星國「疫情大致上穩定下來了,舉行大選,先清理掉手頭上這件事,能夠給新一屆政府全新的五年任期,讓他們集中精力在重要的國家議程上」。李顯龍下屆將卸下總理一職,預料將交棒給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為首的第四代領導班子。

這次大選將有14個單選區與17個集選區,總席次為93席,比上屆2015年大選的89席多出4席,選民人數則為2,653,942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上次拿下83席,在野的工人黨拿下6席。本次反對黨多出一個來勢洶洶的前進黨,該黨由曾參選總統的陳清木帶領,而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已加入前進黨,並於本週與陳清木公開同吃早餐。雖然對於是否親自參選仍賣關子,但李顯揚持續批判李顯龍的行動黨已失去方向,並呼籲民眾支持前進黨。

依如往常,競選活動為9天,各政黨候選人於本月30日提名後可走訪選區向選民拉票,但由於疫情在星國尚未受到完全控制,今年不可舉辦造勢大會(星國稱群眾大會),投票作業也將加強防疫措施,減少傳染機會。


San-bay-van-don-toan-canh
越南雲頓國際機場。(Vương Thuỷ MT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越南|達成鬆綁協議 日本三班機本週訪越

越南與日本本週宣布達成協議,6月25日至27日共有三班班機、約440名商務人士由日本飛往越南,兩國並同意在近期逐步鬆綁旅遊限制。

新冠肺炎影響下,許多國家施行入境管制。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23日宣布,本週將有三班包機、總共約440名商務人士由日本成田國際機場出發,飛往位於越南下龍灣附近、2019年啟用的雲頓國際機場(Van Don International Airport)。此舉標誌著兩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逐步恢復交流的第一步,茂木大臣更表示兩國之間於上週已達成協議要漸進放寬旅遊禁令,至於越南商務人士何時能入境日本則還在協商當中

此外,日本也與泰國、紐西蘭與澳洲進行互相鬆綁入境管制的協商,預計開放這些國家每日250名人士入境;越南也正與中國、日本及韓國磋商要逐漸放寬旅遊禁令,首先允許專業人士、管理階層或技術工人互訪。越南航空、越竹航空本月稍早提出擬針對某些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與台灣恢復國際航線的規劃,待政府同意後即可實施;然而總理阮春富25日表示,即使越南防疫有成,已有超過70天沒有出現本土病例,但仍須提高警覺,近期內沒有開放國際觀光旅客入境的計畫

根據2019年數據,日本是越南第四大外資投資國,也是越南最大勞力輸出國,在日本有超過8萬名越南移工。


106021023_3096860870362389_4549773144115317318_o
柬埔寨總理洪森主持緊急紓困金計畫發布會。(洪森臉書

柬埔寨|柬埔寨發放紓困金 逾百萬人受惠

柬埔寨政府6月24日推出一項緊急紓困金計畫,每月將撥出2,500萬美元的預算,幫助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清寒家庭及弱勢群體度過難關,預計約有56萬戶、共約230萬人受惠,佔柬埔寨總人口數14%。

總理洪森(Hun Sen)表示,第一輪的紓困金將分別於6月及7月的第四週發放,後續視經濟情況再決定是否展延或擴大施行,發放對象以計畫部擬定的清寒家戶指數(Identification of Poor Households)作為判斷標準,並考量居住地生活成本差異。基本上農村清寒家庭每戶可領取20美元,都市清寒家庭每戶則可領取30美元,再依家庭成員數、是否與60歲以上的父母同住、家庭成員中是否有身心障礙者或愛滋病患者等條件酌予小額補貼。

資助計畫部進行清寒家戶指數計畫的澳洲及德國政府對此表示肯定,在聯合聲明中讚許柬埔寨當局有效運用該計畫數據,將紓困金發放予最需要的人民,甚至稱首次推行此種大規模的緊急紓困金計畫將成為「柬埔寨歷史性的一刻」。

相形之下,當地公民團體十分不滿政府姍姍來遲的紓困措施,非正規經濟獨立民主協會(Independent Democracy of Informal Economy Association)主席Vorn Pao便批評紓困金來得慢又少,政府理應更早伸出援手,且農村家庭每月開支至少需190美元、都市為300美元,微薄的紓困金實際助益並不大。

除緊急紓困金計畫之外,柬埔寨政府還將推動「以工代賑」項目,並在全國18個省分修建農村基礎建設,為民眾創造短期的就業機會。


30766721210_d113057e73_k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Ramon Boersboek@Flickr CC BY-NC 2.0)

馬來西亞|影廳劇場7月起復業 中小企業籲加速開放經濟

馬來西亞國防部部長伊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 Yaakob)6月22日宣布,大馬政府已允許電影院、劇場、及現場表演活動業者自7月起開始恢復營運。他指出,所有活動都必須在室內場地進行,並按照空間大小將參與人數限制在最多250人,且商家和顧客也依然必須遵守戴口罩、量體溫、實名登記等標準作業流程。此外,伊斯邁亦表示公司、企業、政黨、或非政府組織自7月起可舉行研討會或大型會議等活動,惟人數限制也須控制在最多250人範圍內。

該政策宣布後引發馬來西亞旅遊業和零售業等中小企業組織聯合向大馬首相慕尤丁提案,呼籲進一步加速開放大馬經濟。馬來西亞旅遊同業協會(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Tour and Travel Agents, MATTA)會長陳國良(Tan Kok Liang)表示,越南和泰國等東協國家佔馬來西亞外國旅客75%以上,而國內旅遊是不足以支持馬來西亞的旅遊業生態的。他呼籲政府能夠逐漸放寬旅行限制,優先放寬必要的商務旅客,其次為醫療旅遊和留學,最後才是觀光旅遊。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江華強(Micheal Kang)指出,許多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已在泰國和越南等東協國家經商,因此放寬旅行限制對於洽商或投資而言相當重要。

目前為止,馬來西亞已和6個綠區(green zone)國家開始討論無限制跨境旅行的可行性,這些國家包含新加坡、汶萊、澳洲、紐西蘭、日本和南韓等。大馬官員表示,衛生部正在研究如何將泰國和越南納入「開放邊境(open border)」政策。


1200px-2017111-ph01-ALCAIN-1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羅格。(Albert Alcain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菲律賓|因應疫情總統擴權臨時法案失效 行政立法兩權協商是否延長

菲律賓今年3月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通過允許擴張總統權力的百雅尼翰法案,於本週失效,目前行政方與兩院針對延期法案預算內容意見不同,仍待持續協商以通過延長90天的決議。

菲律賓在3月23日通過百雅尼翰法案(Bayanihan to Heal as One Act,Bayanihan指集體工作),賦予總統杜特蒂全面緊急權力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法案內容包含總統可指揮攸關公眾利益的私營公用事業與私人企業的權力,更可自由調動預算,購入與建造防疫設備時不需經一般採購程序限制等權力。臨時法案有效期為三個月,菲國參議院於6月初曾表決延長法案效力並追加預算,然當時府方未將此法案排入緊急議程中,因此未能於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

臨時法案將在6月25日到期,府方發言人羅格(Harry Roque Jr.)指出,雖然目前行政方與國會兩院對於新法案部分內容意見有所出入,但希望在這幾天能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細節並盡速達成共識。新法案爭議主要在於經濟振興方案的預算額,財政部長杜明奎(Carlos Dominguez III)與一些國會議員認為不該匡列無法負擔的金額,指出菲國已經向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外債貸款,這些貸款應足以振興經濟。

菲國社會福利及發展部則表示,發給1,800萬低收入戶每月5,000至8,000披索(約新台幣3,000至5,000元)的緊急補貼方案,不會因為法案到期而停止補助,府方也重申法案到期不會影響防疫工作,請民眾放心。


SCG-BOT-2
泰國央行、皇象水泥集團、及Digital Ventures三方簽署諒解備忘錄。(皇象集團官網

泰國|泰國開發央行數位貨幣商用原型

泰國央行(Bank of Thailand)宣布將與泰國水泥業三巨頭之一的皇象水泥集團(Siam Cement Group)合作,啟動一項以商用支付系統為原型的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計畫,擬於7月開始至今年底結束。

事實上,泰國央行早自2018年便透過「Inthanon」計畫,與八家主要金融機構共同探索並開發分散式帳本技術,欲讓國內資金線上移轉,實現銀行之間即時清算的目標;其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一同開發的跨境資金移轉原型,也在今年1月順利完成,因此本次計畫可謂奠定在這些基礎之上。

根據泰國央行的新聞稿,此計畫旨在進行CBDC的可行性研究,並開發一套與企業支付平台整合的流程,這也意味泰國將自大型企業著手,擴大CBDC範疇與普及程度。為此,CBDC的原型架構將與皇象水泥集團及其供應商的採購、財務管理系統整合,以期提升供應商之間的支付效率,並強化資金移轉的靈活性。

該原型架構將由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旗下的金融科技新創子公司Digital Ventures負責開發,泰國央行、皇象水泥集團、及Digital Ventures三方也在日前簽署諒解備忘錄(MOU),被視為是提升企業界競爭力與改善支付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追蹤東南亞大事,鎖定ASEAN Plus 南洋誌 FacebookTwitter官方帳號。

主頁圖片來源:李顯龍臉書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